要想真正學會,必需靜心細讀此文 一、產品結構介紹 469系列單級減速驅動橋總成產品主要滿足經濟高速型中高檔重卡的需求,產品技術路線及結構屬于典型歐洲重卡汽車產品零部件結構,整橋最大輸出扭矩45000Nm,速比系列范圍寬,目前已開發(fā)完成3.083、3.364、3.7、4.111、4.625;另由于其設計合理,技術先進,使得該橋具有:高安全性、高承載力、高效節(jié)能等特點,使其將成為國內經濟高速型中高檔重卡的首選車橋。 二、車橋產品參數 2X 13000額定軸荷(Kg) 1800-1860輪距(mm) 960/1040板簧中心距(mm) 45000額定輸出扭矩(Nm) 3.083、3.364、3.7、4.111、4.625速比 Ф410X220制動器規(guī)格 150X135X14 Ф520橋殼斷面/橋包(mm) 34560(24”/24”)制動力矩(Nm) 10-M22X1.5/Ф335輪胎螺栓規(guī)格及分布圓Ф280.8mm輪輞止口定位 956自重(Kg) 三、469中橋主減速器總成剖視圖 五、469中橋主減速器總成裝配流程 (一)組裝輪間差速器總成 將所需的各零部件清理干凈,并檢查是否合格,合格件將進行下面的操作。 1.1、把半軸齒輪墊片放在差速器殼體上并將半軸齒輪放入差速器左殼中。注意:差殼球面內腔、安裝端面、墊子兩面和半軸輪需涂抹潤滑油。 1.2、將行星齒輪和十字軸及行星齒輪墊片一起裝入差速器左殼中,調整齒側間隙0.25-0.5mm。注意:球墊兩面、行星輪安裝面和內孔、十字軸圓柱面需涂抹潤滑油。 1.3、檢查行星齒輪是否可以來回轉動,然后將半軸齒輪及墊片、差速器右殼合上,在專用平臺上 將差速器總成翻轉180°,將從動圓錐齒輪裝配到差速器總成上。用螺栓將差速器總成擰緊到從動齒輪上,擰緊力矩570±40 N.m。將軸承內圈加熱到120℃到150℃,安裝到位,另外一邊軸承裝配方法一樣。注意:鎖緊時各螺栓涂抹螺紋鎖固膠;需要檢查兩端軸承是否安裝正確到位。
將所需的各零部件清理干凈,并檢查是否合格,合格件將進行下面的操作 1.1、用專用工具把內、外軸承的外圈壓進軸承座 1.2、把內圓錐滾子軸承的內圈加熱到120℃到150℃,然后把它放在錐齒輪上,等冷卻后,把軸承座扣裝到齒輪軸上。(如圖)
(三)差速器軸承及主被動錐齒輪齒側間隙調整 1.1、將墊片放在主減速器殼上,放到位(墊片依據調整間隙加減)。 1.2、將主錐齒輪總成放入主減殼,確保圓柱滾子軸承對中和接合。 1.3、按規(guī)定的擰緊力矩擰緊固定螺栓。注意:在主被動齒輪的嚙合間隙調整正確后,螺栓涂螺紋鎖固膠鎖緊,力矩為425±50 N.m 1.4、將差速器軸承的軸承外圈放在圓錐滾子上,并同差速器一同放入主減殼中。 1.5、將調整螺母放入螺紋中,對著軸承用手輕輕地轉動,將軸承蓋按配對標記裝配注意:如果軸承蓋不能正確裝配,調整螺母的螺紋有可能相交。 1.8、將百分表及支架放置在主減殼上,這樣百分表的指針才能按正確的角度定位在從動錐齒輪齒廓上。當均勻地和交替地轉動調整螺母時(向左側和右側),將差速器滑向主動齒輪,直到齒側間隙達到0.25~0.35mm。檢查圓錐滾子軸承預緊力,調整螺母的鎖緊力矩為20-50 N.m。如果必要重新調整百分表。測量點=3×120° 注意:不轉動主動齒輪,在兩個方向上轉動被動齒輪,齒側間隙均可以讀出。 1.9、嚙合印記調整,首先在被動齒輪上用紅丹粉均勻涂抹3-5個齒,在旋轉90°的情況下再涂抹3-5個齒,然后轉動齒輪至少旋轉兩周,觀察齒輪嚙合的印記,從動輪凸面嚙合痕跡在齒的中央附近成橢圓形或者矩形,接觸印痕占齒長的40-60%,占齒高的60-80%,凹面嚙合區(qū)在齒的中部可略偏大端。如不符合要求則需重新進行調整軸承座墊片和齒側間隙。注意:齒面的接觸印記不能接觸到任何齒的外邊緣。
2.1、在主減軸承蓋上裝配鎖緊絲圈的止動鎖片,六角頭螺栓涂抹螺紋鎖固膠,擰緊力矩22-27N.m。 2.2、主減速器主從動錐齒輪的轉動力矩10-30N.m (四)裝配中主減軸間差速器及主從動圓柱齒輪 1.1、將從動圓柱齒輪裝配到主動圓錐齒輪花鍵軸頸處,注意正反面,從動圓柱齒輪長頸面朝上,并擰入凸緣螺母,按規(guī)定力矩擰緊,并鎖死螺母(如圖)。凸緣螺母鎖緊力矩為950±100N.m。 1.3、半軸齒輪齒端小平面放入調整墊片。 1.4、將集油罩安裝到軸間差殼上,然后將軸間差殼十字軸和行星輪裝到差速器殼內并涂潤滑油。將軸間差殼總成放到半軸齒輪上。注意,集油罩面朝向半軸齒輪(如圖)。
1.1、用塞尺檢測軸間差速器齒側隙的軸向換算間隙,保證0.8-1.2mm,記錄下測量間隙C1。將撥叉軸模擬其工作狀態(tài),撥叉軸初選墊片厚度使得滑動嚙合套端面齒頂貼緊主動圓柱齒輪端面齒底,記錄下墊片厚度C2,卸下?lián)懿孑S及撥叉.撥叉軸墊片最終厚度C0=C2-C1-0.5mm,以保證軸間差速鎖嚙合件之間的軸向間隙0.5mm。
1.3、在減殼與主減殼蓋接合面上涂抹樂泰574密封膠,將主減殼蓋放到減殼上,將定位銷裝到減殼銷孔中,用專用工具將氣缸襯套裝入到主減殼蓋孔中,然后將撥叉軸和O形圈及襯套內徑配合處涂白色裝配膏,用專用工具將撥叉軸依次穿過撥叉和彈簧,定位到減殼孔中.保證撥叉軸滑動自如。 1.4、將主減殼蓋螺栓擰入2-3個螺距,用風扳機預緊,六角頭螺栓扭矩135-165Nm,執(zhí)行扭矩150Nm,內六角螺栓扭矩95-125Nm,執(zhí)行扭矩110Nm。1.5、將六角頭螺栓順序穿過氣缸、密封墊一起一起擰到減殼上,擰緊力矩為22-27N.m,執(zhí)行力矩為25N.m。(密封墊黑色一側朝向氣缸蓋)(如圖)
1.1、將調整螺母放置在裝配臺上,油封放置在調整螺母上,水平放置平穩(wěn),壓頭壓下,將油封壓裝到底(與端面平齊)。 1.2、將壓裝好的調整螺母總成擰入到主減殼蓋輸入端螺紋孔中,先用250N.m的力矩擰緊,然后用模擬凸緣轉動輸入軸至少十圈,以使輸入軸軸承滾子處于正確位置,再用250N.m力矩復緊。 1.3、復緊250N.m后回退調整螺母40°(約為2個齒的距離)。 1.4、裝鎖片,使鎖片鎖止邊卡入調整螺母牙槽中,擰入螺栓,使用風扳機擰緊,擰緊力矩為9-11Nm,執(zhí)行力矩10N.m。1.5、裝輸入法蘭總成,將輸入法蘭壓裝到底,擰緊鎖緊螺母,螺紋處涂抹螺紋鎖固膠,擰緊力矩為900-1000Nm,執(zhí)行950N.m。最后用鑿子進行鎖止,保證鎖止邊在鍵槽右側。 (七)裝差速鎖控制件 1.1、將彈簧、撥叉依次放入到減殼中,使撥叉與滑動嚙合套配合上,然后翹起撥叉使其壓住撥叉軸彈簧,保證彈簧不歪斜。 1.2、將汽缸用螺栓連接到主減上,接上氣管通過加減墊片厚度調試 滑動嚙合套與差速器殼結合齒之間的嚙合間隙和脫開間隙,脫 開間隙為2-3mm。 1.3、調試合格后,在汽缸和主減之間加裝密封墊片,用螺栓將其鎖固在主減上,螺栓涂抹螺紋鎖固膠,鎖緊力矩為22-27N.m。(八)總成試驗1.1、軸差功能試驗 1.2、裝配主減蓋磁性螺塞,擰緊力矩100±15N.m。 1.3、檢查輸入軸的軸向竄動量0.01-0.1mm。 1.4、檢查輸入凸緣徑向跳動0.01-0.1mm。 1.5、主減總成轉動力矩10-40N.m。 1.6、差速鎖氣密性檢測,軸間差速鎖通氣后氣壓為0.1Bar下,10秒鐘內氣壓值無變化。 1.7、壓力開關信號檢測:將氣源接入軸間差速鎖,用試電筆檢測壓力開關信號,用一手指輕輕按住1號,注意不要接觸2、3號插頭,然后用一手拿測電筆測2、3接頭,在未通氣時指示燈滅,在通氣時指示燈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