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誕生在1500多年前,但如今才是它們最好的時代。 前幾天去北京看十一屆國展,偌大的楷書廳,一小半被小楷占去,余下的大半中,八成是魏碑,零星有四五件褚,兩三件歐,顏似乎只有一件,唐楷流行了一千年,如今卻沒落了。傳說有位國展評委曾放言,“凡是寫唐楷的一律拿下”,看來傳言是真的;聽說主辦方這次也提倡百花齊放,所以我們才有幸看到了那幾件唐楷吧。 這樣其實挺好玩的:走進中國美術館的楷書大廳,仿佛邁進了北魏的公墓,還偶遇幾個唐朝的游魂。 唐楷之所以式微,無外乎眾人都寫,出現了“俗態(tài)”;然而魏碑的風行,使得原本天真爛漫的魏碑現出另一種俗態(tài):滿墻滿紙的偽爛漫,假天真。最多的形式,是一張大紙,打上紅或黑的格子,把張黑女裝進去,把張猛龍裝進去,或者把張黑女和張猛龍結合而生的怪胎們裝進去…… 話說多了,今天的主題其實是請北碑巨匠孫伯翔講講什么是魏碑,魏碑的每筆每畫怎么寫——
孫伯翔談魏碑及筆畫精解 孫伯翔寫魏碑兼談創(chuàng)作特點 孫伯翔,1934年11月生,天津市武清縣人,當代北碑巨匠。自幼學書,臨池不輟。崇尚碑學,兼涉隸、篆、行、草,書作雄強古拙,形散神聚,氣質不凡。 (本期視頻來自網絡,由【書法日課】剪輯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