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娟1 (1.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摘要】馬大正教授臨證30余年,是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對崩漏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且獨具特色。多從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jīng)血立論,治療重在調補沖任,順應胞宮藏瀉的生理功能。具有填補腎精,固沖止崩、淡滲利水,勝濕止漏、升陽除濕,祛風止血、通因通用,祛瘀止崩的治療特色。在辯證論治的基礎上喜加用石、炭、酸、膠、蟲類中藥的用藥特色。 【關鍵詞】崩漏;名醫(yī)經(jīng)驗;馬大正教授 馬大正教授臨證30余年,是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第三、五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對崩漏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且獨具特色。我有幸成為五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侍診師旁,通過老師口傳心授,精心指導,在耳濡目染中較系統(tǒng)地了解了老師對崩漏辨證論治規(guī)律、用藥妙訣、以及診療技巧,本文就老師治療崩漏的經(jīng)驗整理如下,以饗同道。 1.病機認識 吾師認為其發(fā)病機理主要是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jīng)血,故重在調補沖任?!吨T病源候論》概括崩漏的發(fā)病機理為:“崩中者,臟腑損傷,沖脈任脈血氣俱虛故也……若勞動過度,致臟腑俱傷,而沖任之氣虛,不能制約其經(jīng)血,故忽然暴下,謂之崩中。”“漏下者,由勞傷血氣,沖任之脈虛損故也?!睙o論是臟腑功能紊亂,還是氣血失調,最終皆導致沖任不固,不能制約經(jīng)血,發(fā)為崩漏”,故沖任損傷為崩漏的主要病機。 2.治療原則 吾師治療崩漏在遵從塞流、澄源、復舊三法的基礎上,當分辨胞宮處于藏、瀉或正由瀉向藏轉化,或正由藏向瀉轉化等狀態(tài),順應胞宮的生理功能。同時對現(xiàn)代醫(yī)學的診斷手段也給予科學的評價,并應用于臨床,指導用藥。對于在出血期間的崩漏患者,若B超提示子宮內膜薄,則以補腎養(yǎng)血止血中藥主;若子宮內膜較厚,則參照西醫(yī)學診斷性刮宮治法,首先給予活血祛瘀中藥,使子宮內膜脫,再用補氣養(yǎng)血止血之品;若出血量多,血色素低者,則扶正祛瘀同用。對于診刮病理為單純增生,復舊階段則以補腎調沖,恢復卵巢排卵功能為主,對于子宮內膜分泌期欠佳者,則根據(jù)辨證給予補腎、疏肝、健脾益氣等治療,月經(jīng)后半期加用補腎溫陽之品,以促進黃體功能。 3.治療特點 3.1填補腎精,固沖止崩 3.2淡滲利水,勝濕止漏 對于出血色淡,似血水混同而下,以致可在衛(wèi)生巾上見到滲開的水暈的漏下常用淡滲利水之劑豬苓湯來治療。吾師認為此系水漬胞宮之兆。水漬胞宮,則胞脈損傷,便使出血不止,用豬苓湯加味治療,水濕得除,胞脈修復,溢血可止。故不能簡單的認為豬苓湯為利水之劑,而不敢用于漏下之癥。常加用荊芥炭、防風祛風之品既可祛風勝濕又可入血分止血同時又能制約過度滲利。 醫(yī)案舉例:葉某某,40歲。初診:2012年10月6日。主訴:月經(jīng)失調三年,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58天。平素月經(jīng)周期5-6月,量中,色紅,無血塊,無腹痛,稍有腰酸,伴頭暈。末次月經(jīng):2012年8月8日,至今未凈,現(xiàn)量少,色咖啡樣。衛(wèi)生巾上見水暈樣滲開。晨起下肢及顏面浮腫,納可,寐安。B超:雙附件囊腫,子宮肌層回聲改變,考慮子宮腺肌癥,內膜4mm。1-0-2-1(上環(huán))剖宮產(chǎn),2003年宮外孕一次,2011年1月行子宮肌瘤剝除術。舌淡紅,苔薄白,脈細。證屬脾虛濕盛,治擬健脾滲濕固經(jīng)。方藥:豬苓湯(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加仙鶴草30g、荊芥炭10g、海蛸20g,7劑。二診:2012年10月19日。經(jīng)水已凈4天,倦怠。方藥:歸脾湯(黨參、黃芪、茯苓、白術、當歸、遠志、龍眼肉、酸棗仁、木香、甘草)加仙鶴草30g,7劑。 3.3升陽除濕,祛風止血 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濕盛內聚,沖任不固,致經(jīng)血失攝,發(fā)為崩漏。吾師常用調經(jīng)升陽除濕湯治之。方中蒼術、羌活、防風、藁本、獨活祛風勝濕,黃芪、升麻、柴胡、蔓荊子升陽舉陷。王肯堂語“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帶下脫,漏不止宜用此湯,一服即止?!蔽釒熡么朔街委熐尻柌簧疂裣铝鞯募膊?,如經(jīng)期過長、帶下、崩漏每收良效。 醫(yī)案舉例:鄭某,19歲,未婚。初診:2012年12月3日。陰道出血51天未凈,量中等,刻量減色暗2周,小腹隱痛。面色萎黃,倦怠無力,納便正常。B超檢查子宮內膜厚度5mm。舌淡紅,苔薄白,脈細軟。證屬脾陽氣虛,治法:益氣升陽止血。方劑:調經(jīng)升陽除濕湯加味。黃芪15g、蒼術9g、羌活5g、防風10g、藁本9g、升麻5g、柴胡5g、獨活5g、蔓荊子10gg、黨參20g、海螵蛸30g,5劑。進藥1劑,漏血即凈。 3.4 通因通用,祛瘀止崩 吾師常用活血祛瘀治療崩漏,其效不同凡響。吾師認為,崩漏為離經(jīng)之血,或雖無明顯瘀滯,然離經(jīng)之血,不歸常道,亦有瘀滯之患,且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并非見血止血,若見血止血,恐隨止隨發(fā)。吾師采用“通因通用”之法。治當以祛瘀為首務,若誤用補益固澀,則姑息養(yǎng)奸,必然釀成隱患。常用震靈丹活血祛瘀,瘀血祛則血循常道,如同禹之疏浚,活血止血,常加五靈脂、蒲黃炭。 醫(yī)案舉例:黃某,39歲。初診:2012年9月20日。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最大肌瘤14mm×18mm×18mm。經(jīng)后6天陰道出血,量中等4天未減,色鮮紅。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治法:化瘀止血。方劑:震靈丹加減:沒藥4g、代赭石15g、赤石脂15g、乳香4g、五靈脂10g、紫石英15g、生地黃20g、水牛角(先入)15g、仙鶴草20g、旱蓮草30g、血余10g、阿膠(烊沖)10g,3劑藥后,陰道出血凈。 4.用藥特點 吾師治療崩漏時在辯證論治的基礎上喜加用石、炭、酸、膠、蟲類藥物。吾師認為石、炭、酸、膠四類藥物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蟲類藥物具有破血祛瘀的作用,瘀祛則血歸故道。其中,石類包括礦物類、化石類、貝殼類和植物的膠樹脂。常用的有龍齒、龍骨、代赭石、石膏、花蕊石、赤石脂、磁石、紫石英、珍珠母、沒藥、血竭、鵝管石等;炭類常用的有地榆炭、貫眾炭、荊芥炭、蓮房炭、黃芩炭等;酸類常用的有五味子、萸肉、五倍子、烏梅、米醋等;膠類常用的有阿膠、龜板膠、鹿角膠、鱉甲膠、魚膠等;蟲類常用的有水蛭、白僵蠶、蟅蟲、鼠婦、露蜂房等。 5.體會 崩漏的根本原因為腎氣受損,沖任不固。治療上如果不論虛實,一味見血止血,猶如鯀湮洪水,難收功效。若見氣虛不攝,則當益氣固脫;而對于瘀血阻滯者,則應通因通用,采用活血化瘀治療,才能瘀祛血止;熱擾沖任者當清熱涼血以澄其源。治療崩漏時,應知常達變,不可拘泥,根據(jù)實際情況,觀其脈證,視其緩急,審證求因,靈活應用塞流、澄源、復舊之法,恢復月經(jīng)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