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葉克飛《金庸政治學》,譯林出版社、 郭靖是史上最強投資者?張無忌為什么能當上明教教主?李莫愁悲慘命運的背后原因是什么?金庸筆下的眾多大俠背后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政治博弈,細細看來,可以發(fā)現(xiàn)原來江湖也講潛規(guī)則。史上最強投資客天賦差一樣能成功郭靖從一個天賦極差的頑童變成人人敬仰的大俠,可謂際遇非凡。他身兼《九陰真經(jīng)》和北丐的絕學,又是東邪的乘龍快婿,與南帝一燈也有淵源,和老頑童周伯通是結拜兄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政治履歷豐厚,人脈也極廣。他的“仕途”經(jīng)歷,其實就是一個成功投資的過程。 現(xiàn)在,是我們揭開郭靖同學真實身份的時候了——他,就是史上最強投資客! 投資水平強不強,關鍵看收益。郭靖同學的收益,那絕對是呈幾何倍數(shù)增長的。他先后成功利用了成吉思汗、哲別、拖雷、江南七怪、全真教、黃蓉、洪七公、周伯通、黃藥師和一燈大師等各類資源,僅僅花了十余年時間,便從一個小小頑童變身為頂級高手。 政治投資和資本投資其實有著相通之處,說白了就是“滾雪球”,“利滾利”的狀態(tài)自然是最好的。而“滾雪球”,恰恰是郭靖的強項。 他的第一桶金,來自神射手哲別。那時,他還是個幼童,雖不聰明,膽子卻大。他在牧羊途中遭遇鐵木真與世仇泰亦赤兀部的大戰(zhàn),非但沒有害怕逃跑,反而躲在一邊看熱鬧,結果見識了鐵木真的氣魄,也見識了敵將神箭哲別的驍勇。 兩天后,帶傷的哲別被鐵木真追捕,逃到郭靖家中。此時的哲別,無疑是個燙手山芋。要知道,“前日鐵木真被哲別這一箭射得傷勢極重,在激戰(zhàn)時強行忍住,收兵之后,竟痛暈了數(shù)次”,而與此同時,哲別自己的主子泰亦赤兀則大敗虧輸,自身難保,連個靠山都沒了。說白了就是,哲別不僅戴著個ST的帽子,前面還加了顆星,隨時可能會退市。 以一般人的眼光來看,此時的哲別絕對不具備任何投資價值,甚至壓根看不到“摘星脫帽”的可能。郭靖呢?他做出了另一種選擇,那就是藏匿哲別,并挺身相救,哪怕自己只有一副小身板。 歷史經(jīng)驗告訴我們,當別人落難時,你不選擇“殺跌”,不昧著良心去貪圖一時的賞銀,而是伸手援救,這種重義的行為注定是高風險的,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可一旦獲利,那也絕對不會是蠅頭小利。高風險和高利潤相伴,早已是個定理。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哲別歸順成吉思汗,成功“摘星脫帽”,成功重組。而始終倔強不屈的郭靖,也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贏得了成吉思汗和哲別的好感,從而成功進入成吉思汗的系統(tǒng),就算還不是鐵飯碗的公務員,起碼也算個雇員,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愛情投資決定終身:花花公子抗不過“重質”憨厚人郭靖經(jīng)歷了兩段愛情,一是與成吉思汗的幼女華箏,一是與日后的妻子黃蓉。 一輩子就拍拖兩次,這個次數(shù)還真不多,要是換成歐陽克那樣的花花公子,估計三天都不止這個數(shù)??勺鳛椤笆飞献顝娡顿Y者”的郭靖,絕對是“重質不重量”的典范,這兩次戀愛,確定了其一生的命運。 可小時候的舍身相救,加上朝夕共對的兩小無猜,還是埋下了愛情的種子,起碼換回了華箏的單戀。換言之,郭靖盡管沒啥戀愛技巧,但勝在膽子大,還混了個臉熟,加上有著深厚的原始積累,終于厚積薄發(fā),成功吃定了華箏。 后來,郭靖意外得知桑昆和扎木合的陰謀,向鐵木真報訊,隨后又在陣前擒得都史,勇斗黃河四鬼,為鐵木真贏得了喘息之機,最終大破桑昆和扎木合的聯(lián)軍。而少年郭靖也因為這一系列的大功,被封為千夫長,與木華黎、博爾忽以及師父哲別等平級。 男人有了事業(yè),就算不解風情,愛情也容易飄然而至,就算沒有愛情的成分,“政治婚姻”也會如影隨形,這其實也是一種“曲線救國”——成吉思汗當晚就宣布,郭靖成為“金刀駙馬”,娶華箏做妻子。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要說了:你說郭靖是“史上最強投資客”,但起碼在與華箏的愛情上,他是被動的,他只當華箏是個玩伴,沒考慮過兒女私情,要不是立下大功,得成吉思汗封賞,這段愛情可能只會是華箏的單相思。 這里就需要研究一下了,投資的本質是什么,是線性的還是非線性的?簡單點說,投資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還是把鋼筋水泥變成摩天大樓? 愛情是你想要的結果,但實現(xiàn)的手段卻并非唯一,而郭靖在愛情上的被動,并不等于他缺少相關投資。比如說,事業(yè)當然不是愛情的必要條件,窮小子照樣有愛情,但有了事業(yè),往往可以吸引更多欣賞的目光,獲得更多的機會。 而郭靖與黃蓉的相識,同樣印證了這一點。這一筆愛情投資最初只是一筆友情投資,他看到“乞丐版”黃蓉可憐,便邀她一起吃飯,越談越是投機,不但請吃飯,還贈貂裘黃金,哪怕那汗血寶馬,黃蓉一說想要,他也毫不猶豫說一句“好,我送給兄弟便是”。 這話一出口,便讓本想看老實人如何推卻的黃蓉大感詫異。“黃蓉本是隨口開個玩笑,心想他對這匹千載難逢的寶馬愛若性命,自己與他不過萍水相逢,存心是要瞧瞧這老實人如何出口拒絕,哪知他答應得豪爽之至,實是大出意外,不禁愕然,心中感激,難以自已,忽然伏在桌上,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這一刻,友情投資經(jīng)歷了向愛情投資的轉化。 郭靖得到汗血寶馬,靠的是馬鈺傳授給他的輕功,而初初贏得黃蓉的芳心,則是靠毫不猶豫相贈寶馬——他從不會吝惜自己手上的“資源”,大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氣魄,卻也恰恰獲取了更大利潤。
實力派聯(lián)手捧推想不上位都難張無忌在光明頂上只身對抗六大派,終于力挽狂瀾,從此,明教開啟了張無忌時代。值得留意的是張無忌就任教主的這個過程。 首先是在光明頂上,六大派集體撤退,現(xiàn)場只留下重傷的張無忌和明教群豪,書中是這樣寫的:“楊逍和殷天正待六大派人眾走后,兩人對望一眼,齊聲說道:‘明教和天鷹教全體教眾,叩謝張大俠護教救命的大恩!’頃刻之間,黑壓壓的人眾跪滿了一地?!?/P> 為什么是楊逍和殷天正?那位說了,太正常了,一個代表明教,一個代表天鷹教,這么說當然沒錯,但電光石火間,咋就這兩位的目光及時對望在一起了呢?別人怎么不深情對視?不是每兩個人都可以深情對望的,楊逍與殷天正的這一眼,是明教歷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對望。 從楊逍的角度來說,經(jīng)歷了成昆的偷襲后,他一定有所反省,但野心仍在,只是經(jīng)此一役,他清楚認識到明教要想重返正軌,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服眾的領導人。從目前情況來看,合適人選唯有功力深厚,同時又拯救明教于危難的張無忌,作為此前的光明左使,明教此時名義上地位最高的人,他必須及時表態(tài)——或者說及時站隊,否則,很容易會被人視為有私心。 他又為什么會望向殷天正,而不是韋一笑或其他人呢? 殷天正執(zhí)掌天鷹教,勢力雄厚,這當然是一方面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殷天正是張無忌的外公,典型的皇親國戚,尋求他的認同與合作是日后的立足之本。 從殷天正的角度來說,選擇楊逍深情對望也經(jīng)歷了內(nèi)心的激烈活動。經(jīng)光明頂一役,張無忌已經(jīng)成為明教的大救星,他的武功人品都無可置疑。此前明教群龍無首,內(nèi)亂數(shù)十年,就是缺了一個武功人品均可服眾的人。殷天正一世梟雄,顯然已經(jīng)清晰認識到張無忌是下任教主的最合適人選,但作為張無忌的外公,出于避嫌,眼下的他反而不可過于熱心,先審視別人的態(tài)度極其重要。之所以把目光投向楊逍,一來是因為此時明教以其排名最高;二來則是因為楊逍向來野心極大、能力極強,勢力也大(掌握有天地風雷四門),他對張無忌是否認同,關系著明教的前途——認同的話,那一切好辦,大家齊心協(xié)力,將這位大恩人扶上教主之位;要是不認同,那咱們就麻煩點,先把野心家干掉,內(nèi)部統(tǒng)一思想了,再扶大恩人上位。值得慶幸的是,他一眼望過去,望到的是楊逍同樣期待的目光。 這次深情對望,達到了和諧與統(tǒng)一。兩個掌握有最強勢力的人就此達成了一致,為張無忌的上任鋪平了道路。
轉型好說不好做跳出“體制”有教訓說李莫愁之前,咱們先來看看她的人事檔案—— 姓名:李莫愁 綽號:赤練仙子 年齡:30多歲 婚姻狀況:未婚 個人履歷:幼時在古墓學藝,后來被逐出古墓,獨自闖蕩江湖,心狠手辣,成為江湖中臭名昭著的女魔頭,最后喪生于絕情谷。 從這份人事檔案里,我們可以看到,李莫愁最初也是“體制內(nèi)”的人。在江湖范疇里的所謂“體制內(nèi)”,就是指江湖中的各個門派,比如少林武當,就屬于典型的體制內(nèi),如果你自己閑沒事干練功夫玩,然后跑去江湖上混,無門無派,那就屬于體制外。 別小看了這個“體制內(nèi)”的概念,咱們看武俠小說,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伙人去辦事,結果進了人家的地盤,人家派個人出來交涉,兩伙人對峙,只見左邊的老頭子一拱手,說:“小姓張,行三,帶幾個形意門弟子在此辦點私事,請問閣下尊姓大名,若有叨擾,還請恕罪。”對面的中年人也一拱手,說一句“原來是形意門的張老爺子,在下少林俗家弟子李四,既然是形意門在此行事,在下便不叨擾了,方才若有冒犯,還請見諒”,然后當然是皆大歡喜,化干戈于無形。自家的名號就是這樣起作用的,你要是無門無派,人家就不一定會給你這個面子,這就是所謂的“體制”。 古墓派當然不算大門派,人丁也十分寥落,但既然有這么一派,那當然也屬于體制內(nèi),而且開宗立派的林朝英與王重陽齊名,武功甚至不弱于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屬于那種不顯山露水但頗具底蘊的門派。李莫愁被逐出古墓派,等于從體制內(nèi)變成了體制外,相當于以前打著國家工、端著鐵飯碗,結果犯了錯誤被單位掃地出門,自謀出路去了。那年頭不比現(xiàn)在,李莫愁沒得下海撈錢,只能做無業(yè)游民,結果成了江湖中臭名昭著的女魔頭。 可以說,李莫愁的人生是完全失敗的人生,而她失敗的開始,就是被逐出古墓的那一刻。如果一直留在古墓,即便終生不下山,她也是江湖系統(tǒng)中掛了號的人物,古墓派雖不知名,可也算武學正宗,又有全真教這個鄰居庇護,也算是個好單位。另外,雖然古墓生活十分單調(diào),又沒愛情調(diào)味,但起碼不愁吃穿不背惡名還能撈個善終。離開古墓,李莫愁的悲劇命運其實已然確定。 問題就來了:當初李莫愁不肯發(fā)誓,因此被逐出師門,最終走上歪路,一錯再錯;小龍女發(fā)誓一輩子不下山,卻遇見了甘心為她去死的楊過,這之間難道只是運氣在作祟嗎? 李莫愁的拒絕看起來當然更痛快,但代價卻是慘重的,最要命的是,她最終也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愛情。我曾見過許多因為對制度、對領導不滿而一怒辭職的人,但往往在他們離開后不久,領導出現(xiàn)更換,或者制度上進行了改革,其所不滿的因素就此消失。所以,不妨等待,所謂的不合理不公平,很有可能會在未來得到改善。 對于小龍女來說,目前的適應意味著擁有了在未來做出改變的空間,說白了就是“我現(xiàn)在先忍著,等我做了領導,再去進行改革”。在任何的權力體系內(nèi),都不存在著一步登天,適應是第一步,李莫愁空有野心,卻不肯去適應現(xiàn)有環(huán)境,注定一無所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