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問起:你喜歡什么樣的生活? 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寧靜! 我時時仰往著那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yuǎn)的恬適生活, 并時時在寧靜的氛圍中體味著人生的快樂。 寧靜不同于安靜,它重在平和,是一種心靈的潔凈和心緒的安寧。 心中寧靜,便會忘卻紅塵的喧囂和世務(wù)的繁雜,使自已的心智得以澄澈透明, 在安靜的思考中使靈魂得以自由和永恒。 在平淡中執(zhí)著地奔流;在靜默中恒久地佇立。 日夜更迭,季節(jié)流轉(zhuǎn),如同清泉流淌,松濤起伏, 一切皆在淡然之中,一切皆在平靜之中。 只有在淡泊寧靜中,才能覓到那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閑適與瀟灑, 我們所向往的,所追求的那一種生命形式,才能真正地呈現(xiàn)于眼前, 而不再是糊涂和慌亂中的一時夢幻。 寧靜更是一種文化概念。 就像文化給予人類最寶貴的是思想的能力, 有了思想的能力,我們才能抵御孤獨(dú)享受寧靜。 寧靜,能使生活更有品味。凡是享受寧靜的人,他的生活便不同于流俗。 人類一直追逐著幸福,殊不知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種心靈愉悅的感覺。 幸福存在于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它不一定是物質(zhì)的,也不能量化。 獲得幸福,只需要一顆寧靜的心。 我們不可能人人都要有份偉業(yè), 也不可能人人在不知疲倦的拼搏中都擁有豐盈的物質(zhì), 但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尋一方凈土,讓自己的天性在自然的寧靜中盡展, 在和諧健康的生活中領(lǐng)悟像陽光下一塊石頭那樣安靜,將雪和冰融化成水, 這一切,生活的追求,事物的追求,都是無窮無盡的。 社會,使人性趨向復(fù)雜化。 對于精神本能強(qiáng)烈的人來說,節(jié)制社會交往從而簡化社會關(guān)系,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 他們是自己真正的主宰。 寧靜,是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的遠(yuǎn)離喧囂, 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優(yōu)雅休閑, 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恬淡從容, 更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超脫人生。 寧靜是心境,所謂我心即萬物,我心寧靜,萬物即寧靜。 寧靜,是一種領(lǐng)悟生命的境界。 人的欲望可以很小很具體,也可以無限膨脹。 當(dāng)人們共同承受患難的時候, 每一個平凡寧靜的日子就會變得無比美好,就足以成為幸福的期盼。 痛苦與快樂永遠(yuǎn)是相對的, 凡是享受過極頂歡樂的人,歡樂結(jié)束便要承受極頂?shù)耐纯唷?/strong> 以寧靜的心態(tài)去感受生活, 雖然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卻能享受那份平淡之中的永恒安詳。 一個人的幸福,取決于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 盧梭曾經(jīng)斷言, 人類可以有兩次誕生:一次為了生存,一次為了生活。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不僅有肉的誕生,還必須有靈的誕生。 寧靜,是誕生和滋潤人類靈魂的綠茵園地,是人類追求圓熟通達(dá)境界的必由之路。 寧靜和寂寞是孿生姐妹,有人在寧靜中感到寂寞,有人卻在寂寞中享受寧靜。 前者因?yàn)殪`魂的空虛,后者得益于靈魂的豐厚。 寧靜,是經(jīng)歷滄桑后的沉靜,是一種充滿內(nèi)涵的悠遠(yuǎn)。 寧靜不是消極退縮的同義詞, 它是看透歷史風(fēng)沙后的平和,是撫平歲月滄桑后的恬淡。 寧靜含有一種震撼生命的力量, 它不僅是人生中的一種豐盈和豁達(dá),更是心靈上的一種抵達(dá)和升華。 寧靜,孕育著人類的睿智。 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是,我們依然渴望回到家里品味那份寧靜。 我們的心靈只有置身于家的寧靜中, 才能像那杯浸泡在開水里的綠茶一樣,徹底地舒展放松。 寧靜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 誰都可以擁有雨打芭蕉那樣的美好境界, 只要你把心靈托付給那芭蕉綠葉和瀟瀟雨滴,在清凈優(yōu)雅之中過濾掉那些浮躁妄念, 你就會在心底生長出清逸純真和安詳快樂。 寧靜的心靈,是快樂的源泉。 歷史的寧靜沉淀了歲月的艱辛, 社會的寧靜充滿著人類的磨難,生活的寧靜蘊(yùn)含著平淡的幸福, 在寧靜中我們領(lǐng)略宇宙的奧妙,思考生命的意義,感受愛的真諦。 享受寧靜,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動的時刻,就是享受靈魂的安詳。 一片落葉,一絲陽光,都會使你感受到生命深處悄悄蔓延開來的美好。 海德格爾說過:人應(yīng)當(dāng)詩意地安居。 這詩意,正是指現(xiàn)代人生活中缺少的那種寧靜。 寧靜,既是工作時的寧靜、思索時的寧靜、享受時的寧靜, 也是痛苦時的寧靜、失落時的寧靜、反省時的寧靜。 當(dāng)這份寧靜慢慢滲入我們心底深處的時候,生活就會變得豁達(dá)灑脫。 羅曼·羅蘭把幸福形容成是一種靈魂的香味。 享受寧靜, 就是享受那份清幽淡雅的閑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