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折疊
盧俊義是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經(jīng)典人物形象之一,因為相貌豐偉、武藝高超而得到“玉麒麟”的雅號,祖居北京大名府,原來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后來成為梁山第二首領(lǐng)。
盧俊義雙目有神,身高九尺(相等于2.07米),威風(fēng)凜凜,儀表如天神。他性情和藹,慷慨仗義。他的武藝不凡,一條棍棒使得出神入化,天下無雙。盧俊義和宋江同受招安后,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官至武功大夫、盧州安撫使。可是蔡京等奸臣又傳召盧俊義回到京城,把水銀放在皇帝賜給他的飯菜中,盧俊義痛得無法騎馬,只好坐船回廬州,途中失足落水溺死。
姓名:盧俊義
別名:玉麒麟
國籍:中國(宋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北大名府
職業(yè):武功大夫、盧州安撫使
主要成就:名震河北,棍棒天下無雙活捉史文恭,力挫耶律四將擊殺厲天閏,斬殺方垕
梁山職司:總兵都頭領(lǐng) 兵器:棒、槍、樸刀 樣貌:目炯雙瞳、眉分八字、身軀九尺
星名:天罡星
交椅:第二位
綽號:玉麒麟
職位:總督兵馬副元帥
招安后的職務(wù):團練使、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
武器:麒麟黃金矛
裝備:麒麟黃金甲
坐騎:麒麟獸
事跡:兵陷青石峪
性格:為人謹慎
籍貫: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縣)。
人稱:盧員外盧俊義
上山前身份及職業(yè):大地主、員外
身長: 九尺
師傅:周侗
仆人:浪子燕青
上山原因:宋江慕其出身富豪,江湖名聲遠揚,又是位好漢且武藝高強,便派吳用假裝算命在盧府墻壁上題了一首反詩,接著又唆使管家李固去大名府揭發(fā),但是蔡京等人念其武藝高強且熟通兵法韜略,所以想把盧俊義納在自己的帳下,但盧俊義寧死不做侍臣,所以盧俊義被陷害私通梁山最后被判死罪,后被林沖等人救上梁山泊。
主要戰(zhàn)役:捉史文恭、征遼、王慶、田虎、方臘。
提名回目:第60回盧俊義
出場回目:第61回
上山回目:第67回
死亡回目: 120回(一百二十回版)
人物生年折疊
主要事跡折疊
盧俊義,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二。周侗的徒弟,綽號“玉麒麟”,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雙,善使矛。原為一員外大戶,浪子燕青是其家仆,如書中所言“盧俊義生于北京,長在豪富之家;祖宗無犯法之男,親族無再婚之女;更兼俊義作事謹慎,非理不為,非財不取”,其人家世清白,為人謹慎,世居大名府。
宋江慕其名,為壯大梁山聲勢,欲將其誆上山。軍師吳用與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與啞童子,前往盧府為其算命。聞其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時”,吳用大驚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內(nèi),必有血光之災(zāi):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劍之下”,勸其前往東南千里之外避災(zāi),并在墻上題下“蘆花叢里一扁舟,俊杰俄從此地游。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的藏頭反詩。
盧俊義中計,欲前往泰安州避禍。途經(jīng)梁山時中埋伏,與梁山英雄大戰(zhàn),盧俊義不敵,乘船逃走時被浪里白條張順活捉。盧俊義不愿意在梁山落草為寇,宋江也未強迫,將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賈氏已與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誣陷其勾結(jié)叛匪,告到大名府梁中書那里。盧俊義屈打成招,被打入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眾好漢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成為了總督兵馬第一副元帥。忠義堂前亦豎起了“山東呼保義”、“河北玉麒麟”兩面大旗。
人物結(jié)局折疊
人物特點折疊
非理不為,非財不取,家世清白,為人謹慎,武藝超群,藝高人膽大。
人物評價折疊
有句話叫藝高人膽大,盧俊義就是這句話的典型代表,他這種性格既讓他成為一名驍勇的戰(zhàn)將,又多次由于對自己的盲目自信而使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首先說他這種性格的好處,在戰(zhàn)斗中,不管如何危險的境地,盧員外幾乎沒有低頭的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戰(zhàn)大遼的時候,一次盧員外中了敵人的計,使得他的部隊被從中間斷開,他本人也被包圍在了敵軍之中,大遼四員大將一起來取盧俊義的人頭,我看到這的時候很為盧員外擔心,沒想到盧俊義真的是無比強悍,抖擻精神秒殺一員大將,其他三個大將也被盧俊義的武藝驚呆了,落荒而逃,在初上梁山與眾好漢進行車輪戰(zhàn)時也體現(xiàn)出他的武藝和英勇。
但他過于迷信自己的武藝不可戰(zhàn)勝,當初他在被勸到有可能是梁山的草寇賺他上山時,他立刻顯示出一絲輕蔑,認為梁山的那幫垃圾能把我盧俊義怎么樣,結(jié)果吃了大虧,后來也有一次出兵之前燕青曾提醒盧俊義不親自出馬很危險,但盧俊義依仗個人武藝超群,只當耳旁風(fēng),要不是小乙哥智勇雙全,盧大員外的這條命就沒了。盧俊義的這種驕傲不像李逵之流的那么張狂,但的確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而且是超強的自信(李逵那種人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其實一旦被人家焦挺摔了兩跤馬上沒脾氣了),從武將的角度來講,這是一種很優(yōu)秀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zhì),有利于武力的發(fā)揮,但從統(tǒng)帥的角度來講,又是一種隱患。
108將中排名第二,梁山最高副統(tǒng)帥,河北玉麒麟,享譽四海,財富與武功皆在大宋朝名列前茅。當仁不讓的梁山第一武王。
"丈二鋼槍無敵手,身騎快馬騰云,人材武藝兩超群!"
活捉蓋世武林高手史文恭,盧俊義一戰(zhàn)揚名。史文恭射死晁蓋,刺傷秦明,使梁山其他好漢大為失色,而盧俊義神速生擒此敵,震撼群雄。
征遼之戰(zhàn)中,盧俊義大顯神威,獨自躍馬挺槍與大遼四員猛將酣戰(zhàn)一個時辰,最后槍挑耶律宗霖,嚇跑耶律宗雷、耶律宗電和耶律宗云。緊接著,盧俊義又將一伙約有一千多人的遼兵殺得四散奔逃。此"壯舉"在整部《水滸》中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是盧俊義武力發(fā)揮的顛峰,也是盧俊義傲視"水滸群雄"的最大資本!
亂世不幸折疊
盧俊義本是大名府里一富戶,因他“身軀九尺如銀,威風(fēng)凜凜, 儀表如天神”,故有“玉麒麟”之美譽。盧俊義之所以“名震河北”,在于他“棍棒天下無雙”,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王望如批《水滸》,指責(zé)盧俊義不該有福不享,“無端好使槍棒,名震京師”,結(jié)果被逼上梁山做了“強盜”。其實,盧俊義的可貴之處也在于此。當時的北宋王朝內(nèi)憂外患頻仍,北方的金國、遼國虎視眈眈,對宋朝構(gòu)成了極大的威脅。而宋朝歷來重視“文治”不重“武功”,加之朝廷腐敗,貪官遍地,國家積貧積弱,“猛士”奇缺。在此背景下,盧俊義雖身不入官籍,僅是一個在野的“員外”,卻“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天下為己任,練就一身武藝,為的是“殫赤心報國,建立功勛”。這是多么可貴的愛國精神!
然而,盧俊義是不幸的,盡管他名震京師,宋王朝卻偏偏不用他。在一個充斥著貪官污吏的朝廷里,是斷斷容不得有真才實學(xué)的剛直之士的。所以,多年來,盧俊義仍是一個“員外”。若不是宋江、吳用發(fā)現(xiàn)了他而賺他上山入伙,盧俊義空抱一身武藝、畢生才學(xué)和滿腔報國熱忱終老城里也未可知。李卓吾先生認為:“宋江、吳用也是多事,如何平白地要好人做強盜!最可恨是賺玉麒麟上山也?!笔獠恢?,施耐庵大寫 “吳用智賺玉麒麟”,正是對腐敗不堪的宋王朝的極為辛辣的嘲弄的諷刺!正當國家用人之際,代表國家的宋朝廷有雄才偏偏不用,在知人善任方面反不如占山為王的“強盜”!
宋江與僧閑話,聽得盧俊義的大名,道:“梁山泊若得此人時,何怕官軍緝捕?豈愁兵馬來臨?”這是何等的氣度!相形之下,東京城里的那群尸位素餐的王侯將相以及大名府那個“裙帶”留守梁中書真是“狗也不值”了。
盧俊義中了吳用的計謀后被賺上梁山,誓死不愿落草,他說;“生為大宋人,死為大宋鬼!”可見他的正統(tǒng)思想還是很重的,雖然“大宋”并沒把他看到眼里,他卻對“大宋”一往情深。宋江聞言大受感動,便不再勉強。不料,盧俊義回到家后,卻被梁中書逮捕了。梁留守寧信小人李固的誣陷,也不信英雄盧俊義的申辯,硬是將盧俊義屈打成招,判處死刑。將一個本應(yīng)為己所用的忠臣義士推給了敵人,真是令人感慨不已?!∠啾戎?,宋江的最可貴處,在于對招攬上山的英雄豪杰放手使用,使之有用武之地。盧俊義被梁山好漢救上山后不久,宋江便讓他坐了第二把交椅,在后來的幾次大戰(zhàn)役中,盧俊義獨當一面,成了宋江的得力助手。所以,后來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個奸佞認為:“先對付了盧俊義,便是絕了宋江一只臂膊。這人十分英勇,若先對付了宋江,他若得知,必變了事,倒惹出一場不好?!笨蓱z玉麒麟,被蔡京等奸臣所害,在回廬州的路上溺水而死。
人物戰(zhàn)績折疊
活捉史文恭折疊
當先一將,手提桿棒,望馬腳便打。那匹馬是千里龍駒,見棒來時,從頭上跳過去了。盧俊義史文恭正走之間,只見陰云冉冉,冷氣颼颼,黑霧漫漫,狂風(fēng)颯颯,虛空中一人,當住去路。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馬便回,東西南北,四邊都是晁蓋陰魂纏住。
史文恭再回舊路,卻撞著浪子燕青,又轉(zhuǎn)過玉麒麟盧俊義來,喝一聲:“強賊,待走那里去!”腿股上只一樸刀,搠下馬來,便把繩索綁了,解投曾頭市來。燕青牽了那匹千里龍駒,徑到大寨。
活捉酆美折疊
盧俊義在馬上大喝道:“童貫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童貫聽得,對眾道:“前有伏兵,后有追兵,似此如之奈何?”酆美道:“小將舍條性命,以報樞相,汝等眾官,緊保樞相,奪路望濟州去,我自戰(zhàn)住此賊。”酆美拍馬舞刀,直奔盧俊義。兩馬相交,斗不到數(shù)合,被盧俊義把槍只一逼,逼過大刀,搶入身去,劈腰提住,一腳蹬開戰(zhàn)馬,把酆美活捉去了。
打耶律四將折疊
天色傍晚,四個小將軍卻好回來,正迎著盧俊義。一騎馬,一條槍,力敵四個番將,并無半點懼怯。約斗了一個時辰,盧俊義得便處,賣個破綻,耶律宗霖把刀砍將入來,被盧俊義大喝一聲,那番將措手不及,著一槍,刺下馬去。那三個小將軍,各吃了一驚,皆有懼色,無心戀戰(zhàn),拍馬去了。
活捉卞祥折疊
卞丞相當不得兩面夾攻,大敗虧輸,卞祥被盧俊義活捉過陣去。
斬殺杜壆折疊
西陣主帥杜壆 ,見連折了二將,心如火熾,氣若煙生,挺一條丈八蛇矛,驟馬親自出陣。宋陣主帥盧俊義也親自出陣,與杜壆斗過五十合,不分勝敗。杜 那條蛇矛,神出鬼沒。孫安見盧先鋒不能取勝,揮劍拍馬助戰(zhàn)。賊將卓茂,舞條狼牙棍,縱馬來迎。與孫安斗不上四五合,孫安奮神威,將卓茂一劍,斬于馬下。撥轉(zhuǎn)馬,驟上前,揮劍來砍杜壆。杜壆見他殺了卓茂,措手不及,被孫安手起劍落,砍斷右臂,翻身落馬,盧俊義再一槍,結(jié)果了性命。
秒殺方翰折疊
盧俊義、楊雄、石秀殺入中軍,正撞著方翰,被盧俊義一槍戳死,殺散中軍羽翼軍兵,徑來捉王慶。
擊殺厲天閏折疊
盧先鋒追過關(guān)四十五里,趕上賊兵,與厲天閏交戰(zhàn),約斗了三十余合,被盧先鋒殺死厲天閏。
大破司行方折疊
盧俊義得令,便點本部兵馬起程,取路望奉口鎮(zhèn)進發(fā)。三軍路上到得奉口,正迎著司行方敗殘軍兵回來。盧俊義接著,大殺一陣,司行方墜水而死,其余各自逃散去了。
秒殺方垕折疊
當下盧先鋒當前躍馬,殺入城中,正迎著皇叔方垕。交馬只一合,盧俊義又忿心頭之火,展平生之威,只一樸刀,剁方垕于馬下。
活捉賀從龍折疊
人物經(jīng)歷折疊
被誆上山折疊
宋江仰慕盧俊義出身富豪,江湖名聲遠揚,又是位好漢且武藝高強,為壯大梁山聲勢,想要將他請上梁山。便派軍師吳用與李逵假裝算命先生與啞道童混入盧府為其算命。吳用在盧俊義府上設(shè)計讓盧俊義自己寫下一首藏頭反詩:“蘆花叢里一扁舟,俊杰俄從此地游。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
盧俊義帶著李固等人前往泰安州經(jīng)商以逃避災(zāi)禍,在路上高舉大旗向梁山泊發(fā)起挑戰(zhàn),在前往梁山的途中遭遇埋伏,與梁山英雄大戰(zhàn)。盧俊義戰(zhàn)敗,在乘船逃走時,被浪里白條張順活捉上梁山。盧俊義不愿意在梁山落草為寇,宋江、吳用與梁山眾兄弟表面上假意挽留,事實上卻是在不斷拖延時日,軟禁了盧俊義兩個月,讓別人認為他已經(jīng)落草為寇。宋江與吳用放盧俊義管家李固先回大名府,對他說盧俊義已在山泊上坐了第二把交椅,并秘密向其解釋盧俊義家中反詩的寓意,讓李固去大名府告發(fā)盧俊義落草為寇的事情。由于盧俊義對落草為寇一事堅決不從,且不斷要求下山,宋江等人才放其下山。
身陷囹圄折疊
盧俊義在城中遇到已淪為乞丐的燕青,燕青告知他李固與賈氏通奸并霸占了家產(chǎn)。盧俊義并不相信,獨自回家準備一探究竟。盧俊義回到家中之時,盧俊義妻子賈氏已與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而李固更是誣陷盧俊義“勾結(jié)叛匪,準備里應(yīng)外合攻打大名府”,告到大名府梁中書那里。梁中書隨后將盧俊義抓捕進監(jiān)獄。盧俊義被捕之后屈打成招,被打入死牢。
李固買通鐵臂膊蔡福、一枝花蔡慶讓他們在牢里殺掉盧俊義,但他們佩服盧俊義為人,并沒這么做。柴進也登門拜訪蔡福、蔡慶給予重金要求營救員外,蔡福、蔡慶用柴進給予的錢財上下打通關(guān)節(jié),使得盧俊義得以免除死罪而改判刺配,但李固買通差役董超、薛霸讓他們在刺配路上殺死盧俊義,幸虧燕青放冷箭將董超、薛霸二人射死,將盧俊義救下。但盧俊義不幸又被后來趕上的官軍抓走,因為殺死公差而被重新定了死罪。
逼上梁山折疊
盧俊義再次被抓的時候,恰逢梁山好漢楊雄下山打探消息,路上遇到燕青,便與燕青回到梁山報信,而石秀則直接進入大名府城中打探消息。在得知盧俊義即將被斬的消息之后,石秀只身一人去劫法場,但也被官兵抓走。宋江得到楊雄、燕青等人報信后,便率兵三次攻打大名府。其中,二打大名府過程中降服了索超。
征戰(zhàn)過程中宋江得了疽瘡之后,吳用代替宋江在元宵佳節(jié)時出軍三打大名府,秘密派遣“鼓上蚤”時遷火燒翠云樓,其他眾兄弟埋伏于城中,城里城外里應(yīng)外合,攻破大名府救出了盧俊義。
盧俊義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眾好漢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便上梁山落草。他上梁山之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成為了總督兵馬第一副元帥。忠義堂前亦豎起了“山東呼保義”、“河北玉麒麟”兩面大旗。
活捉史文恭折疊
晁蓋攻打曾頭市時被曾家五虎的師父史文恭毒箭所傷,不治而死。史文恭射死晁蓋,刺傷秦明,使梁山其他好漢大吃一驚,共同商議為晁蓋報仇。盧俊義在率兵攻打曾頭市的時侯,因極速活捉史文恭而震撼群雄,在江湖上一戰(zhàn)揚名。
南征北戰(zhàn)折疊
盧俊義上梁山之后,隨宋江一起南征北戰(zhàn),參加了數(shù)次大型戰(zhàn)役。
兩破童貫時,盧俊義活捉童貫手下大將酆美。緊接著進行了四大征,即征遼、征田虎、征王慶、征方臘。
征遼之戰(zhàn)中,盧俊義大顯神威,獨自躍馬挺槍與大遼四員猛將酣戰(zhàn)一個時辰,最后戰(zhàn)勝耶律宗霖,嚇跑耶律宗雷、耶律宗電和耶律宗云。緊接著,盧俊義又將一伙約有一千多人的遼兵殺得四散奔逃。此戰(zhàn)在整部《水滸傳》中獨一無二,這是盧俊義武力發(fā)揮的巔峰,也是盧俊義最輝煌的戰(zhàn)績。
盧俊義在征討宋朝其他三個心腹之患“田虎、王慶、方臘”時,活捉卞祥、斬殺杜壆、秒殺方翰、殺厲天閏、破司行方、秒殺方垕、捉賀從龍,展示了其強大的能力。
人物結(jié)局折疊
在平方臘之后,宋朝朝廷封其為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后因同高俅、楊戩有矛盾,被兩人設(shè)計在皇帝的御酒里放入水銀,盧俊義喝后不能騎馬,在泗州淮河乘船時失足落水而死。
此外在金圣嘆批的《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之中,把七十一回以后關(guān)于受招安、征遼、田、王、方等內(nèi)容刪掉,增入盧俊義夢見梁山頭領(lǐng)全部被捕殺的情節(jié)以結(jié)束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