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書友會第69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作者/朱良春 ⊙ 整理/何紹奇 編輯/張亞娟 ⊙ 校對/居業(yè) I導讀:真理越辨越明,不知道中藥功效是不是呢?朱老這篇文章為萊菔子“喊冤”。他認為萊菔子非沖墻倒壁之品,前人所說的萊菔子生升熟降也是不正確的。對于服人參不宜同時服食蘿卜及萊菔子者的觀點,朱師則指出:此庸淺之見,不可從。 朱良春三辨萊菔子的功用 一、辨萊菔子非沖墻倒壁之品 萊菔子,即蘿卜子。為下氣、消痰、消食藥。韓懋《韓氏醫(yī)通》用萊菔子配伍蘇子、白芥子組方,名三子養(yǎng)親湯。治療咳嗽多痰,氣逆而喘;朱丹溪《丹溪心法》用萊菔子配伍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名保和丸,治食積納呆。二者皆為常用名方??墒侵斓は獏s說:“萊菔子治痰,有推墻倒壁之功?!敝鞄熣J為此說未免過甚其辭,不可為訓。蓋萊菔子為尋常菜蔬,其子雖辛味過于根,只不過下氣之功稍強而已,何得以“推墻倒壁”目之!附會者則以氣虛人不可用之。良藥之功,幾為其所泯,不亦冤哉! 朱師指出,善識萊菔子者,當推張錫純氏,他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云:“萊菔子乃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吧w凡理氣之藥,單服久服,未有不傷氣者,而萊菔子炒熟為末,每飯后移時服錢許,借以消食順氣,轉不傷氣?!被厮荨俄n氏醫(yī)通》三子養(yǎng)親湯之用法,亦是微炒,擊碎,代茶水啜用。“推墻倒壁”云乎哉! 朱師治痰喘,如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等,常用本品,頗能應手。其一方面是依據(jù)傳統(tǒng)之說,以其善行氣,氣順則痰降,咳喘自安;另一方面是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萊菔子含抗菌物質萊菔素,對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嘗謂吾師融新舊學理于一爐,此亦其例也。 二、辨萊菔子生升熟降之不確 前人又謂萊菔子生用性升,炒用性降,朱師認為,此說又確又不確。生萊菔子味辛較甚,故生擂之水吞服后探吐,可吐風痰、毒物、飲食,此謂之升猶可。而治肺炎、氣管炎、痢疾里急后重、腹脹、食積等,亦屢用生者入湯劑之中而效,豈可謂之升乎?至于何以用生者不用熟者?以萊菔素即含在萊菔子油中,經(jīng)炒焙之后,其作用即削弱故也。 三、辨人參與萊菔子并用無妨 又有謂人參補氣,萊菔子破氣,故服人參不宜同時服食蘿卜及萊菔子者。朱師指出:此庸淺之見,不可從。人參補氣,而補益藥何止人參;萊菔子善消,而消伐藥又何止此一味!即二者同用,也無非補消兼施之理,仲景之枳術湯,就以枳實、白術同用;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即以人參、甘草與厚樸、半夏同用,同一理也?!侗静菪戮帯氛f得好:“……或問蘿卜子專解人參,一用蘿卜子則人參無益矣,此不知蘿卜子而并不知人參者也。人參得蘿卜子,其功更神,蓋人參補氣,驟服氣必難受,非止喘脹之癥為然,得蘿卜子以行其補中之利氣,則氣平而易受,是蘿卜子平氣之有余,非損氣之不足……”張錫純也說:“服萊菔子能多進飲食,氣分自得其養(yǎng)。若用以行氣開郁,正需要參、芪、術諸藥佐之?!笨梢姸卟荒芡弥f,不可為信。 余國俊老師也寫過一篇萊菔子應用的文章,與朱師生熟之辨意見相左,大家一起參看,有心得者寫評論討論一下哈~ |
|
來自: HUANGZONGYU > 《醫(yī)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