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個80末的女孩兒跟我聊了她的愛情。 他和她原本是同學(xué),中學(xué)時因緣起而產(chǎn)生了懵懂的情素。此后,那女孩兒一直把這份情感潛藏于心。直到一次同學(xué)聚會,他和她再次相遇。男孩兒此時己混跡江湖多年,而她,正在南方上大學(xué)。當男孩兒向她表露心跡,她潛藏著的那份情感終于有了爆發(fā)的理由,開始了她所認為的一段炫人的愛情。 可惜好景不長,男孩兒總以生意忙為由,沒有了當時的激情;女孩兒也因?qū)W業(yè)緊張,同時不愿打擾對方而漸漸迷茫:她失去了熱戀時應(yīng)有的回應(yīng)和激情,不解與煩惱紛至沓來。 聽著她的敘述,明顯感覺到她的焦燥、失落與絲絲不舍。 如同我搞不清非誠勿擾這檔節(jié)目的性質(zhì)倒底是娛樂性質(zhì)還是婚戀交友性質(zhì)一樣,對80、90后的孩子,同樣弄不明白她們婚戀價值觀的走向。我只能以一個60后人的視角去探究愛情婚姻所謂的完美,只供你參考,千萬別把它當成什么經(jīng)驗或真理而教條。 當初歷數(shù)對方的優(yōu)點來說明自己之所以愛他,說穿了也只是一種自我合理化的行為。如同他開始給你的“踏實”感,而今天卻送給你迷茫。緣,不過是愛情的起跑線。起步之后,一切都在變動不居。就像你們中學(xué)的政治課里所教導(dǎo)的,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瓊瑤小說《庭院深深》中李慕凡與章含煙十年如一日的朝思暮想,其實是不符合人性的描寫,但這不妨礙她的小說成為我們那個年代的愛情圣典。因為我們借助小說做著最美麗的幻化之夢,得到了一種移情式的滿足。恒久的愛情在哪里?愛情的本質(zhì)不在于不變,而在于變。變的關(guān)鍵就在于如何創(chuàng)造新愛。這也就是所謂愛的能力——佛家所言“隨緣作主”之真意所在。如果他缺乏這種能力,你當然不必執(zhí)著于曾經(jīng)緣。關(guān)于這種能力,我曾說過,它應(yīng)該是把對你的愛不著痕跡地溶入你們?nèi)蘸蠡橐錾钪械囊环N能力。就像我與夢宇他媽媽,至今二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我們?nèi)詴r時感受到一種不經(jīng)意的溫暖彌漫心頭。我想,我們后半生的歲月里,夕陽的余輝會將我們攜手相扶的背影定格。 “男女因誤解而結(jié)合,因了解而分開”。這句滄桑之言的深意指的不僅僅是對所愛對象條件的認知,更是指這過程中的自我認知:到底我要的是什么?從最初的盲動轉(zhuǎn)至最后的道別,許許多多的人方才體會到“我要的并不是這些”,甚至可以再逼問一句:“我所要的真對我那么重要嗎?”我曾對你說過,適合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我喜歡張靜初,喜歡王洛丹,但我決不會喜歡所有漂亮的女人,而她們決不會成為我的菜——假如己婚多年的我還未婚的話,呵呵。我也曾寫博客力勸非誠勿擾的女嘉陵賓們,多考慮婚姻而不是愛情,同樣基于“適合”的考慮?;橐鍪菒矍榈难永m(xù),婚姻中同樣有愛,但這種愛是涓涓細流。如果你把它定義為親情或者其它什么情感也末嘗不可,全憑每個人的感覺和體驗。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生活模式,不必刻意地去強求不太適合你的模式。目前的生活很適合我,輕松、休閑。我的一個師弟,在五金市場當老板。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看你們練拳時的輕松愉悅,我有說不出的羨慕。是啊,金錢是生活的基礎(chǔ),卻不是生活的大廈。 人生苦短,人生無常。這點對于你們而言,是無法體會其中的滄桑的。用我們打牌時輕松的語言來描述,就是牌輸了,炸彈還在手里。上海臺“幸福魔方”中一個80后面對準丈母娘要他買車買房的要求,他平靜地說出自己的渴望:他無所謂車與房,公交也很愜意。愿意把錢更多地花費在旅游和田園式的生活消費上。這是一種新型的消費觀念,我只能說傾向于贊同。這緣于我的社會背景與文化背景,說多了可能對你們產(chǎn)生不太公平的影響。打?。∥业囊馑际牵灰m結(jié)于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換個想法肯定會海闊天空。盡可能多地享受愛情,享受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