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稿) 高手在民間,其實說起來也不是什么新鮮事。自古以來,各行各業(yè)都是這樣,遠(yuǎn)的譬如古代的武林高手,說近點就如奧運冠軍,都是從基層地方層層選拔上去的。這些都說明高手在民間,或民間有高手。而文物鑒定分新老辯真?zhèn)蔚母呤忠餐瑯釉诿耖g,他們的鑒別“功夫”和水平不是一般專家可以比,就是國家頂級專家也未必能比得上。只是他們身在民間,沒有話語權(quán)而已。
這樣的民間高手,這些年,我在市場上碰到的確實不少,他們看瓷器非常的快,一看(看器型、看釉面、看包漿、看彩頭)、一提(掂量輕重分量)、一翻(看底胎是否老熟),幾秒鐘定真?zhèn)螖嗄甏?,一看就是輕車熟路。
一次,我在安徽合肥的古玩市場的一家古玩店里,看到一個四十五六公分高的一個康熙青花人物故事棒槌瓶,東西很好,我就裝糊涂的問店主,這瓶子是什么時候的,店主看了看我,認(rèn)為我不在行,就是這是“小康”的,意思是光緒的。我就索性糊涂裝到底,包老嗎?店主說不少人看過,都說是“小康”的,包老。那我就問什么價?店主說一萬二。我當(dāng)時心里竊竊暗喜,按規(guī)矩,再便宜也得再砍砍價不是。我就問店主,八千行嗎?
這時,又來了兩個人,背著包,一看就知道也是來“找寶”的。店主要給來客打個招呼,那我也就等一下。因為,這兩人剛來不知道我們已經(jīng)在談這件藏品價格,其中一人也看中了這個青花瓶,也向店主問價。店主就告訴他,這件這位先生已經(jīng)在談價了,你們先看看別的。他們兩人就對店里其他東西掃了一眼,就說先去別的店去看看再來。當(dāng)時,我就是知道這兩人中有一個是行家,他們的再來就是在等我們能不能談成。如果我們談不成,我走人后,他們就可“上場”了。他們走后,店主說折一下吧,一萬元。我心想,本來我可以堅持著八千,因為門口還等著兩人,我不能因小失大。因此,我就付錢成交了。
我提著盒子走到門口,那兩人也剛好轉(zhuǎn)回來。店主打招呼叫他們進(jìn)去坐坐,這兩人說吃了中飯再來,因為,已是中飯時間。我心里明白,這兩人時沖著這件東西去的。東西被我買走了,他們還去干什么。
大概走了兩百來米路,這兩人追上我了。就笑嘻嘻地問,老哥這瓶子剛才多少錢買的?我知道他們的意思,順便看看他們的水平,就說兩萬值嗎?他們中的一個就說,給你八萬能轉(zhuǎn)給我們嗎?我說就提兩百來米路,可賺六萬。說來聽聽,因為他們不知道我的底細(xì),就說,這件東西是康熙早期的。我說,你連摸都沒摸過,就看一眼,怎么知道是老的是康熙的?他說這瓶釉面緊皮亮釉,包漿厚實,青花清麗,尤其是上面的人物,上身長一點,下身短一點,這是明晚期遺風(fēng),所以這件東西是康熙早期無疑。
看看,就看一眼,不用上手,就知道是什么時候。而且,敢出價購買。做到快、準(zhǔn)、狠。高手吧!這里不是說專家看不懂,但快、準(zhǔn)、狠未必能比的過實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的民間高手。
那次,東西雖然沒有賣給他,但我們成了好朋友。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這位朋友確實是位玩瓷高手,無論高估瓷、明清瓷基本不會看錯,他家里的瓷器藏品件件開門。
再說一件真實的事情。2012年8月的一天,我經(jīng)過某省城(具體就不說了,得罪人),我住的賓館剛好是這個省的電視臺鑒寶欄目正在海選,門口排著長隊,藏友手里都是大包小包,一批批進(jìn)去,一批批出來。我剛好想出去辦點事,在門口看到一個六十來歲的先生,氣沖沖的從海選現(xiàn)場出來,邊走邊說專家沒水平,而且還不時打開盒子,讓現(xiàn)場的藏友們看看,說這哥窯小盤子是祖?zhèn)鞯?,他小時候就已經(jīng)在他家了,專家說是新的。
一聽是哥窯的東西,出于一種本能的喜好,我就擠到這位先生的身旁。我說能不能讓我看看?當(dāng)時,這位先生正在氣頭上,反正誰都讓你們看。先生打開盒子,我一看心里就就象觸電一樣,東西非常開門,從釉面老化程度看,起碼有七八百年的歷史,釉水肥潤,開片極為自然,布滿金絲鐵線,非常精美。我就與這位先生說,能不能翻過來讓我看看?先生就在盒子里,把小盤翻了過來,底部滿釉,中間三個細(xì)小支釘,圈足呈八字狀外翻。從器型、釉面、制作工藝均符合宋代哥窯特征。
從藏品來看,這位先生說是家傳的,沒有騙人。我心想,如此開門的藏品,專家怎么看不懂呢?難怪這位先生心里憤憤不平。要不是這位先生自己心里有底,如果是市場上買來的話,弄不好一氣之下,摔掉都難說呀!要是這樣的話,這位專家同學(xué)的罪過就大了。
當(dāng)時,藏友們也是七嘴八舌的,有說對的,有說不對。我就趁機(jī)對這位先生說,專家都說假了,要不便宜點賣給我玩玩??墒牵驗橄壬牡讱馓?,我也沒買成。三年過去了,東西還在先生手上,我們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墒?,目前又有六位同行參與了進(jìn)來“爭奪”此寶,而且出價一個比一個高。
從這件事情來看,有些專家的水平還真不怎么樣。別看平時在電視上,一些專家說的頭頭是道,好象水平很高。一件國寶級的文物竟然因為他們的無知被否定。而他們還經(jīng)常高高的坐在臺上鑒定,連臉都不會紅。所以,提醒藏友千萬不要迷信專家。
就象馬未都先生所說:“我看過一些權(quán)威專家作鑒定,有時候他們確實是判斷錯了。我覺得錯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的訓(xùn)練都是溫室里的訓(xùn)練,都是從博物館、研究所的庫里調(diào)出來看看,沒什么壓力,不動錢,也不需要他們買……我們跟他們則完全不一樣。簡單地說他就是奧運擊劍的冠軍,他這個冠軍若真碰上一個手持一把破刀的流氓他那些本事就全用不上了。
鐘林元也認(rèn)為(中國古玉器研究會副秘書長),許多所謂的“鑒定家”本身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一些來自文博系統(tǒng)的專家,雖然理論知識豐富,但是識別真假的眼力并不高明。還有一些專家思想偏激,認(rèn)定“民間沒有好東西”,只要是民間藏品,就堅決否定。這樣的“理論派”專家多年來脫離市場,又出于對書本知識的完全信賴,很容易看走眼,導(dǎo)致一些極其珍貴的文物被否定,甚至被遺棄。相反,不少民間古玩商就是這個行業(yè)的專家,他們天天進(jìn)貨出貨,經(jīng)過千錘百煉,眼力非常好。現(xiàn)在的許多“實戰(zhàn)型”鑒賞家一方面有著深厚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他們對于市場上各種造假手段了如指掌,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這種直接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正是“理論型”專家所缺乏的。
為什么一些專家不如民間高手?因為民間高手一般是以古玩為業(yè)的玩家或經(jīng)營者,他們有壓力,如果東西買錯,得自己承擔(dān)責(zé)任,得自己賠錢,甚至傾家蕩產(chǎn)。所以逼使他們扎扎實實的學(xué)習(xí)專研,在市場摸爬滾打,練就火眼金睛,以實戰(zhàn)定乾坤。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眼力是實打?qū)嵱缅X砸出來的,而專家雖然也是搞這一行的,但他們自己都不掏錢買東西,不是靠古玩買賣吃飯,沒有壓力,也就沒有深入學(xué)習(xí)研究的動力,造成了他們一般理論十足,眼力欠缺。所以,文物古玩鑒定高手在民間。 這些年,我也接觸過許多知名專家,在聊天中,他們也說,文物古玩市場出現(xiàn)三十多年來,民間玩家中涌現(xiàn)不少文物古玩鑒定高手。他們承認(rèn),一些民間高手通過自身努力,一邊學(xué)習(xí)一邊研究,在市場上摸爬滾打,練就火眼金睛,辨別文物古玩真?zhèn)蔚哪芰?,并不比一些專業(yè)人士差,有的水平甚至勝過專家,他們是文物古玩鑒定不可或缺一支重要力量,他們?yōu)楸Wo(hù)文物,傳承文化,默默貢獻(xiàn)著,值得敬佩! (會員專稿文章 本部作了插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