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劉子寶 劉子寶先生,現(xiàn)任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也是最年輕的院士。一位嚴謹而認真的人,在初與他接觸時,筆者甚至覺他有些不符合藝術家氣質(zhì)的拘謹和木訥。但隨著訪談的深入才發(fā)現(xiàn),這位1971年出生的書法家,把其最富有靈性和躍動的心智都投入到所鐘愛的作品里了,故而,當觀者在劉先生畫前駐足時,都會被其作品里充溢著的豐富情感,以及包容深博的氣韻所震撼,感動。 劉子寶先生是四川內(nèi)江人,自幼學習書法,柳體,顏體。后考入四川美術學院,現(xiàn)為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研究員,也是最年輕的院士。世界人士稱十大最具潛力青年書法家。書中有畫,畫中有書。多次榮獲殊榮。正年又師從中國同步音樂第一人付偉老師,歌中又書。書中有歌,更加豐富了中國國粹書畫的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力,為傳承中國書畫藝術貢獻自己的力量。同喜愛音樂的一曲《讓我們?nèi)ワw》創(chuàng)作入選2003年全民飛歌40首金曲之一。因其音色歌星齊秦又被圈內(nèi)人稱為大陸小齊秦。書法界齊秦等。 師古勤藝自然造化 回憶起初會國畫之魅時的印象,雖然早已時過境遷,但劉子寶仍然難掩興奮。兒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參觀畫展,他就被一幅山水畫韻致深深吸引,他魂靈深處的藝術天賦似乎就在那一刻被激活。自此以后,從小學涂鴉到中學正式研究書畫,他都始終孜孜不倦,樂此不疲。雖然,其書畫之研一度被文革的到來所打斷,但這卻未能動搖他篤愛國畫藝術的拳拳之心。 “書畫藝術是我所鐘愛的事業(yè),因為喜歡所以一直都沒停下追求的步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讓你不需要去刻意堅持就能順其自然地做下去,往往也能有些成績。” 子寶筆法生動、氣韻酣暢“書中有畫,畫中有書,書畫雙絕”被評為中國當代最具潛力的青年書法家他“歌中有書,書中有歌,歌書同步”他的原創(chuàng)金曲《讓我們?nèi)ワw》入選為2008年奧運金曲揮毫萬卷、一馬稱絕,墨寶中流暢著音樂之妙,歌聲中跌宕著國粹之魂可謂中華一絕! 系統(tǒng)的教學,加之劉子寶謹細的心神和認真的態(tài)度,讓他很快就領悟到了學研之核要,他秉承嚴守傳統(tǒng)之步伐,沉心潛性,心無旁騖,深索古法精妙。他深知,這個學習的過程,猶如樹之扎根,越是沉潛則愈發(fā)根深蒂固,才能為將來的枝繁葉茂打下堅實基礎。 “學習國畫,臨摹是必須的功課,對古人技法的揣摩和掌握,對古畫氣韻的感受和呈現(xiàn)都要做到宏觀和微觀上的讀解。這是必經(jīng)之路,不能逾越,更不能有絲毫懈怠。傳承的功課做得越好,支撐創(chuàng)新的底蘊就越深厚?!?/p> 洪福齊天180cmx97cm 從宋、元、明、清的高古書畫,到近現(xiàn)代大師的造詣所成,劉子寶先生可謂廣閱遍覽,悉心研磨。他學古人定是亦步亦趨的扎實,但絕無泥古不化之腐朽,而是以意為之,師古人之心而非其跡。既沒有走向空疏冷逸,也沒有失掉自我個性,在繼承和發(fā)揚了傳統(tǒng)的基礎上,廣采眾長,自運心源,以抒發(fā)情感和靈性為追求。最終形成醇和流暢,空靈飄逸又不失渾厚的藝術風格。 “在師古人的臨摹中打好基礎后,就要向上提升為對師自然,師造化的體悟和實踐了。在這里面,寫生就是非常重要的一課,在寫生的過程中,感受真實的大自然的質(zhì)感,空間感,體會其賦予山川河流的氣韻精神。當在這種‘澄懷味像’的經(jīng)歷中有了感動,再把臨摹時掌握的技法用于勾勒,點染出不同的山川風骨,且在不斷的寫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尋求突破,‘守法固原,變化是活’最終達到自我風格形成的目標。” 劉先生平日極好山川之游。幾十年來,他的足跡早已踏遍祖國的名山大川,早已經(jīng)納萬物于胸積淀下豐富素材。他認為,筆墨是有限的,而自然物象是無窮而博大的,只有在經(jīng)歷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千山之閱,才能為創(chuàng)作出豐富靈動,充滿生命力的作品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思之泉。 觀劉先生山水畫作,可謂極盡南朝謝赫所提“六法”中之“骨法用筆”和“氣韻生動”之則。更有著他長期對大自然感悟的熱情與思懷的自然流露。在其自如運筆時,可見書法用筆之痕,勾線時以中鋒,圓筆,或濃或淡,或粗或細,下筆豪放肯定、每每到位,結(jié)構交代清晰明了,線條勾勒蒼勁骨力,枯瘦時得千韌之險,凝厚處有磅礴之勢,方折圓轉(zhuǎn)皆自如游刃。其用墨,五色紛呈,濃淡干濕焦依景處置,近景蓊郁,中景爽逸而遠景飄渺,結(jié)合勾、皴、點、染一氣呵成之貫通,在層層皴染間,簡處極簡,繁處極繁,把山體的溝壑紋理以及層疊互讓勾描得清晰可見,結(jié)構遠近,疏密布置得當。勾勒、點厾、沖破等技法使山水樹木的質(zhì)量感,體積感有躍出紙面的淋漓盡致。既有筆精墨妙帶來的視覺沖擊,又有猶在畫中的入勝至境。其通篇畫品,在嚴謹不茍中蘊含著一派生機,隨意灑脫,大氣雄渾,形成既粗狂又清麗,率爽而博大的“李派畫風”。 遠利近學不怠研求 曾有方家對劉子寶作品點評曰:他慣于直抒胸臆,作品無脂無媚,畫面中群峰聳立,層巒疊嶂,有著天地間的古樸蒼茫,悠遠曠古,即視感撲面而來。他的作品古意與新境并駕,南勢與北韻齊驅(qū),有強烈的時代感與創(chuàng)造性。他是劉子寶,一位振筆蒼茫抒胸襟的山水畫家。 俗云:“書中有畫,畫中有書,書畫雙絕”。在畫家劉子寶的作品里,觀者最為之動容的,想必便是其在渾厚中寓入清雅的畫風。這樣的作品氣韻,能讓人在駐足的瞬間就得到一種平和心境的洗禮,繼而又被吸引著去關注其每個點,線,面的接連和構置,從宏觀的震撼中收斂為對微觀細膩的品味,再從微觀的理性里觀照出畫面整體氣勢的連貫和穩(wěn)健。而這一點一滴的畫作意境之呈現(xiàn),非是畫家刻意為觀者而設,卻是創(chuàng)作者修煉的心性對觀者的感染。這不僅僅是筆墨的體現(xiàn),若往深究,便能感觸到畫作中滲入的,創(chuàng)作者的人性光輝。為方家對其“無脂無媚”的品評做了很好的注腳。 “書法藝術不是簡單的寫寫畫畫就行,而是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悉心經(jīng)營,這個過程,會有寂寞,別人的不解,名利的誘惑等等。如果能參透悟道,便就會到達真正‘天人合一’的澄澈之境。那時候,其他一切對于你都不重要了?!?/p> 錦繡山河尺寸400cmx70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