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下駒
漢武帝時,太皇太后竇氏死后,丞相、魏其侯竇嬰也失了勢。漢武帝拜王太后的同母異父兄弟、武安侯田蚡為丞相。
原先,田蚡在竇嬰手下做事時,像條狗一樣搖尾乞憐;但他當了丞相后,頤指氣使,威風不可一世。一批趨炎附勢的人也見風使舵,投靠了田蚡。
但正直的將軍灌夫不買田蚡的賬,在一次田蚡舉行的宴會上,仗著酒意,大罵了一通,鬧得宴會不歡而散。
田蚡向漢武帝告了灌夫一狀,要殺灌夫;而竇嬰則上書為灌夫辯護,認為灌夫喝醉了酒,得罪了田蚡,但罪不至死。
于是,第二天,漢武帝召集大臣們在東朝廷議案。田蚡和竇嬰仍各執(zhí)己見。漢武帝征詢其他大臣的意見。
御史大夫韓安國和主爵都尉汲黯支持竇嬰,認為灌夫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立過大功,身受數(shù)十處傷仍奮勇殺敵,是個壯士。因喝醉了酒亂罵一通,定不了死罪。
內(nèi)史鄭當時起先也支持竇嬰,但后來他見田蚡惡狠狠地瞪他,他又支持田蚡,說灌夫該殺。
漢武帝責備鄭當時說:“你前言不搭后語,反復(fù)無常,畏縮得像車轅下的小馬一樣。我真想先把你殺了!”
漢武帝一生氣,退了朝,到后宮向王太后報告。王太后當然支持田蚡,向漢武帝發(fā)了一通脾氣。不久,灌夫便被田蚡判了死罪,全家抄斬。竇嬰后來也遭田蚡誣害而死。
后來,“轅下駒”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人畏縮不前,膽小如鼠。(蕭蕭)
《史記·魏其侯列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