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有沒有謀略不及的時候 諸葛亮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智慧的化身,由于《三國演義》的傳播和影響,諸葛亮更是被神化,幾乎到了先知先覺的程度。在民間,“諸葛亮”三個字代表的就是智慧,如聰明人被稱作是“某諸葛”或“諸葛再世”,俗語更是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說。在世的時候,諸葛亮本來是“躬耕于南陽”的一個書生,但是他未出山便已經看清了天下三分的大勢。協(xié)助劉備后,劉備感覺自己是“如魚得水”,對他是言聽計從。即便是正史的《三國志》,諸葛亮幾乎也是料事如神,師出必勝,僅有的一次失敗也是馬謖的原因。即便如此,諸葛亮也是有所收獲全身而退,蜀國總體上是毫發(fā)無損。 那么,諸葛亮真的就沒有謀略不到的時候嗎?實際情況不但有,而且重大,還不止一次。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劉備做了漢中王,授予關羽前將軍,并賜給他符節(jié)和斧鉞。關羽在樊城攻打曹仁,曹操派于禁援助。秋天,大雨連綿,漢水泛濫,于禁所統(tǒng)帥的七軍都被淹沒,只好投降了關羽。關羽又斬殺了曹軍的將軍龐德,一時威名震動中原,曹操甚至考慮遷都來躲避關羽的鋒芒。但是,司馬懿和蔣濟認為,關羽得勢,孫權必然心生恐懼,所以,派人勸說孫權偷襲關羽的后方,并許諾事成后把江南地區(qū)封給孫權,那么樊城之圍自然就解決了。曹操采納了這個建議。在此之前,孫權曾經派使者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被關羽拒絕并辱罵了使者。南郡太守糜芳和公安守將符士仁怨恨關羽一向看不起他們,在關羽出兵時,沒有盡心盡力地去供應關羽的軍需物資。關羽說出了狠話:“回去后一定要懲處他們。”這兩人害怕了,孫權誘惑他們,就投降了。孫權出兵占據了江陵,全部俘獲了關羽及其將士們的妻子兒女。曹操又派徐晃救援曹仁,關羽一時間不能取勝,便帶兵退回。失去斗志的關羽軍隊軍心渙散,士卒潰散,在沒有任何援軍的情況下,關羽被孫權的將領攔截,殺死在臨沮,也就是小說《三國演義》所說的走麥城。 關羽的失敗,不僅自己丟失了性命,也丟失了荊州,葬送了蜀漢的大好形勢。但關羽的失敗,在于兩點:一是始終沒有強有力的后援;二是后方基地被偷襲。假如說曹操知道關羽沒有任何后援,他還會提出來遷都以暫避鋒芒嗎?沒有強有力的后勤保障,關羽即便是拿下樊城,也得停下來休整。曹操不知道蜀國的情況,難道劉備和諸葛亮也不知道關羽孤立無援嗎? 荊州歸屬劉備集團,最致命的威脅當屬東吳,這是他們能不能立國的生死問題。因此,當曹操南征荊州時,孫權明知道這暫時還不關他的事,但還是要聯(lián)合劉備抗曹,就是知道一旦荊州歸曹,就沒有了他的江東。同樣的道理,有了益州的劉備再有了荊州,吳國也難以立足。所以,劉備一旦得了西川,孫權就要討回荊州。 荊州對于吳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司馬懿想到了這一點,難道諸葛亮就沒有想到?劉備和諸葛亮不是沒有想到,只是他們認為,孫吳政權不會和曹操聯(lián)合。更沒有想到的是孫權會采取策反和“不宣而戰(zhàn)”的偷襲做法。 有人說劉備是想借此機會除掉關羽,以便將來自己死后,兒子坐穩(wěn)皇帝位置,因而放任東吳所為。實際上不是這樣,因為這樣的損失太大,劉備雖然有了益州,可所依靠的人員班底還是荊州人。后來劉備興兵為關羽報仇,說是伐吳,實際上就是想奪回荊州。另外關羽沒有尾大不掉的跡象,反而他的忠誠是經過生死和利祿考驗過的。關羽這個人高傲不假,但他對于諸葛亮還是很佩服的。馬超歸屬劉備,關羽寫信問諸葛亮,馬超能夠和誰相比?諸葛亮回信說:馬超可以和張飛比,但是還趕不上你美髯公“絕倫逸群”!關羽看了,不但很高興,還拿著書信給人宣示。這說明什么?這時候的關羽已經很服氣諸葛亮,他已經把諸葛亮的說法當作是一種標準。也就是說,關羽和諸葛之間也已經不存在利益性的矛盾。劉備諸葛亮不救關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想到東吳會在這個時候毀約。可以設想一下,假如孫權不偷襲荊州,曹操增兵后關羽退出樊城,關羽會失去荊州嗎? 在東吳的問題上,諸葛亮還有一次謀略不及,那就是劉備伐吳。劉備伐吳失敗在夷陵,整個戰(zhàn)役也被稱之為“夷陵之戰(zhàn)”,可見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劉備伐吳,前后將近有一年的時間,在夷道的猇(音:xiao)亭相對峙也差不多有四個多月的時間。陸遜給孫權上書,說夷陵這個地方易取也易失,是吳國的重要關口,一定要得到它??墒侵T葛亮卻想不到,整個東征,諸葛亮也沒有提出過建議?!度龂萘x》說馬良回成都,呈上劉備在彝陵的行軍扎營圖,諸葛亮看后大驚,讓他回去馬上改變部署;還說他在魚腹浦這個地方擺有石頭八卦陣。這恰恰反過來證明,諸葛亮并沒有對劉備的進軍部署提出自己的建議。而劉備的部署,遠在中原的曹丕都知道犯了兵家大忌,諸葛亮作為后勤總管,還要等到他人提醒劉備是怎樣扎營的嗎?我們只能說,這也是諸葛亮思慮不到的地方。 由此看來,諸葛亮的強項在于戰(zhàn)略規(guī)劃,在具體戰(zhàn)役上并不是他的強項。 當然了,這些事情不完全是諸葛亮的責任,都和劉備有關,只是說本文的題中之義是諸葛亮的智慧,所以才說成是諸葛亮也有謀略不到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