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貸款客戶逾期的原因有多種,其中一種就是客戶經(jīng)理明知調查不到位卻輕易放款,這種情況有外部原因也有客戶經(jīng)理不盡職的原因,同時也存在客戶經(jīng)理的實地調查技能不強等主觀原因,但也不得不承認某些科目(比如隱形負債和應收賬款)確實不易被完全掌握。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對借款人產(chǎn)生懷疑就一定要解除這個疑惑,通過各種紙面上或者其他渠道爭取來佐證自己的想法,剔除疑惑;如果真的無法將疑惑剔除,那么就沒有必要趟這個你不知深淺的渾水了。
那么問題來了,隱形負債和應收賬款究竟如何排查,怎么能摸清楚?
所謂“隱形負債”,簡單地說,就是在征信報告上體現(xiàn)不出來的負債。
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1)同業(yè)貸款(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等不上征信的信用貸款或抵押類貸款);
-
(2)高利貸(民間借貸);
-
(3)親屬借貸(朋友親屬之間產(chǎn)生利息的借貸);
-
(4)信用報告查詢背后隱藏的其他負債(信用報告末端的記錄查詢明細)。
那么,我們該如何排查客戶是否存在這些隱性負債呢?
-
1、觀察客戶所有銀行卡流水上的扣款??词欠裼袔Ч久值目劭羁铐棧颐吭略诠潭ㄈ掌诙加邢嗤~度的扣款。例如:宜信的扣款是在流水上面顯示“宜信惠民”這四個字,如果有,那么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客戶在哪里有貸款。
-
2、將客戶的身份證發(fā)給同行去查詢??梢赃@么說:“我這有一個單,看看你那里能不能做,你先查一查”。如果客戶在那邊做過了,這就是客戶的負債。
-
3、讓客戶提供資產(chǎn)資料的原件,例如房產(chǎn)證、車輛登記證等。如果客戶不能提供,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客戶已經(jīng)做了抵押。
-
4、觀察客戶手機的通話詳單。主要是看客戶是否有一些經(jīng)常打進來或者打出去的電話(主要以固話為主),我們可以做個回訪調查,了解這個電話的來源是哪里。
-
5、觀察客戶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tài)。當客戶過來申請貸款,與客戶面對面交流時多注意客戶的表情及肢體語言,看看是否有些異常的地方。比如:一個客戶如果吸毒,那么他的精神絕對會處于萎靡狀態(tài),沒有什么精氣神。
-
6、通過電話核實客戶提供的6個聯(lián)系人。除了看看客戶提供的資料是否真實外,還要側面的去了解客戶和家人的關系以及客戶有沒有向親戚朋友借過錢,要讓這6個聯(lián)系人認為我們是要幫助客戶,從而得到客戶的真實情況。
-
7、上門查看或暗訪客戶及鄰居。通過實地勘察客戶的住所和對鄰居的打聽詢問,有時候會搜集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
-
8、查看信用報告末端的征信查詢記錄??纯纯蛻糇罱?-3個月內的征信查詢次數(shù),如果過多,可以證明客戶在這一段時間內一定有做貸款或者信用卡。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yè)在正常的經(jīng)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chǎn)品、提供勞務等業(yè)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但是在調查過程中,應收賬款方面容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
-
(1)虛假的應收賬款。主要表現(xiàn)為:企業(yè)與應收賬款付款人聯(lián)合作假,用已經(jīng)清償?shù)幕蛘吒静淮嬖诘膽召~款虛構資產(chǎn)騙取貸款,此類賬款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
(2)變動的應收賬款賬齡。比如應收賬款賬齡預計在90天左右,而實際收回時間為30天,這樣便有可能造成此類應收賬款未能按照合約打入指定賬戶,而致使應收賬款被挪用。
-
(3)應收賬款價值不確定性。應收賬款質押不像其他(匯票、支票、本票、存單、債券)等質押貸款,有固定的金額或價值。此類質押款項受到市場競爭、服務好壞、產(chǎn)品質量等一系列不穩(wěn)定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價值波動。
-
(4)多次質押的應收賬款。該類企業(yè)熟知應收賬款的辦理流程,利用業(yè)務漏洞,欺瞞銀行,將應收賬款進行二次抵押,而后如若經(jīng)營效益不善,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只能處理給首次質押貸款行,由此便造成二次質押的貸款行貸款流失。
如何防范以上風險?結合實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強有力的貸前調查。由于該類產(chǎn)品的特殊性,應收賬款質押的貸前調查涉及面廣、內容繁多,因此貸前調查顯得尤為重要,不僅需要調查企業(yè)的經(jīng)營狀況、信用記錄,在其它行的貸款情況,還要核實應收賬款的真實性以及應收賬款債務人的實力和信用。要計算出應收賬款合理的浮動范圍,確保價值不能出現(xiàn)大的波動。
其次,簽訂嚴密的應收賬款回籠條約。在合同中注明賬款應收回的賬號,督促應收賬款債務人必須在指定時期內,按照合同將應收賬款匯入指定賬戶,由銀行負責應收賬款的使用和管理,防止應收賬款被挪做他用。
最后,緊密跟進貸后調查。企業(yè)用款后,客戶經(jīng)理需要緊密跟進貸款資金的流向是否按照規(guī)定用途使用,同時對企業(yè)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的市場價格、售后服務多加關注,以防實際價值的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