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
韓信,秦末淮陰(今江蘇淮陰市西南部)人。他小時候讀過書,拜過老師,學(xué)得文武雙全。后來,他父母雙亡,家中越來越窮,只好流落街頭。
他雖然很窮,但也像武士、俠客一樣,身上總佩著一柄寶劍?;搓幊抢锏囊话嗌倌昕戳撕懿豁樠?,常取笑他,他也不跟他們計(jì)較。一次,他們又在街上相遇,這班少年要捉弄一下韓信,攔住他說:“韓信,你文不文、武不武的,像個什么呀?我們看你還是把身上的劍摘下來扔了吧!”
這班少年中,有個屠夫的兒子特別刻薄,沖著韓信說:
“你身上老是帶著劍,好像很有兩下子似的。但我知道你是個膽小鬼。你敢跟我拼一下嗎?敢,就拿劍來刺我;不敢,就在我的褲襠下鉆過去!”
說著,這屠夫的兒子撐開兩條腿,在大街上來個騎馬蹲。韓信盯著他看了一會,趴下去,從他的褲襠底下爬了過去。這班少年見了,一個個笑歪了嘴,給韓信起了個外號叫“鉆褲襠的”(文言叫胯夫),認(rèn)為韓信是個無用的懦夫。
可就是這個胯夫韓信,在楚漢戰(zhàn)爭中被劉邦拜為大將,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西漢王朝建立后,韓信被漢高祖劉邦封為楚王,以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為都城。韓信便捧著楚王大印,衣錦還鄉(xiāng)。
淮陰也屬楚地。韓信到了下邳,就派人到淮陰把那個屠夫的兒子找來。那屠夫的兒子嚇得直打哆嗦,以為韓信要報(bào)“胯下之辱”的仇,不料韓信對他說:“你不必害怕,鬧著玩的事有的是,何必這么認(rèn)真呢?你當(dāng)時倒是挺勇敢的,就在我這兒做個校尉吧!”
那屠夫的兒子沒想到韓信這么寬大,不由連連叩謝。韓信對手下的將士說:“他也算是個勇士。當(dāng)初他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把他殺了嗎?可那有什么意思?就因?yàn)槲夷苋倘柝?fù)重,才有今天。因此,也可以說他是督促我上進(jìn),去建功立業(yè)的人?!?br>
手下的將士聽了,都十分欽佩。
后來,“胯下之辱”這一典故,用來形容有才能的人未顯達(dá)時被人鄙視、嘲笑,遭到羞辱。(牟楚)
《史記·淮陰侯列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