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畫-孔雀的繪畫技法
在中國國畫中孔雀為畫家喜愛表現(xiàn)的題材,如何畫好孔雀呢?孔雀的繪畫技法有哪些?讓我們看看擅畫孔雀的古代中國國畫畫家的作品。
如明代的林良,清代的朱耷、任伯年,近代的于非闇,劉奎齡、田世光、袁曉岑、譚昌镕等歷代中國國畫大師,流傳的佳作都是我們學習中國國畫的范本。、
中國國畫——孔雀的結(jié)構(gòu)特征
孔雀頭笑頸長,有冠羽,嘴部硬而尖。整體形狀呈S形。雄體長90至130公分,腿長、雙翼欠發(fā)達,不善飛行。雄孔雀尾部羽毛延伸成尾屏,開屏時呈扇形。頭頸部位多變化,以頸胸接點為圓心,頸長為半徑的圓內(nèi),刻畫出各種動態(tài)頭頸。孔雀身軀以卵形為基礎,腿、腳、爪須畫得自然,尾羽依勢而畫。

中國國畫——孔雀的結(jié)構(gòu)特征(圖1)
中國國畫——孔雀頭頸部畫法
1.頭部畫法:孔雀頭頸常態(tài)呈S形,嘴喙堅硬,頭部略呈三角形,用筆宜實而肯定。眼睛在嘴喙中延長線上,畫時要圓中帶方。眼上留白線,后下方的肉髯在畫頸部時留出。畫頸以中、側(cè)鋒用筆,最后畫冠羽。
2.不同角度的頭頸部畫法:孔雀的嘴呈鐵灰色,白孔雀嘴呈黃色。藍孔雀頭頸為細羽(雄性可見小羽片組成,寫意畫從略),肉髯為淡青色灰色,可用濃墨大筆畫出,稍干時用石青、酞青藍點染出光澤感。白孔雀頭頸亦為細羽毛,多以線條率勾。綠孔雀頭頸上有明顯小羽片,肉髯為黃色,畫時先勾出羽片,干后再用三綠、酞青藍寫染。(如:圖2)
中國國畫——孔雀的頭頸部畫法(圖2)
3.頭頸胸腹背的連接:先畫頭頸,再順勢畫出胸腹和背,筆墨呼應,連接得體。白孔雀一般以彈墨線勾繪,注意筆斷意連和用線節(jié)奏、頓挫感,中墨提醒和點染淡彩。綠孔雀用濃淡變化的粗細墨線,率勾羽片,再分染石青、石綠,用赭黃提染,最后淡酞青藍或花青略為統(tǒng)染明暗。(如:圖3)
中國國畫——孔雀的頭頸部畫法(圖3)
中國國畫——孔雀的翅尾畫法
藍孔雀的翅膀羽毛上有褐色波狀粗細斑紋,綠孔雀全身羽片較明顯,翅膀也不例外,畫時應注意區(qū)分。翅膀反面基本相同。畫寫意時應做適當剪裁,取其精神。(如:圖4)

中國國畫——孔雀的翅尾畫法(圖4)
孔雀動態(tài)優(yōu)雅,行走時頭頸胸動作十分靈活。雄孔雀的羽毛,隨光線變化而呈現(xiàn)不同色彩。應多觀察、寫生,在中國國畫的創(chuàng)作中加深印象,要注意孔雀儀態(tài)和羽毛質(zhì)感的表現(xiàn),忌畫成一身光溜溜、形象呆板的琉璃孔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