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滅燕國,太子丹的歸宿(秦始皇滅六國之三)

 對酒對花 2015-07-17

(這是一部奇書,一部前無古人的書,左圖右史,500副春秋戰(zhàn)國地圖...)

公元前228年,秦軍攻克邯鄲,進而占領趙國大部分地區(qū)。此后秦國忙于接收趙國城邑,派出官吏進行管理,不料此后發(fā)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首先,是韓國新鄭的貴族謀反。

公元前227年,原韓國貴族不滿秦國剝奪他們的田產物業(yè),在密謀了近三年之后終于謀反。

此時秦國的大軍多數(shù)鋪在廣袤的趙國,始皇立即調遣十余萬大軍,由王翦之子王賁統(tǒng)領,李信為副將,前往新鄭平亂。

新鄭的叛亂還未平息下來,南方的楚國又發(fā)難,楚國公子熊負芻殺死其弟楚哀王,成為新的楚王。楚王負芻剛一登基,就派項燕統(tǒng)兵,準備與秦國大戰(zhàn)一場。

比起新鄭的動亂,楚國的威脅要大得多,楚王負芻與兩個兄弟楚幽王和楚哀王都不同,他的外交方略便是不惜一切代價反秦。

此時的形勢,若是讓楚國與原韓國貴族聯(lián)合起來,魏國、齊國則有可能趁機發(fā)難,雖然即使列國合縱,也不能阻擋秦國統(tǒng)一的步伐,但是若列國真的合縱,始皇一統(tǒng)天下恐怕要延后幾年甚至十幾年。

懂得剛柔并進,這是始皇時代的一個偉大進步,這回始皇的殺手锏,還是外交。

楚國曾有一位公子昌平君熊啟,在始皇早年的內閣中擔任御史大夫,為始皇蕩平三座大山立下功勞,如今熊啟在楚國陳城。

于是,像對付韓國南陽太守騰、趙國郭開一樣,尉繚重金開道,始皇以昔日友情保證許以高官,昌平君心動了。

楚國項燕的大軍還未集結完畢,昌平君熊啟在陳城宣布,自己才是楚王。

這回輪到項燕頭大了,昌平君熊啟與楚王負芻是兄弟,后方不穩(wěn)他這個大將軍絕不敢輕易動兵。

而新鄭這邊,王賁大有其父王翦的遺風,新鄭沒有楚國的支持,平定叛亂就要容易得多。

王賁先集中兵力鎮(zhèn)壓新鄭的叛亂,隨后反身屯兵秦楚邊境,楚軍亦不敢迎戰(zhàn)。

就在王賁平亂這么個節(jié)骨眼上,發(fā)生了震驚天下的荊軻刺秦王的事件,燕國太子丹的時間點確實也選擇的好,只有在對外用兵困難的時刻,始皇才會看重燕國。

始皇總體上是個沉穩(wěn)的人,但是荊軻刺秦這件事情讓他暴怒,決定舍近求遠,對燕國用兵。

王賁和李信,很快從楚國戰(zhàn)線,統(tǒng)領十余萬大軍到了燕國戰(zhàn)線。

燕國這個秦國的盟友,本來可以是最后一個滅亡的東方諸侯,因為荊軻刺秦的緣故,其滅亡時間排在韓、趙之后,第三個滅亡。

從秦國出兵燕國,其實是從趙國舊地發(fā)兵,秦國邊境已經(jīng)與燕國相連。

王賁的十幾萬大軍越過永定河,眼前一片平原,燕國都城薊城無險可守。

不過燕王喜和太子丹早就做好了逃跑的準備,燕國東北的縱深非常深,燕王喜計劃到遼東繼續(xù)割據(jù)一方。

薊城是座空城,王賁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薊城。

圖-秦國攻克燕國都城薊(今北京)

滅燕國,太子丹的歸宿(秦始皇滅六國之三)

王賁輕松拿下薊城,與其父王翦費盡周折才滅亡趙國不同,這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改變歷史呢?

燕國失去都城,理論上已經(jīng)亡國,雖然燕王喜逃之夭夭。

燕國的歷史,與周朝同時開端,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有著八百年悠久歷史的諸侯。

八百年前,周武王姬發(fā)滅商以后,封弟弟召公姬奭(shi)于燕(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燕國的都城是薊城(今北京房山區(qū)琉璃河)。

姬奭不僅是周武王姬發(fā)的親弟弟,而且追隨二哥周武王姬發(fā)討伐商紂王,立下了汗馬功勞,姬奭無論是地位還是功勛,都是異常卓越。

燕國,是與周朝同時成立的國度,燕國國君姓姬,與周天子同姓,姬奭的后人一直以此為傲!

那時候大周王朝的北部,是一大塊無人控制區(qū),此前的商朝也從來沒有完全控制這些地方,當時的華北平原,黃河經(jīng)常改道,洪水無法控制,而且戎狄泛濫,比洪水危害還大。

此地四周的環(huán)境,西邊有太行山上的赤狄,北邊有匈奴和林胡,東邊是大海,南部則有很多說不上名稱的戎人,名副其實戰(zhàn)亂之地。

周武王的弟弟召公,受命封在周朝的最北方,燕國既是周王朝北大門的看護著,也是周朝北方領土孤獨的守望者。

燕國的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兩座山的對面,大量的游牧民族,隨時可能入侵燕國,燕國八百年歷史,沒有一刻不在提防這些外來入侵者。

燕國的南部,也有各種戎人,距離最近的大諸侯齊國和邢國,相距燕國也有好幾百里,燕國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和各種戎人,只能靠自己拼搏。

地方不好,責任卻重大,這是對燕國封地最好的詮釋。

不過歷經(jīng)西周春秋戰(zhàn)國八百年,燕國不但抵擋住了來自四面八方外族的入侵,到戰(zhàn)國后期還在遼東拓地千里,實在了不起!

燕王喜帶領數(shù)十萬燕國軍民,心情沉重,但也浩浩蕩蕩, 搬往遼東。

由于早已計劃,前期已經(jīng)將大量糧草搬運到遼東,此番搬遷只是刺殺始皇失敗后的B計劃,因此軍民并不慌亂。

燕國太子丹領命,統(tǒng)領十余萬燕國大軍殿后。

秦軍統(tǒng)帥王賁,不愧是王翦的兒子,他的戰(zhàn)術非常穩(wěn)健,他只派軍隊逐步占領燕國核心區(qū)域的城邑,并不驅兵追趕燕國太子丹。

王賁無論是相貌還是性格,都極像其父,由于年齡的原因,他比王翦略為高瘦,臉上笑容也少一些,舉手抬足卻有其父的氣質。

王賁深受王翦影響,他的到燕國都城不費吹灰之力,但他絕不冒進,而是扎扎實實將附近的城邑著一座座占領,并派駐軍隊,等待咸陽派來官員接收。

王賁不全力猛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時代王趙嘉,在上谷和代郡獨立,很多趙國忠心擁護者陸續(xù)去投奔,趙嘉的軍力達到十余萬,而且都是不懼生死的趙國死忠。

從上谷郡到燕國都城,只要通過太行山最后一個通道“10軍都陘”即可,非??旖?。

如果王賁用主力去追擊燕軍,趙軍很有可能從“10軍都陘”殺過來,到時秦軍腹背受敵,糧草輜重再被斷,恐怕難以全身而退。

王翦從不冒險,王賁亦是如此。

與王賁的穩(wěn)健相比,副將李信則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格,作戰(zhàn)彪悍,而且不怕冒險。在李信的強力要求之下,王賁不想得罪李信,例行公事派三千兵給李信,滿足李信追趕燕軍的愿望。

圖-李信追擊太子丹

滅燕國,太子丹的歸宿(秦始皇滅六國之三)

李信這次追擊,必須先介紹李信家族,因為李信用兵,有家族傳統(tǒng)。

在李信成名六十年前,趙國的相國李兌,是李信的先人。

李兌是什么人,虎膽雄心,天不怕地不怕,他敢于餓殺趙武靈王,簡直是吃了豹子膽。

李兌死后,李氏家族由于有這個污點,在趙國受到排擠打壓,一部分人遷居到秦國,在秦國世代為將。

在李信成名六十年后,李信的后人李廣,飛將軍李廣,射石虎,孤身與匈奴作戰(zhàn),膽識更是不用多說。

李廣的兒子李敢,正如其名,勇冠三軍,連大將軍衛(wèi)青他都敢刺殺,還有什么他不敢的。

在李信這個家族中,勇猛是第一特質,這種家族特性,注定了李信雖然只有三千人馬,也會找到太子丹決一死戰(zhàn)。

三千人追擊十幾萬人,不是以卵擊石,還能是什么。

李信領著三千人馬出發(fā)了,這三千人也并非秦軍的精銳力量,碰上了燕軍,單兵能力,基本也就是一個頂一個。

看了李信的家族史,我們以為李信肯定是個有勇無謀的人,其實在李信家族中,李兌、李廣等人還是有些謀略的,只是他們的勇武太突出,才會被誤解為有勇無謀。

李信,是有勇也有謀。

李信既然要與太子丹決戰(zhàn),他也沒有傻到直接找到太子丹十幾萬主力去對磕。

要說太子丹這斷后的大軍,有什么缺點,還真是難以挑選出來。

太子丹平時禮賢下士,在軍中威信很高,一大批將領都愿意為他效死,他的威望甚至蓋過了他的父親燕王喜。

然而李信,不愧是一塊將才,他就挑出了一個太子丹大軍的毛病。

由于前方幾十萬人拖家?guī)Э诘剡w徙,太子丹的軍隊也只能放慢腳步,行軍速度很慢。

太子丹將斷后大軍分為八隊,每隊在一到兩萬之間,行軍的時候,最后一路,也就是第八路抄到第一路前面,其他七路都不動。

這是一個什么走法呢,每時每刻,都只有一支軍隊在迅速移動,其他七支軍隊不動,等于是將速度降到全速行軍的八分之一。

這樣走的好處,是如果有敵軍迫近,第七路,也就是最后一路的軍隊休息了很久,總是以逸待勞。如果第七路軍垮了,第六路軍頂上,依次下去,最累的第一路軍離戰(zhàn)場最遠。

圖-太子丹撤退策略

滅燕國,太子丹的歸宿(秦始皇滅六國之三)

光看這個撤兵的方式,就能看出燕國有人才,太子丹帳下有能人。

不難想象,李信的三千疲勞之師,碰上了有一萬多燕軍,而且是休整時間最長的第7軍,結局會怎樣。

看似無懈可擊的撤兵之陣,在李信眼中卻一文不值。

用兵之道,貴在制于人,而不是受制于人。如果李信按照太子丹的套路來,肯定是以卵擊石。李信這次根本就不理會燕軍,他另尋遠道,繞道遼東。

太子丹當然不是傻子,在燕山之中,還有他的很多斥候在活動,秦軍要是繞遠道,被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李信已下定決心,三千秦軍,每個人都知道,一旦暴露行蹤,將是尸骨無存的殺身之禍。

秦軍一片旗幟都不帶,大多數(shù)人穿上燕軍的軍服,晝伏夜行,夜間也不點火把,人人神經(jīng)緊繃,風吹草動便就地隱藏。

要說三千人,在廣袤的燕山山脈,也只能是大海中的一葉孤舟,而且即使有燕國斥候發(fā)現(xiàn)了他們,也絕對想不到他們是秦軍。三千秦軍不僅為了隱藏,更為了保命,三千人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從燕山上摸了過去。

由于太子丹的行軍速度太慢,秦軍率先渡過遼河之后,還有好幾天的準備時間。

這個時候的李信,又再次展示出他的軍事才華,他并沒有在遼河旁駐扎,去打太子丹的半渡而擊。因為這個方式即使能擊敗部分渡河的燕軍,肯定也不能重創(chuàng)燕軍,畢竟人數(shù)對比太懸殊。

李信將伏擊圈,放在了遼河的一條支流上,這條河今天就叫太子河。

這條太子河,通往遼東郡治所襄平,沿河就有寬大的官道,這里肯定是燕軍的必經(jīng)之地。

太子丹十余萬人馬陸續(xù)渡過遼河,大軍頓時松下一口氣,因為遼河很寬,水流也急,是隔絕遼東郡和遼西郡的的天然界線。

渡過遼河,也就是到了遼東,太子丹不再按照原來的方式撤軍,而是自己帶著千余禁衛(wèi)軍,匆匆沿著遼河,趕往襄平去跟燕王喜匯報,至于這十余萬大軍,交給了其他將軍統(tǒng)領。

接下來就是李信軍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他們脫下殘破不堪的燕國軍服,磨刀赫赫準備開戰(zhàn)。。

就在太子丹渡過遼河的這個夜晚,太子丹的營地上,忽然出現(xiàn)兩千衣衫襤褸,眼放綠光兇神惡煞的秦人。

這些遠離家鄉(xiāng)的老秦人,怎么不知道身處死地的結果,要么殺光太子丹的禁衛(wèi)軍,哪怕放走一人,都會招來全軍覆沒的殺身之禍。

太子丹的軍隊自是沒來得及抵抗,也沒搞清楚來者是誰,很多人就莫名其妙地被殺死。太子丹驚懼的臉色下,看到了一位對方頭目的發(fā)飾,像是秦軍的將軍,而這位頭目腰間還掛著一塊在月光下閃著光芒的藍田玉!

秦軍!怎么可能!

太子丹驚駭疑惑之間,竟然忘了拔劍抵抗,被這位將軍一槍刺中,接著感覺到自己頭顱離開了身體。

這位將軍,正是李信。

太子丹的死訊很快傳到襄平,燕王喜,不,現(xiàn)在應該稱他遼東王喜,怎么都喜不起來。

在襄平重新建造的燕國宗廟之中,遼東王喜不顧眾臣勸阻,在祖宗面前嗷嗷大哭,哭他失去的領土,也哭先他而去的太子。

在燕國祖宗面前,悲傷的遼東王喜立下一個重重的毒誓:“秦政,汝將斷子絕孫!”

一首小詞道盡燕國:召伯治陜,甘棠懷德;易王僭號,齒于六國。噲以懦亡,平以強獲;一謀不就,遼東并失。傳四十三,年八九伯;姬姓后亡,召公之澤。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