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爛忘歸西晉時,信安(今浙江衢縣)有個樵夫名叫王質(zhì)??ぶ杏凶疑剑絼莞呔?,山上草木蔥蔥,王質(zhì)天天上山砍柴,然后把柴挑到城里賣了,維持生活。 一天,秋高氣爽,王質(zhì)帶了一柄柯木柄斧頭,又上石室山去砍柴。但近處的柴都給他砍光了,他只好向杳無人跡的深山走去,希望能多砍到一些好柴。 他走呀走,山路越來越崎嶇。終于,他來到一大片松林前,見到松林中枯枝不少,便揮斧砍了起來。 他砍著砍著,來到松林深處,見到一個巨大的石室。石室前,有幾個童子正一面下棋,一面唱歌,十分逍遙自在。 王質(zhì)沒想到深山中會有人居住,十分驚奇。他對下棋一向也很有興趣,平時村中鄰居下棋,他也常去觀戰(zhàn)。于是,他把斧頭放在地上,潛心地觀看起來。 那幾個童子下的棋十分高明,王質(zhì)被深深吸引住了。他一站就站了很長時間,甚至忘了腹中的饑餓。 過了一會,一個童子笑嘻嘻走到他面前,說: “你大概是山外來的稀客吧!你肚子餓了吧,我給你吃一枚棗子充饑吧!” 于是,這個童子取出一枚大棗,遞給王質(zhì)。王質(zhì)吃了,果然馬上就不覺得餓了。 等兩個童子把一局棋下完。又有一個童子朝王質(zhì)看了一眼,說:“山中方七日,世間數(shù)千年,你看我們下棋已有一個多時辰了,快回去吧!” 王質(zhì)聽了,想取斧下山,可一看,柯木做的斧柄已經(jīng)爛盡,鐵斧也銹跡斑斑。他再看那幾個童子,那些童子已全部隱入石室不見了。 王質(zhì)這才知道自己碰到了傳說中的神仙。他下山回到村里,村里已沒人認識他了。不要說與他同一輩,就是比他小一輩的人也都全去世了。 后來,“柯爛忘歸”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世事變遷或時代久遠;也用來形容凡人遇仙,忘歸家鄉(xiāng)。(章啟) 《述異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