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蘇東坡性喜交朋結(jié)友,自謂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乞兒妓女,無不可做朋友。他曾廣泛結(jié)交和尚道士,特別是與佛印禪師極為友好,你來我往間留下了許多趣聞軼事。佛印禪師自幼飽讀經(jīng)史,博學(xué)多才,先后在江州承天寺、廬山的開先寺、潤州焦山寺出家。他們一見如故,又經(jīng)常一起游山玩水,吟詩作對,而且均不乏幽默機(jī)智。 一日,他們到一座寺院游覽。走進(jìn)前殿,看見兩尊神態(tài)威猛的金剛神像,東坡問:“這兩尊金剛,哪一尊重要?”佛印隨口答道:“自然是拳頭較大的那一尊啊。” 走進(jìn)后殿,看到觀音手持念珠,東坡又問:“觀音既是菩薩,為什么還要數(shù)手里的那串念珠呢?” 佛印說:“她也像凡人一樣禱告呀!” “她向誰禱告呢?” “咦,她向觀音菩薩禱告呀!” “她自己便是觀音菩薩,為什么要向自己禱告呢?” 佛印忍俊不禁,笑笑說:“這是求人不如求己嘛?!庇谑莾扇送暣笮ζ饋怼? (二) 佛印雖然做了和尚,仍然常與東坡一塊飲酒吃肉,無所禁忌,不受佛門清規(guī)戒律的束縛。一回,佛印聽說東坡要到寺里來,便叫人燒了一盤東坡愛吃的紅燒酥骨魚。魚剛端來,東坡恰好走到門外。佛印聽到東坡的腳步聲,想跟他開個玩笑。正好旁邊有一只銅磬,順手就把魚藏進(jìn)了磬中。東坡早就聞到魚的香味,滿以為又有魚肉吃了。一看飯桌上沒有魚,而香案上的銅磬卻倒扣著,心里自然明白;卻佯作不知,坐下來就唉聲嘆氣,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佛印感到奇怪。他素知東坡是個樂天派,笑口常開,可今天怎么啦?不由得關(guān)切起來:“大詩人,為何愁眉不展呀? ” “唉,你有所不知,早上有人出了一個上聯(lián),要我對下聯(lián)。整整想了一朝,才對出四個字,所以心煩?!? 佛印半信半疑地問:“不知上聯(lián)怎么寫?” “向陽門第春常在?!? 佛印聽了心中好笑,這副對聯(lián)早已老掉了牙,誰人不曉,無非存心耍我,且看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于是也若無其事地往下問:“那么,對出哪四個字呀?” “積--善--人--家……”東坡故意一字一頓地念出來。 佛印不假思索地大聲接著說:“慶--有--余?!? 東坡忍不住哈哈大笑說:“既然磬里有魚,為什么不早拿出來嘗嘗呢?” 此時佛印才知中計。接著兩人撫掌大笑,開懷暢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