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紀曉嵐:清朝風流才子

 木柳書屋 2015-07-12

 


圖片


 


紀曉嵐:清朝風流才子

  •  
  •  
  •  
  • 2013年03月07日09:23 來源:光明網(wǎng) 
  • (本文轉(zhuǎn)自:和訊網(wǎng)) 

紀曉嵐(資料圖)
紀曉嵐(資料圖)

  時下關(guān)于紀曉嵐與和珅的電視劇層出不窮,劇中的紀曉嵐正直、機智、英俊、灑脫,與油腔滑調(diào)、不學無術(shù)的和珅形成鮮明對比。紀曉嵐與和珅打成一片,時時不忘捉弄對手,讓他出盡洋相,又每每能化險為夷,成功避開來自和珅的報復。觀眾看了無不忍俊不禁,深感痛快??墒?,歷史上紀曉嵐的真實面貌到底是怎樣的呢?

  紀曉嵐(1724~1805),名昀,曉嵐是他的字,直隸河間獻縣(今河北滄縣)人。據(jù)史書記載,他一生詼諧、滑稽,機敏多變,才華出眾,給后世留下許多趣話,素有“風流才子”和“幽默大師”之稱。他是清代著名的學者、詩人、目錄學家和小說家??傮w而言,他的一生與民間傳說中的形象和銀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流行的民間傳說和電視劇中,紀曉嵐與乾隆這對君臣的關(guān)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間充滿信任、調(diào)侃和幽默。這是經(jīng)過美化了的描寫,歷史上并不如此。實際上紀曉嵐不過是乾隆蓄養(yǎng)的文學詞臣而已。這要先從紀曉嵐的長相說起。

  在民間傳說中,紀曉嵐的形象風流倜儻,一表人材;在銀屏上,基本上由張國立“壟斷”的紀曉嵐形象,也頗說得過去。真實的情況完全不是這樣。據(jù)史書上記載,紀曉嵐“貌寢短視”。所謂“寢”,就是相貌丑陋;所謂“短視”,就是近視眼。另外,跟紀曉嵐交游數(shù)十年的朱珪曾經(jīng)有詩這樣描述紀曉嵐:

  河間宗伯姹,口吃善著書。

  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錄。

  如此說來,紀曉嵐還有口吃的毛病。當然,紀曉嵐既然能通過各層科舉考試,其間有審音官通過對話、目測等檢查其形體長相以及說話能力,以免上朝時影響朝儀“形象”,應該不至于丑得沒法見人,但無論如何,紀曉嵐長相不好看,卻是無疑的。長得丑,近視眼,口吃,這些生理特點都成為紀曉嵐一輩子與乾隆貌合神離、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這里需要介紹一下背景知識。紀曉嵐的官場命運是由乾隆掌握的。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圣主”,也是一位自小生長深宮的皇帝,有很多怪習。對于紀曉嵐來說,乾隆最要命的一條就是對身邊近臣的用人標準。他不但要求這些人機警敏捷,聰明干練,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輕漂亮。例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誥、梁國治、福長安等人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美男子”,故而得到重用。和珅的美貌是不用說的了,即使是福長安,能在乾隆晚年得到寵信,一方面是由于他死心塌地地追隨和珅,與其結(jié)成死黨,另一個重要原因卻是因為他年輕漂亮。曾經(jīng)來華的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在其著作中記載說,福長安英氣逼人,是一個典型的貴族美少年。

  長相本由天注定,沒有辦法選擇。相貌丑陋的紀曉嵐卻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便他再才華橫溢,也難得到真正的重視,難以參預重大的政治決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紀曉嵐只能做乾隆的詞臣,而難以做乾隆的寵臣、重臣。紀曉嵐一生中兩次任鄉(xiāng)試考官,六次任會試考官,三次任禮部尚書,均是這種際遇的體現(xiàn)。這種官職并無重權(quán)、實權(quán),只是大清朝廷的擺設而已。即便是乾隆派他出任都察院,因判案不力,本應受罰,乾隆卻說:“這次派任的紀曉嵐,本系無用腐儒,本來只不過是湊個數(shù)而已,況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務,又是近視眼……他所犯的過錯情有可原。”可見紀曉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其實,長相不過是一個表層原因。紀曉嵐跟乾隆的隔閡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專制君主從本質(zhì)上來說,不會喜歡稍有個性、具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有一次,內(nèi)閣學士尹壯圖指陳弊政,稱各省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我經(jīng)過各省地方,問起官吏的好壞,人們都皺眉嘆息,各省風氣大抵皆然”。由于這些話惹惱年歲已高、再也聽不進忠言的乾隆,結(jié)果軍機大臣要將尹壯圖擬斬。尹壯圖之父尹松林與紀曉嵐為同年進士,當紀曉嵐打算為尹壯圖求情時,乾隆竟勃然大怒,當即罵道:“朕以你文學優(yōu)長,故使領(lǐng)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yōu)蓄之,爾何妄談國事!”原來,皇帝讓紀曉嵐總纂《四庫全書》,并不是真正把他當成獨當一面的重臣,只是把他當作給皇帝解悶的戲子之流。公元前一世紀,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因為為李陵說了幾句話,竟惹得漢武帝大怒而受到殘酷的宮刑。司馬遷痛定思痛,說道:“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流俗之所輕也。”1800多年過去了,紀曉嵐面臨的竟是同樣的處境:在專制的皇權(quán)面前,一個知識分子是難有尊嚴的。紀曉嵐面對乾隆的指責,只能忍氣吞聲。我想,在電視劇中,是絕對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鏡頭的吧?

  正如清史專家鄧之誠先生所言,乾隆用人“頗以貌取,文達(即紀曉嵐)貌寢短視,且江北人,故不為純帝(即乾?。┧?。一時若翁覃溪、朱竹君、王蘭泉、鄒一桂皆不得朊(ruǎn)仕,際遇頗相似,純帝所許為明敏之才,率外擢督撫。若于文襄、梁文定、董文恭,皆以弄臣蓄之”。以長相作為選用人才的標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歷史的悲哀。

  如上所述,紀曉嵐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不過如此。那么,從紀曉嵐這一方來說,他是怎么認識自己的處境呢?紀曉嵐一生,做過翰林院編修、日講起居注官、侍讀左庶子、侍讀學士、詹事府詹事、內(nèi)閣學士、總理中書科事務、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等官,誥受光祿大夫,經(jīng)筵講官兼文淵閣直閣事,賜紫禁城內(nèi)騎馬。中間只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因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卷入鹽政虧空案,被發(fā)配到烏魯木齊,但也僅僅兩年多就被召回京師做官。所以在一般人眼里,紀曉嵐也可以算是官運亨通的一個人。然而,久在官場浮沉的紀曉嵐并沒有體會到多少飛黃騰達的快感,他的內(nèi)心更多的時候是充滿孤獨、愁苦的感嘆。這從紀曉嵐一生中的幾個細節(jié)可以看出來。

  紀曉嵐一生著述甚豐,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熱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閱微草堂筆記》。但在紀曉嵐生前,就有關(guān)于他平生不著書的說法流傳。

  有人說,紀曉嵐認為自己的作品超不過古人,所以不重著述,不存作品。紀曉嵐的門生劉權(quán)之就說他老師文名滿天下,經(jīng)常給人寫文章,但都“隨手散失,并不存稿”,原來紀曉嵐總是認為這些文字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沒有刊刻的價值。紀曉嵐的另一門生陳鶴也說,老師自從主持纂修《四庫全書》,縱觀古今著述,知道該有的都已經(jīng)有了,后來的人再怎么挖空心思,所著也不出古人的范圍,而那些自謂超過古人的人,都是自不量力罷了。所以紀曉嵐“生平未嘗著書”,偶爾為人作序記碑表之類的文字,也都隨即丟棄,未嘗保存。陳鶴感慨地說,如今某些人偶爾寫了一點小東西就四處炫耀,急欲表露,真是厚顏啊!

  清代大學者江藩在其《漢學師承記》中卻說,紀曉嵐一生精力全都耗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一書,又喜歡寫些稗官小說,故而“懶于著書”,他青少年時期的著作都藏在家中,未曾流傳于世。而按照紀曉嵐自己的說法,與上面都稍有出入。紀曉嵐晚年就曾講起,“我早年就學習詩歌,其間意氣風發(fā),與天下同好互相唱和,總是不甘人后。如今我年紀差不多80歲了,卻轉(zhuǎn)而瑟縮不敢著一語,平生所寫的稿子也不敢自存”。他說這是因為隨著閱歷的增長,回過頭來看自己的得意作品,大多都是古人已經(jīng)說過的東西,自己辛辛苦苦地著述,不過是徒自苦耳。從紀曉嵐的話來看,他并不是“未嘗著書”,早年還是勇于吟詩弄賦的,只不過后來他對自身所處的世道逐漸有了深刻的體會,越來越不敢從事寫作了,而且也不敢保存自己的稿件。要說是因為怕超不過古人而罷筆,這個理由似乎很是勉強。這個理由背后還有著極大的社會政治背景,那就是乾隆年間思想控制的加強,文字獄屢見不鮮。

  清朝文字獄集中發(fā)生在號稱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其中著名的,康熙時有莊氏《明史》獄和戴名世《南山集》獄,雍正時有查嗣庭獄和呂留良、曾靜獄。其中查嗣庭獄是莫須有的罪名外,其他的還是或多或少確因文字有犯忌之處。而在乾隆時期,文網(wǎng)更加苛密,大多是無中生有、借題發(fā)揮來殺人。例如有內(nèi)閣學士胡中藻獄。胡中藻的詩歌中有兩句詩引起乾隆的敏感。一句是“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認為是故意加濁字于大清國號之上,大不敬;一句是“老佛如今無病病,朝門聞說不開開”,乾隆認為這是諷刺他朝門不開,不進人才。又因為胡中藻在廣西學政任內(nèi),曾出試題“有乾三爻不象龍說”,乾隆認為龍與隆同音,這是詆毀他的年號。乾隆就憑著這些強詞奪理的借口,將胡中藻殺了。乾隆一朝的文字獄,大多都是這樣。作為乾隆的詞臣,紀曉嵐對這些文字獄自然深有感知。

  同時,紀曉嵐及其同僚也因纂修《四庫全書》而飽嘗文字所帶來的窘迫,甚至家破身亡。本來,進行偌大一個文化工程,中間出現(xiàn)一些差錯是難以避免的。只要盡心盡力,有錯即改,加以完善就可以了??上Ъo曉嵐他們面對的是乾綱獨斷、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一點點不完善之處帶來的就是殺身之禍。在纂修四庫過程中,總纂紀曉嵐、陸錫熊和總校陸費墀等人因有差錯而遭到多次呵斥、交部議處、罰賠等處分,最后,總纂陸錫熊死在前往東北校書的途中,而陸費墀因無力負擔江南三閣的修改費用而被革職,郁郁而終,家產(chǎn)被查抄,妻離子散。同僚和自己的親身遭遇一定會給紀曉嵐帶來更深的感觸,也使他真切認識到自身所處環(huán)境的險惡。

  《清稗類鈔》中有一則紀曉嵐軼事很值得回味。據(jù)說紀曉嵐做翰林時,有一天起草文牘,文思枯竭,于是出屋順著走廊散步。廊下有一個老兵正睡得香,鼾聲陣陣。紀曉嵐拍醒了兵士,問他睡得可好。老兵說很好。紀曉嵐于是拿來一部書讓他認字,老兵說不識字。紀曉嵐這時若有所思地說:“人生識字就是困苦患難的開端,你不識字,真正是快樂啊?!边@則軼事不一定是真,但它所反映的心態(tài)可能跟真實的紀曉嵐相距不遠。紀曉嵐4歲就跟筆硯結(jié)緣,后以文字走上仕途,卻沒料到文字也動輒給人帶來殺身之禍,給他帶來窘迫,有這種感嘆自在情理之中。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他“瑟縮不敢著一語”的現(xiàn)象,不正反映了他在專制君主面前那種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感受嗎?

  紀曉嵐有一個別致的自號,叫“觀弈道人”。紀曉嵐晚年很喜歡下圍棋,在下棋的同時,他也從中體悟官場、世道、人心。乾隆五十一年(1786),他曾經(jīng)請朋友沈云浦畫了一幅《桐蔭觀弈圖》,自題詩一首:

  不斷丁丁落子聲,紋楸(qiū)終日幾輸贏。

  道人閑坐桐蔭看,一笑涼風木末生。

  在這里,他以“觀弈道人”自比,閑看世間風云變幻。7年后,他再次檢視《桐蔭觀弈圖》,又有感嘆。他認為當初請人作觀弈圖,也不過是道人(也就是紀曉嵐自己)不親自參與勝負而已,但其心中仍然存在著勝負之心,而如今看來,連這個勝負之心也都是幻象呢。這種心態(tài)在另一首與弈棋有關(guān)的詩中暴露無遺。這首詩是寫《八仙圖》的,圖中八仙,各具情態(tài):何仙姑與韓湘子對弈,其余五仙旁觀,而鐵拐李一個人卻在一旁呼呼大睡。紀曉嵐寫道:

  局中局外兩沉吟,猶是人間勝負心。

  那似頑仙癡不省,春風蝴蝶睡鄉(xiāng)深。

  “頑仙”既指鐵拐李,也是紀曉嵐自喻;“春風蝴蝶”,化用莊子化蝶故事,比喻自由自在,不存人間勝負之心。紀曉嵐在這里表達了超然世外的態(tài)度,可算是看透紅塵。不過,他在乾隆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半個世紀,想要超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自挽聯(lián)紀曉嵐在69歲那年,有一天跟同僚聊天,聊得興起,說:“從前陶淵明自作挽歌,我今天也自題一首挽聯(lián),希望我死后大家能夠用它挽我。”這首自挽聯(lián)如下:

  浮沉宦海如鷗鳥,

  生死書叢似蠹魚。

  挽聯(lián)第一句是說在官場中起落浮沉,就好比鷗鳥一樣,這把仕途的艱辛描摹出來了。第二句是說自己埋頭于圖書之中,好比在書中生死的蠹魚一樣,這表達了他對自身命運的喟嘆。從這一自挽聯(lián)中可以看出紀曉嵐對官場的厭倦之情,其中也包含了紀曉嵐對自己一生的認識。

  從以上這些細節(jié)可以看出,紀曉嵐不太可能做成乾隆的寵信之臣、重用之臣,充其量不過是皇帝養(yǎng)起來的一個文學詞臣而已。

  在電視劇中,紀曉嵐與和珅的關(guān)系經(jīng)常是形同水火,勢不兩立。民間也有不少傳說,多次講到紀曉嵐如何捉弄和珅?!肚宄笆反笥^》就記載,和珅在宰相府內(nèi)修建涼亭一座,需要一幅亭額,便求紀曉嵐題字,結(jié)果紀曉嵐爽快答應,題以大字“竹苞”。這二字出自《詩經(jīng)-小雅-斯干》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句,人們常以“竹苞松茂”頌揚華屋落成,家族興旺。和珅得到紀曉嵐的題字,大為高興,就高高掛在書亭上。乾隆偶爾臨幸和珅宅第,一見紀曉嵐題字,馬上就知道了紀曉嵐是在捉弄和珅。他笑著對和珅說:“紀曉嵐是在罵你們一家'個個草包’呢?!苯Y(jié)果和珅對紀曉嵐恨之入骨,幾次進讒言,參奏紀曉嵐。

  其實,這種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發(fā)生的。我們僅從一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乾隆朝晚期,紀曉嵐好友、御史曹錫寶欲彈劾和珅,紀曉嵐雖為朋友擔心,但也僅以宋人《詠蟹》詩相贈:

  水清詎免雙鰲黑,

  秋老難逃一背紅。

  意思是說,現(xiàn)在彈劾和珅,恐怕時機不夠成熟。但曹錫寶沒有聽從紀曉嵐的告誡,毅然上書,指參和珅。結(jié)果乾隆大怒,要將曹錫寶治罪,此時的紀曉嵐再也不像上次救盧見曾那樣,盡心為朋友出力,而是在乾隆面前竭力表白,聲稱自己毫不知情。結(jié)果由于他表現(xiàn)得過于露骨,反而使乾隆認為紀曉嵐正是幕后指使者??梢?,紀曉嵐怎么會把自己樹立成和珅的對立面呢?

  有史料記載,和珅在他發(fā)達之后,曾與文學名流詩文唱和。有時他私下請紀曉嵐、彭元端為其作品潤色。而紀、彭二人考慮到和珅權(quán)大勢重,萬一不從,被他穿了小鞋可受不起,也就每每代為捉刀。當然,也就僅僅潤色文字而已,紀曉嵐并不是要依附和珅去謀求高位。據(jù)朝鮮使臣徐有聞所見,和珅專權(quán)數(shù)十年,內(nèi)外諸臣無不投靠,只有劉墉、紀曉嵐、朱珪等人始終不依附??磥恚诋敃r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下,紀曉嵐所能夠做到的也就是盡力不與和珅同流合污而已。

  晚年的紀曉嵐,常以弈道為喻,言其心志。比如前文所引題《八仙圖》詩,就表達了他超然世外的態(tài)度。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世故的態(tài)度,也是紀曉嵐從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積累出來的經(jīng)驗。紀曉嵐久任官場,官職也不低,能夠在官場之中左右逢源,肯定有他的為官之道。這種為官之道,正是各不得罪,盡量保持中立的身份。而他長期追隨乾隆,游山玩水,吟詩作對,阿諛奉承之作居多,也可見其為人。從紀曉嵐這種性格特點來看,他不會與和珅發(fā)生面對面的沖突。電視劇中的那些鏡頭,根本就不會出現(xiàn)。

  嘉慶十年(1805),紀曉嵐老死于京城,享年82歲。生前他自撰挽聯(lián):“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本褪沁@樣的一位“世故老人”,他又如何肯、如何敢與權(quán)傾朝野的和珅直接對抗呢?

  既然紀曉嵐只是乾隆的一個文學詞臣而已,也不是一個跟和珅針鋒相對的斗士,然而他在廣大民眾中間卻極受歡迎,似乎可以說是老百姓的明星,這是為什么呢?有關(guān)紀曉嵐的民間傳說不計其數(shù),這恐怕也是中國文人少有的待遇吧?仔細想來,恐怕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guān)。

  第一,紀曉嵐具有幽默風趣的真性情。清代筆記中記紀曉嵐,提得最多的就是紀曉嵐的詼諧。如牛應之《雨窗消意錄》說:“紀文達公昀,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卞X泳在《履園叢話》中也說:“獻縣紀相國善諧謔,人人共知?!比绻f紀曉嵐幽默風趣,大概不會錯。但僅僅是幽默,還不足以達到人人傳頌的地步。紀曉嵐的幽默,還有真性情的一面。在流傳下來有關(guān)紀曉嵐的幽默故事里面,有兩點比較突出,最能看出紀曉嵐的真性情。這就是紀曉嵐敢于跟權(quán)勢人物開個小玩笑,而且也能講葷段子。

  例如他敢稱呼乾隆為“老頭子”,敢趁題亭額的機會譏嘲和珅一家,盡管這些故事不一定真,但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紀曉嵐面對權(quán)勢人物的幽默作風。對于文人一般不敢惹的太監(jiān),紀曉嵐也敢開個玩笑。有一天散朝時,一個太監(jiān)想聽紀曉嵐講笑話。紀曉嵐假裝沉思半天,說:“從前有一個太監(jiān)……”說了半句,就不說話了。這個太監(jiān)等了半天,就問:“底下如何?”紀曉嵐答道:“底下一樣沒有。”聞者絕倒。對于這樣的調(diào)侃,當事人倒也不好表示什么,也不便于施加報復。這也許是紀曉嵐借幽默來表達性情的原因吧。

  紀曉嵐還時不時來點段子,更可以見出其性情。有一次,一個姓平的朋友做了新郎倌,紀曉嵐送了一部《詩韻》賀喜,人們都很奇怪這個禮物有什么奧秘。平某思索了好幾天,才知道紀曉嵐取四種聲調(diào)即“平、上、去、入”跟自己開了個玩笑。這種葷段子向來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要想它不流傳天下也難。明清兩代,民間非常流行的一部笑話總集《笑林廣記》中,大概有一半內(nèi)容都是與性有關(guān)。

  第二,紀曉嵐善于對聯(lián)之戲。對對聯(lián),俗稱“對對子”,既是文人自幼接受教育啟蒙最基本的課程,又是民間流傳甚廣的一種娛樂活動,深受百姓喜愛。紀曉嵐才思敏捷,詼諧不羈,尤善對對聯(lián),常有妙語。比如他為一窮苦鐵匠所寫對聯(lián)為:

  三間東倒西歪屋,

  一個千錘百煉人。

  又比如,他為理發(fā)匠所寫的對聯(lián)為:

  雖然毫發(fā)技藝,

  卻是頂上功夫。

  寥寥數(shù)字,精細入神,堪稱絕對。

  有一次紀曉嵐入值南書房,有位老太監(jiān)久聞紀曉嵐大名,特地前來一睹風采,只見他身穿皮袍,按當時文人的習慣,手持折扇。這位太監(jiān)便出題: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讀否?

  此聯(lián)巧妙地將春、夏、秋、冬四季相嵌,且暗含對紀曉嵐打扮的譏諷,非常不易回對。不料紀曉嵐輕松應對:

  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么?

  此事迅速被傳為笑談。

  紀曉嵐善于對聯(lián),應該是事實。紀曉嵐這個才能在當時的官場上也是流傳已久。

  紀曉嵐首先引起乾隆注意的,是他出的一副燈謎。一年元宵,乾隆命大小臣工上進燈謎,以供紫禁城懸掛。紀曉嵐所獻燈謎為一副謎聯(lián),注明上下聯(lián)各猜一字: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是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猜不出答案,查知系紀曉嵐出題,便召其回復,結(jié)果得知其答案為字的偏旁謎,即“猜謎”二字,大加贊賞。紀曉嵐的座師劉統(tǒng)勛等人,也乘機對乾隆夸獎紀曉嵐。此后,紀曉嵐名聲更著。

  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五十壽辰,文武百官紛紛撰聯(lián)賦詩,無非萬壽無疆之類。而紀曉嵐所寫之聯(lián)別出心裁:

  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tǒng)四萬里;

  五十年圣壽,自前茲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上聯(lián)指清朝統(tǒng)一全國后,西起蔥嶺,東瀕大海,北至外興安嶺,南至南海,縱橫均為四萬里,版圖之大,為歷史上所未有;下聯(lián)指五十圣壽再加九千九百五十歲,正好合為萬歲,敬祝乾隆萬壽無疆。見到此聯(lián)后,乾隆大喜,當即傳旨,將紀曉嵐擢為京察一等,以道府記名。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39歲的紀曉嵐奉旨出都,任福建學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于翰林來說,外放學差無疑是仕途上的一個轉(zhuǎn)折點。紀曉嵐對此喜不自勝。登車啟程,至濟南改乘舟船,沿運河南下,一路行來,山川秀麗,他也不停寫詩作賦,后來還結(jié)集出版,名為《南行雜詠》。

  傳說在行舟途中,紀曉嵐遇到一位老者,亦乘大船南下,還給他送來一張紙條:“我看閣下必是一位文士,現(xiàn)有一聯(lián),如閣下能對出,敝船必當退避三舍,如對不出,則只好委屈閣下殿后?!崩险叩纳下?lián)是:

  兩舟并行,櫓速不如帆快。

  這是一副語意雙關(guān)聯(lián)。“櫓速”諧指三國著名文臣魯肅,“帆快”暗指西漢著名勇士樊噲,一文一武,正巧構(gòu)成雙重含義,表面上是說櫓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說文不如武。紀曉嵐深知此聯(lián)難對,不禁冥思苦想,結(jié)果讓老者揚帆遠去。他到福州后,主持院試,樂聲轟鳴。紀曉嵐觸景生情,想出下聯(lián):

  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

  “笛清”暗指北宋名將狄青,“蕭和”暗指西漢宰相蕭何,也是一語雙關(guān),一文一武,文勝于武,對得天衣無縫。

  世上流傳的紀曉嵐對對子故事,有真有假。例如,有一則故事說紀曉嵐曾隨乾隆南巡,路過黃河碎石灘。乾隆出了一個上聯(lián):“石頭渣稀爛棒硬。”紀曉嵐漫不經(jīng)心地答道:“黃河水翻滾冰涼?!睂β?lián)上下句都體現(xiàn)了一種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算是不錯。但其實乾隆六次南巡,紀曉嵐沒有一次扈從過。不過,紀曉嵐善于對對子是真,而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更廣泛地傳播了紀曉嵐的大名。

  第三,紀曉嵐朋友遍朝廷,門生滿天下。紀曉嵐早年就與一幫志趣相投的文人學士結(jié)成文社,半月聚會一次,談古論今,切磋詩文。文社中有他的族兄紀昭和后來成為著名學者的錢大昕。就連上科進士劉墉,這時已由翰林院編修升為侍講,也參加進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紀曉嵐與劉墉一齊被推為文社領(lǐng)袖。由于文才出眾,也由于性格謙和,紀曉嵐很快在朝廷上下?lián)碛辛艘慌d趣相投的朋友。

  紀曉嵐多次擔任過考官。他先后任過乾隆己卯山西鄉(xiāng)試正考官、庚辰會試同考官、本省壬午鄉(xiāng)試同考官、提督福建學政、甲辰會試副總裁官、己酉武會試正總裁官,嘉慶丙辰會試正總裁官、己未武會試正總裁官、壬戌會試正總裁官等。正因為他經(jīng)常擔任考官,所以門人眾多。

  朋友和門生一多,紀曉嵐的名字未免在他們口頭、著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久而久之,紀曉嵐的聲名怎么可能不越傳越大呢?

  第四,與兩部名傳天下的書有關(guān)。第一部就是清代的文化大工程——《四庫全書》。紀曉嵐是這部書的總纂官。紀曉嵐借此機會還刪定了一部重要的目錄學巨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本書在學界也享有盛名。第二部書就是紀曉嵐自己的《閱微草堂筆記》。這部筆記流傳甚廣,也獲得后世極高的贊賞。魯迅認為此書“測鬼神之情狀,發(fā)人間之幽微”,既有趣,又有真知灼見,而其“敘述復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來無人能奪其席”。魯迅據(jù)此盛贊紀曉嵐是當時社會中“很有魄力的一個人”。小說家孫犁認為這部筆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其他同類作品所不能超越的位置,“它與《聊齋志異》是異曲同工的兩大絕調(diào)”。這兩部書都留名后世,其編纂者紀曉嵐自然也就名動天下了。

  紀曉嵐死后,謚號“文達”,這是對他文學才能一種相當高的認可。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說他是一代通儒,“胸懷坦率,性好滑稽,有陳亞之稱。然驟聞其語,近于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這就是說紀曉嵐不僅學識好,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幽默得也很在理。應該說,這一評價是基本上符合實際的。(全文完)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