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昭君(2010-11-22 21:53:45)
午夜夢回,冷雨敲窗。一條古道,在我的夢境里縈回。讀著古道,等于讀著一部厚重的歷史。古道上,足跡飄著雨雪的滄桑,印滿了歲月不尋常的邂逅。塞外的荒草,鋪陳到遙遠的歷史縱深!今夜,誰在那一勾殘月下,懷抱琵琶獨自臨風?誰跋涉途中仰天一瞥時,看到了遠天的歸鴻?一曲《五更哀怨曲》,滿腔幽怨,無限感傷,混合著濃重的鄉(xiāng)愁與一絲絲的憧憬。音韻如霜降于四野,飄向遠處的琵琶聲比遠處更遠。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琴弦上泛漫。
那一年,你從綺麗的錦宮出發(fā),唯一的方向竟成了無法挽回的錯位!這一去,你便不是香溪邊的昭君了,和親的命運紛亂了風中的聲聲嘆息。滿目的黃沙彌漫在身邊,昭君啊沒有回頭,你知道鳳冠霞帔背后的企盼,兩個民族和平的希望!
昭君,出了長安北門,一路曉行夜宿,漸行漸遠!邊塞的風嘶馬鳴,掩蓋了你落雁的秀美容顏。“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一路上琵琶輕撥,聲聲令人肝腸寸斷,訴不盡的離愁別恨。來路風已成蒼茫,去時霧也是漫漫!極目遠眺,平沙雁落聲斷衡陽,風霜滿地羌音悠揚!塞外的風沙真大啊,送親的車隊不經意間就被風掩埋了,鳳冠霞帔的繁華不經意間就被風吹散了。昭君無語,一如既往走在西風凋碧樹的惆悵里,走在自己的孤獨和悲淚里。回望的目光,滿懷鄉(xiāng)愁,在車輪聲聲中囈語。
歲月的風沙掩蓋了無數(shù)不太重要的細節(jié),但屬于它的最輝煌的篇章,仍屹立在塞北最耀眼的地方!昭君一去,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陣陣硝煙后,眼看自己創(chuàng)造的和平歲月毀于一旦,昭君在幽怨凄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黃,惟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如同當年昭君和親時滿載的希望般蔥蘢!
千年的云霧,千年的琵琶,千年的明月,千年的路程。
昭君彈奏的樂曲隨著千山萬水的阻隔漸漸消逝了,把殷切的呼喚,豐盈的矚望,留在了大漢朝的春天里!一個堅貞的民族和親使者躍然史冊,可我卻透過歷史,看到了你幽怨的目光,平平仄仄地走在塞北的路上。一路上,有著流芳千古的不朽,更多的是黃沙漫漫淚灑蒼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