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望夫石 李登琛 九疑山里有條江,江中有一個(gè)數(shù)丈高,形狀如牛頭的大青石,所以這條江就叫牛頭江。那大青石呢,人們就叫它“望夫石”。 相傳舜帝南巡未歸,二妃十分掛念,便跋山涉水,千里萬里來到九疑山尋找舜帝。她倆溯大紫荊河上,沿小紫荊河下,走了九九八十一天,不知翻了多少座山,過了多少條河,卻不見舜帝的蹤影。后來聽說舜帝斗孽龍不幸身亡,含悲忍淚又四處尋找舜帝的陵墓,也一直不見。 一天,兩人來到一條江邊,河寬水深,又沒架橋,沒法不過去,便坐在江邊的石板路上歇息。 娥皇說:“妹妹,看你累壞了,就在我身邊睡一覺吧!”女英搖搖頭:“累倒不怕,就是找不到主公的陵墓,心中難過……”說著又哭了。 這時(shí),一個(gè)老人牽著一頭水牛路過。娥皇起身問道:“老伯伯,這里是什么地方?”老人說:“這里是四源口,出去不遠(yuǎn)就是盤洞口、別江口,那就是九疑山口了!” 兩人聽了,才知道自己在九疑山中找了個(gè)大圈圈。想起一路千辛萬苦,卻沒有見到舜帝的遺體和陵墓,不免又悲痛起來。 老人見了問道:“兩位姑娘,莫非遇到了什么為難之事?” 娥皇便把千里尋夫的事說了。 老人得知是二妃,便勸道:“好姑娘,你們還是回去吧,我們九疑山的老百姓,會世世代代記住舜帝的恩德!” “河上沒有橋,怎么過去呀!”女英說。 老人想了想,拍了拍那條水牛,說道:“你倆就騎著牛過去吧!” 老人把二妃伏上牛背。那牛一步一步向河中走去。說也怪,無論水多深,總淹不到牛的肚皮。 行至江中,二妃想起就要離開九疑山,兩人緊緊相抱,哭訴著:“主公呀,你在哪里?” “主公呀,快隨我們回去吧!” 聽見哭聲,水牛站在江中不動了,它的身子越來越高,越來越大。二妃便站在牛頭上,回頭向九疑山中望去,只見高高的三分石,像個(gè)頭頂白云,腳踩九疑山的巨人。二妃高舉雙手,向著三分石悲痛呼喊: “主公呀,隨我們回去吧!” 傷心的呼號,悲切的哭聲,傳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只聽得山也在哭,水也在號,一霎時(shí),天空烏云滾滾,悲風(fēng)四起,大雨滂沱。“嘩啦!嘩啦!”河中漲起了大水。 河里的水越來越大,可是那水牛總是高出水面兩三丈。真是水越漲,牛越高。突然一道閃電劃過山頂,一陣大風(fēng)刮來。雨停了,這時(shí),三分石頂飄下一朵白云。那白云飄落在水中,變成了一朵很大很大的白蓮花,從上游一直飄下來。 白蓮花飄到水牛身邊就停住了,只見二妃手挽著手,雙雙跳進(jìn)自蓮花里。白蓮花托著二妃便向湘江流去,一直到了洞庭湖。那頭水牛從此便化成了青石牛,跪在水中,把頭伸出水面來,好像在呼叫。 后來,老百姓便把這條江叫做牛頭江。河中那狀如牛頭的石就叫望夫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