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紅杜鵑和黃杜鵑
陳蘭清 九疑山東面有條河叫子江,西面有一條河叫母江。清明時(shí)節(jié),兩條江沿岸的杜鵑花一齊開放,但花的顏色不一樣:母江河兩岸開的是紅杜鵑,子江河兩岸開的是黃杜鵑。為什么相隔一座山會(huì)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呢?這里面有一段古老的傳說。 據(jù)說舜帝南巡來到九疑山以后,他的兩個(gè)愛妃,一個(gè)叫娥皇,一個(gè)叫女英,心中非常掛念他。她倆想到丈夫年紀(jì)那么大了,旅途生活那么艱苦,實(shí)在放心不下,有心沿著舜帝南巡的路線,把他尋找。一天,兩人商量好后,便整好行裝啟程。他們來到南方,沿著瀟水而上,每天天不亮就趕路,風(fēng)雨無阻,霜雪不避。走呀走呀,不知走了多少日子,終于來到九疑山下,想到很快就能見到舜帝了,心中萬分高興,盡管跋涉千里,經(jīng)歷了百般辛苦,但心里卻是甜滋滋的。 舜帝在九疑斬孽龍,斗妖邪,播谷種,栽香杉的種種功德,九疑山人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中的?,F(xiàn)在聽說舜帝的妃子來了,他哪有不高興的呢。一傳十,十傳百,方圓百里的百姓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從四面八方趕來,爭(zhēng)著要為舜帝的愛妃洗塵,接風(fēng)。娥皇、女英走到哪里,人們跟到哪里,就連飛禽走獸,花草果木,也都像通人性似的,向娥皇、女英表示歡迎。你看:河里的金絲鯉魚爭(zhēng)著向江面跳,路旁的青松翠竹彎腰鞠躬,猿猴起舞,黃鶯唱歌,把個(gè)九疑山鬧得一片沸騰。 一天,娥皇、女英沿瀟水來到母江,又一直走到這條江的源頭?;厣硪豢?,一路上人不斷線,像潮水似的,有的還在呼喊著他倆的名字哩,這使娥皇、女英非常感動(dòng)。后來他們兩人登上了青峰,人們就圍著青峰唱呀,跳呀,從早晨跳到晚上,又從晚上跳到天明,忘記了餓,忘記了渴,忘記了疲勞。連山上山下的杜鵑花,也笑紅了臉龐哩。打這以后,這里的杜鵑花就總是開紅花啦。 從青峰山下來以后,娥皇、女英繼續(xù)尋找舜帝,一天,她倆來到一個(gè)山峪中。不知怎么的,剛才還是萬里無云的天空,轉(zhuǎn)眼間就布滿了陰霾,頓時(shí)黑了下來。遠(yuǎn)山近樹,一下子變得模糊不清,猿猴不再跳舞了,黃鶯不再唱歌了,青松翠竹低垂著頭,流水也像在哭泣。娥皇、女英心里沉沉的,像有塊石板壓著。這時(shí),她倆已來到泠江兩岸。為了打聽到舜帝的確切消息,娥皇、女英找到一個(gè)采藥老人。采藥老人含著眼淚,訴說舜帝為了斬一條孽龍,不幸死了,葬在何處,他也不知道。聽到這個(gè)不幸的消息,娥皇、女英的心都快碎了,兩人抱頭哭作一團(tuán),淚如泉涌??扪娇扪?,一連哭了三天三晚,眼淚流下來,透了衣襟,溫了裙帶,流到地下,匯成了河流。 總是這樣哭下去有什么用呢?娥皇、女莢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舜帝的陵墓,不找到陵墓,死也不甘心!這樣,她倆就把黃色的裙帶撕下一塊來,披在頭上,為舜帝戴孝,一路哭哭啼啼,沿泠江河而下。她倆的眼淚灑上竹子,便成了現(xiàn)在的斑竹,流在地面上,便成了水晶。沿路的花草樹木,看見娥皇、女英傷心的樣子也都感動(dòng)得流下了眼淚。山下山下的杜鵑花,還悄悄地脫去了自己的紅裝,與兩位披麻戴孝的妃子一同悼念舜帝。從那時(shí)起,泠江兩岸的杜鵑花,就成了黃顏色的,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脫下它們的孝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