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為五色之主,然須以白配之,則明。老子曰:“知白守黑
,知雄守弱?!?
畫事以筆取氣,以墨取韻,以焦、積、破取厚重。此意,北宋米襄陽已知之矣。
“ 知白守黑”理論最先是由老子提出,他的初衷也許不是出于繪畫更不是出于藝術(shù)設(shè)計,而是為了闡述他的哲學觀點:黑白相反相成、相互為用,黑即是白,白即是黑。黑到極處便是白,白到極處即是黑。在研究中國畫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知白守黑”或“計白當黑”的理論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早已得到非常廣泛的運用,并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書法家和圍棋高手也經(jīng)常說:“知白守黑”這句話,真正懂書法的人他眼睛一看,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守住黑要知道白,才達到一種高層次。
工筆畫有哪些主要的染法?
1、分染: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tǒng)染: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tǒng)一渲染,強調(diào)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guān)系,稱為統(tǒng)染。
3、罩染:在已經(jīng)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采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后色彩略顯發(fā)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沒骨”和“勾填色”的畫法特征是什么?
“沒骨”花鳥畫是不用墨勾線,直接用墨或顏色描繪物體形象,所以稱它為沒有骨干的工筆畫。
除了不勾輪廓線外,其他部位的線條,如葉筋、花脈、鳥羽等,在染色之后仍要用色線勾畫,并要做到線色融合一體,或是直接用色染出線的感覺來。
沒骨具有細致、豐富、和諧、艷麗明快而俊秀的效果。
勾填色,是沒有勾物體輪廓線,而是在輪廓線內(nèi)填色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又稱“雙勾廓填”。勾填色是我國民族繪畫最早、最基本的設(shè)色方法,也是工筆花鳥畫從古至今運用得最普遍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它已形成一種體式。在勾填色這一表現(xiàn)形式中,由于使用顏色色質(zhì)的不同以及著染方法繁簡的區(qū)別,又分為重彩法和淡彩法兩種。
“重彩”又叫重著色,多以礦物質(zhì)顏料如朱砂、石青、石綠等色著染。染色步驟較為復雜,經(jīng)多次疊染,色彩深沉厚重,富麗堂皇,精致工整,富于裝飾效果。
“淡彩”主要使用較透明的植物質(zhì)色(又叫水色)著染。淡彩著染的基本方法與重彩相同,但比重彩著染要簡便一些。因此,淡彩具有線條清晰,色彩明快,清新淡雅朦朧的效果。
工筆畫怎樣用筆?
在勾線時行筆不要太快,使用中鋒。勾畫短線時執(zhí)筆以腕肘著桌面,以手指活動為主;勾稍長一些的線應(yīng)懸腕而肘著桌面,以腕部活動為主,勾更長一些的線應(yīng)腕部著桌面而肘部懸起,線隨腕動(不要隨著手指動)。無論勾哪一種線,在行筆的過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一氣呵成.
(1)起筆藏鋒:如起筆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鋒頓筆,然后再向右行,這叫欲右先左,反之,則欲左先右。上下行筆也是這樣,欲下先上,欲上先下,這樣筆與紙就有了摩擦。
?。?)行筆:行筆要穩(wěn),速度要慢,對紙面壓力要均勻。行筆中有各種變化,中途轉(zhuǎn)向稍停為“頓”,向后折回為“挫”,頓挫時要調(diào)整筆鋒方向,不使出現(xiàn)側(cè)鋒。中鋒圓轉(zhuǎn)用筆為“轉(zhuǎn)”,側(cè)鋒方拐為“折”。
?。?)收筆回鋒:每逢收筆都要向來的方向收回,所謂“天往不回”,“不垂不縮”,使線的結(jié)尾含蓄有力。

工筆畫幾種特殊技法:
1沖染法。沖染法也稱撞染法,積水積色法。積水法是先把墨或者顏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時候,點入清水。積色法是先把墨或者顏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時候,點入顏色,一般是點入石色。這兩種辦法最好先把畫紙裱在畫板上再進行,否則干了會出現(xiàn)橫紋,影響效果。
2撒鹽:特技的一種。鋪好底色后,趁濕在上面撒上食鹽,任其自然滲化,形成雪花狀的肌理效果,食鹽顆粒為好,要少花紋效果好??梢暜嬅鏇Q定用鹽的多少。
3涂蠟:特技的一種。在未畫或畫到中間過程時,在畫面上不規(guī)則地涂抹上一些石蠟,使畫面產(chǎn)生局部不掛色的班駁效果。面食用的礬水也可,此法也可表現(xiàn)下雨時的效果。
4皺紙:勾好白描稿后,用噴壺把畫稿稍微打濕,水不要太多,然后把畫稿慢慢攥在一起輕輕揉搓,再展開扶平,用大白云筆蘸事先準備好的顏色(顏色略重),在畫稿的背面皴擦點染,使顏色滲透,畫稿正面產(chǎn)生碎瓷般斑駁的效果。
7水洗:是畫面的一種處理方法,可使畫面更加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同時也可以把表面浮色洗掉,使畫面更加沉穩(wěn)。水洗時,先用清水把畫稿打濕,用白云筆輕輕洗刷,可整體洗,也可局部洗,用力不要太大,否則會把畫稿弄破。也可以在畫面顏料的水分全部都干了以后再用。
畫工筆花卉的常用色彩知識
玫紅色 + 黃色 = 大紅 ( 朱紅、桔黃、藤黃 )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嫩綠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藍色 + 白色 = 粉藍
黃色 + 白色 = 米黃
說明:顏料中任何一種顏色加入白色都會使之變?yōu)榉凵兊伾?br>
顏料與顏料之間可以任意調(diào)配使用,若要稀釋時只要加少許清水即可。
月白,其實是淡藍色,
品紅:比大紅淺的紅色(quester注:這里的“品紅”估計是指的“一品紅”
桃紅,比粉紅略鮮潤的顏色。(quester注: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時可加入適量黃色)
海棠紅,淡紫紅色、較桃紅色深一些,是非常嫵媚嬌艷的顏色。
石榴紅:石榴花的顏色,高色度和純度的紅色。
櫻桃色:鮮紅色
大紅:正紅色,三原色中的紅,傳統(tǒng)的中國紅,又稱絳色
絳紫:紫中略帶紅的顏色
緋紅:艷麗的深紅
朱紅:朱砂的顏色,比大紅活潑,也稱鉛朱朱色丹色
嫣紅:鮮艷的紅色
洋紅:色橘紅
赤:本義火的顏色,即紅色
棗紅:即深紅色
檀:淺紅色,淺絳色。
殷紅:發(fā)黑的紅色。
鵝黃:淡黃色
橙色:界于紅色和黃色之間的混合色。
茶色:一種比栗色稍紅的棕橙色至淺棕色。
茶綠、茶青:赤黃而略帶黑的顏色。
茶銹色:黃褐色。
栗色:栗殼的顏色。即紫黑色
棕色:棕毛的顏色,即褐色。
棕綠:綠中泛棕色的一種顏色。
棕黑:深棕色。
棕紅:紅褐色。
棕黃:淺褐色。
赭:赤紅如赭土的顏料,古人用以飾面
琥珀:黃褐色
褐色:
黃黑色
枯黃:干枯焦黃
竹青:竹子的綠色
蔥黃:黃綠色,嫩黃色
草綠:綠而略黃的顏色。
青色:1,一類帶綠的藍色,也指黑色。
青翠:鮮綠
豆綠:淺黃綠色
豆青:淺青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