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善”尋患者 “某知名醫(yī)院尋找需要助聽器的孩子,澳大利亞著名華人慈善家計劃在中國捐助10萬只助聽器,請將需要救助的孩子信息發(fā)到電子郵件中。”但當細心的人查找醫(yī)院電話詢問具體情況時,卻獲知并未有此活動,然后不少人卻白白將信息郵寄給了騙子。 提醒—— 很多活動為了騙取人們的信任,都已“知名”、“著名”為噱頭。一般正常的活動都會經(jīng)官方渠道發(fā)布,并留下官方電話,參與者最好聯(lián)系官網(wǎng)或向官方核實。 2、掃碼送“話費” “掃描圖中二維碼并添加關注獲取100元話費”但是網(wǎng)友們掃描并關注之后,還需要填寫個人信息表格才能完成贏取話費的任務。時常填寫后并未即使獲得話費而是被告知在一段時間后到賬。結(jié)果信息被盜,“話費”卻遙遙無期。 提醒—— 一些掃碼活動以明顯高過實際的高額返利騙取網(wǎng)友參與,實則為盜取信息。一般此類掃碼活動要么是官方賬戶發(fā)布,要么是活動現(xiàn)場兌現(xiàn),請廣大網(wǎng)友留心。 3、限時抽“大獎” “某大公司慶祝周年慶,開展抽獎活動,一等獎iPhone6一部……”,此類騙局多設有一個較長的抽獎等待期,當網(wǎng)友填寫了信息盼望大獎從天而降的時候,“組織者”已經(jīng)利用信息開展下一步騙局了。 提醒—— 要提高對自己個人信息保護的警惕性,這些疏忽都可能成為您個人財產(chǎn)被騙的先決條件。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貪小便宜易吃大虧。 4、高薪急求“賢” “上市公司人才短缺,急招XXX累人才,請將簡歷檔案投遞郵箱。公司期待您的加入。”此類信息一般比較被識破,但是對于一些急于求職的年輕人可能會上當受騙,將詳細的資料郵寄給所謂的“公司”。 提醒—— 一般而言,公司招聘都會有詳實的公概況、地址、聯(lián)系方式、崗位需求等,求職者還需與人事部門直接對話比較穩(wěn)妥。并可以通過網(wǎng)絡查詢公司的相關信息,做到充分了解。 5、免費領名寵 “在高速公路上攔截了一車狗狗,有蘇牧、金毛、薩摩,它們也是生命,請救他們一命吧!免費領養(yǎng)電話:1868868XXXX”,愛心人士快快轉(zhuǎn)發(fā)“。當您撥打電話后,號碼很可能就是外地的吸費電話,及時掛的再快,幾元錢話費也不翼而飛了。 提醒—— 吸費電話電話號碼可利用手機號碼歸屬地查實,如果外地則很有可疑需要謹慎,且領養(yǎng)流浪狗狗需經(jīng)過嚴格的手續(xù),這對領養(yǎng)人和寵物犬都是有保障的。 6、集“贊”去旅游 “只要在微信朋友圈集得80個贊,就可獲得港澳雙人三天兩夜免費游的機會,還等什么行動起來吧!”當你集得80個贊之后,可能真的會收到活動貴賓券,只不過這貴賓券…… 提醒—— 這種免費集贊就是當初“零負團費”的翻版營銷,一旦參加此類旅行團,很可能被強迫消費。一般集贊最好選擇本地的活動,舉辦活動方應是認證的官方公眾號且最好有實體,這樣可信度會高一些。 7、回復換禮品 “回復X型符號達到20個,即可獲贈手機一部,僅剩10臺先到先得!”現(xiàn)在,除了集贊微信平臺還出現(xiàn)了很多變相的收集方式,例如回復固定留言、特定符號、表情等。當你達到要求后,騙子會以郵費、稅款等多種借口要求你匯款,雖與“禮品”相比,匯款少之又少,但是有去無回。 提醒—— 一切要求先匯款等先付條件的情況多為騙子騙取錢財?shù)氖侄?,一般微信平臺活動都是和實體經(jīng)營掛鉤,可以向?qū)嶓w商家咨詢。 8、低價奢飾品 “名品折購,海外代購,全場1折,要的私信哦”,當您將錢轉(zhuǎn)賬至對方賬戶,很可能商品不如人意或者以北海關扣押為理由要求你支付關稅否則根本收不到手。 提醒—— 目前許多親朋好友成為微商發(fā)布代購信息,警察蜀黍提示您,熟悉的好友間最好經(jīng)過電話確認,尤其是長時間不聯(lián)系的和不熟悉的請慎重選購。 轉(zhuǎn)給朋友們吧,讓更多人知道真相! 來源:沈陽鐵西公安 編輯:宋子榮 楊碩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給我們點個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