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詩,是唐詩中第一等的名篇。此詩為當(dāng)時的梨園樂工廣為傳唱,納入樂府三疊而成為“陽關(guān)曲”,被后人譽為唐詩的“壓卷之作”(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六、黃生《增訂唐詩摘抄》卷四、王士楨《帶經(jīng)堂詩話》卷四等)。據(jù)王兆鵬《唐詩排行榜》排名,此詩屈居第二,第一為崔顥的《黃鶴樓》。而王兆鵬在其著的前言中則說:“七律,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五律,以杜甫《登岳陽樓》為第一;七絕,以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為第一;五絕,以王之渙《登鸛雀樓》為第一。”(《唐詩排名榜》,中華書局2011,16頁) 《送元二使安西》乍看很平常,描寫的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離別,以依依垂柳做背景極為常見,臨別勸酒的場景也很生活化,而且,還“失粘”破律。然古人不僅有很多的贊語,也有許多的辯詞。李東陽《懷麓堂詩話》曾舉此詩為例說:“作詩不可以意徇辭,而須以辭達意。辭能達意,可歌可詠,則可以傳。”言下之意是,《送元二使安西》在形式是有不足的,但是,不妨礙其流傳。黃生《增訂唐詩摘抄》則直接指出其“失粘”的缺陷,說:“先點別景,后寫別情,唐人絕句多如此,畢竟以此首為第一。惟其氣度從容,風(fēng)味雋永,諸作無出其右故也。失粘,須將一二倒過,然畢竟移動不得,由作者一時天機湊拍,寧可失粘,而語勢不可倒轉(zhuǎn),此古人神境,未易倒也?!币驗榉浅Y澷p,這種“失粘”不僅可以“圓說”,做合理性的辯護,甚或得出“寧可失粘”的結(jié)論。此前宋人魏慶之索性把這種“失粘”而絕佳的詩命名為“折腰體”,“謂中失粘而意不斷?!保ā对娙擞裥肌肪矶┕湃酥亍耙狻钡膶徝罉?biāo)準(zhǔn),不只是一種寬容,更是一種機智,一種高明的價值判斷。我們也這樣看。 因為“一時天機湊拍”,不屑于雕琢,也來不及敲金戛玉,但取一個“勸酒”的細(xì)節(jié),迸出了一句“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的道白,古人評論此兩句說:“凡情真以不說破為佳?!保◤堉t宜《絸齋詩談》卷五)。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句含贊譽之意。西出陽關(guān),故人無覓,暗示了邊地局勢的緊張和復(fù)雜,不是什么人都可去的,也不是去去就馬上能夠回來的,甚至是一別成永訣的,突出了被送之人受命于危難的干才和以國家安危為重的美德,也凸顯了被送之人的深明大義、慨然赴邊的形象。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句含缺憾之情。想到分別后的日子,別后人我天各一方,面對各自分離后的茫茫未知前途,雙方均有“無故人”的缺憾,反映了二者誠摯密切的關(guān)系,道盡難分難舍的依依惜別之情。詩人遐想無邊,何日再相聚?何時再有如此觴籌交錯的樂事?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句含體貼之憂心。不在當(dāng)下,而在日后,這是臨行時的千囑咐萬叮嚀,要朋友西出陽關(guān)后好生自我保重。在沒有了“故人”的情況下,在盡是彌漫黃沙與血腥殺伐的惡劣環(huán)境中,千萬可不能有個什么三長兩短啊。詩中隱含著對被送之友旅程艱辛的擔(dān)憂和前途命運的關(guān)切。 正因為西出的是“陽關(guān)”,更是因為送與被送者之間不同尋常的關(guān)系,故而,更有殷勤“勸飲”的必要。而這個“勸”的動作,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更”,真可謂“氣度從容,風(fēng)味雋永”矣。詩人將這種特殊場景中無從說起的千言萬語,凝成一句:喝下這杯離別的酒吧!再喝一杯酒吧!別情依依,惜意漣漣,所有的關(guān)懷、安慰、鼓勵、惦念、祝福等情感融進這一杯杯的酒里。而這種“勸飲”,不僅表現(xiàn)了人我之間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了特殊場景中的特殊情緒,也使題旨超出了一般性的私我格調(diào)而得以充分地開拓和升華,生成了震懾千古的至深之情。因此,霍松林先生贊曰:“這首送別詩情深味厚而略無衰颯氣象,體現(xiàn)了盛唐詩的時代特征?!?/span> 各位親們,小時候和上學(xué)的時候都會很多首唐詩吧?考一考自己還記得王維多少首吧。以下是王維的10首詩,試著復(fù)習(xí)一下,你還記得多少? 邊塞 1.出塞作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 暮云空磧時驅(qū)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此詩是王維不多的幾篇直接描寫戰(zhàn)事的邊塞詩之一。 暮云低垂,沙漠空曠,枯草無邊,獵火騰起,盤馬彎弓,朝馳夜渡,整個畫面生動,人物傳神,渲染了邊關(guān)劍拔弩張的兩軍對壘之勢。 “前四句目驗天驕之盛,后四句侈陳中國之武,寫得興高采烈,如火如錦,乃稱題。收賜有功得體。渾顥流轉(zhuǎn),一氣噴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結(jié)章法,其氣若江海之浮天?!?/span> 2.燕支行 漢家天將才且雄,來時謁帝明光宮。 萬乘親推雙闕下,千官出餞五陵東。 誓辭甲第金門里,身作長城玉塞中。 衛(wèi)霍才堪一騎將,朝廷不數(shù)貳師功。 趙魏燕韓多勁卒,關(guān)西俠少何咆勃。 報讎只是聞嘗膽,飲酒不曾妨刮骨。 畫戟雕戈百日寒,連旗大旆黃塵沒。 疊鼓遙翻瀚海波,鳴笳亂動天山月。 麒麒錦帶佩吳鉤,颯沓青驪躍紫騮。 拔劍已斷天驕臂,歸鞍共飲月支頭。 漢兵大呼一當(dāng)百,虜騎相看哭且愁。 教戰(zhàn)雖令赴湯火,終知上將先伐謀。 唐人具有漢家情節(jié),或者說,喜歡借漢說唐,這在王維詩中也不少見。 《燕支行》乃賦的寫法,盡情鋪敘,極度揮灑,辭藻富麗,形式龐大,氣勢磅礴,在結(jié)構(gòu)篇幅上,震蕩其勢而回旋其姿,將盛唐的尚武精神渲染到極致。 結(jié)尾出人意料,妙不可言……原來詩中之耀武揚威,意不在窮兵黷武,而是勸諫當(dāng)朝不要單純依仗武力,而以“伐謀”為先。 王維此詩意在止武,立意高人一籌矣。 世外 3.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4.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span> 5.桃源行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yuǎn),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云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xiāng)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jīng)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dāng)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云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此詩取材于陶淵明的散文《桃花源記》。這是唐詩中最早以桃源為題詠的,此后,韓愈、劉禹錫、武元衡、王安石等都寫過此類題材的詩。 王維的《桃源行》可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比照讀,其層次、順序、情節(jié)乃至有些細(xì)節(jié)都與陶文同。詩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藍本,即取其大意,變文為詩,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 時論 6.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止二十字,卻味外有味,詩之最高者” 此本事諷刺寧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兄長)霸道,家有美姬無數(shù),尚奪人之妻。 寄友 7.登河北城樓作 井邑傅巖上,客亭云霧間。高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 岸火孤舟宿,漁家夕鳥還。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閑。 此詩畫意極強,美感十足,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高超的繪畫天才。其構(gòu)圖錯落有致,章法虛實相生,用色冷暖相諧,洵可當(dāng)?shù)谩霸娭杏挟?,畫中有詩”之美譽矣。 8.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 “詩中射雕手” 王維此詩神境俱到,層轉(zhuǎn)不窮個,以別開生面的景物描寫,避實就虛,傳達出真摯而深邃的離情別意。 9.送劉司直赴安西 絕域陽關(guān)道,胡沙與塞塵。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 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當(dāng)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 王維以詩寄語劉司直。劉司直這樣一個唐代的普通官員,其派赴安西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普通事件,可是,王維則一定要他做出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來,而讓唐人出一口惡氣,而使異邦再也不敢蔑視大唐。 思緒 10.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此詩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以紅豆起興。 最妙者,在于其起興的紅豆到最后與詩人之所托,以及詩中之所言之人事,完全融為一體。 (摘自《王維詩選》,標(biāo)題系微信君所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