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嬰幼兒的一種常見病癥,面對濕疹,新手爸媽們有諸多疑問:濕疹可以根治嗎?含激素的藥膏是否要拒之千里之外?母乳是誘發(fā)濕疹的主要原因嗎?濕疹寶寶要不要查食物過敏源……下面,就來為大家一一解惑。 濕疹又稱異位性皮炎,屬遺傳過敏性疾病,好發(fā)于5歲以下的幼兒。引起寶寶濕疹的原因很多,通常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遺傳因素,比如說家族中有患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等,二是與寶寶自身免疫系統(tǒng)不成熟相關。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根治濕疹,但通常2歲以上會有所緩解,50%的寶寶五歲以上會自愈。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做的就是通過護理以及藥物來控制濕疹的反復發(fā)作,以減輕濕疹對患兒生活質量和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家長要有和濕疹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常說母子連心,家長的焦慮狀態(tài)很容易影響到寶寶,給寶寶造成精神壓力。精神緊張也是誘發(fā)濕疹的原因之一,家長面對濕疹一定要心態(tài)平和,營造一個愉悅健康的家庭氛圍會更利于寶寶濕疹的控制。 對于輕度濕疹,用低敏的護膚霜經常保持皮膚濕潤可以控制濕疹;對于中重度的濕疹,保濕的同時需要配合使用弱效外用激素;對于有破口合并細菌或真菌感染的濕疹需要聯(lián)合使用抗感染的藥膏,如百多邦或派瑞松,止癢可以口服抗組胺藥,如撲爾敏或氯雷他定。 氣溫的驟變是濕疹的刺激因素,隨著天氣變熱,寶寶體表溫度變熱,水分蒸發(fā)容易使皮膚干燥,誘發(fā)濕疹。天氣炎熱的話,應注意給寶寶適當減少衣物,夜里少蓋被子,室溫保持涼爽,同時經常涂抹專為敏感皮膚研制的潤膚霜。 濕疹本身就是反復發(fā)作的疾病。國內外的臨床經驗均表明,對于中重度濕疹的治療,外用激素是首選。但用關鍵詞在百度上檢索“濕疹激素”,顯示出來的絕大多數信息是不要使用激素,這很容易誤導家長,延誤寶寶濕疹的治療。 一般長期大劑量口服激素才會抑制幼兒生長。外用激素長期用的不良反應局限于皮膚,包括皮膚變薄或色素沉著等。尤卓爾屬于弱效激素,小面積斷斷續(xù)續(xù)使用不會有嚴重不良反應。激素藥膏的副作用常常被高估,很多媽媽選擇讓寶寶硬扛著也不愿意選含激素藥膏來減輕寶寶的痛苦,導致最初也許很容易就控制住的小面積濕疹被拖成了大面積不易控制的難治濕疹。 當需要比尤卓爾更弱的激素時,通常藥房自己配制。對于就醫(yī)不便的患者,可以用溫和無刺激的潤膚霜來稀釋尤卓爾,可以1:1或最低4:1來稀釋。通常醫(yī)院自制的外用地塞米松藥膏屬于弱效激素,但口服或靜脈注射的地塞米松屬于中強效的激素。 幼兒使用弱效的外用激素時,癥狀消失就停藥,不需要逐步撤藥。另外,人們熟知的0.025%的醋酸氟輕松屬于含氟的中等強度的激素,不建議給寶寶用。含氟的激素也不建議臉上使用,會更容易色素沉著,留下色斑。 真絲衣服不能給濕疹寶寶穿,也不能讓濕疹寶寶接觸到真絲制品,會刺激濕疹發(fā)作。接觸寶寶皮膚的衣物一定要是純棉透氣、不起球的衣物,包括寶寶的護理人員也應該穿著純棉衣物。另外,毛、麻,化纖之類的衣物也應避免。 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表明,食物過敏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但回避這些寶寶生長發(fā)育所必須的可疑過敏食物,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預防嬰兒濕疹的發(fā)生。 對于輕中度濕疹而言,查找食物過敏源意義不大。避免濕疹復發(fā)的關鍵重在護理,注重皮膚的保濕滋潤,注意避免刺激,比如避免絲,毛等物品接觸皮膚、避免皮膚過熱出汗,避免過度日曬,避免堿性皂液等。別輕易給孩子斷奶,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品。寶寶長濕疹不一定影響生長發(fā)育,但寶寶缺營養(yǎng)一定會影響生長發(fā)育。 濕疹不是預防接種疫苗的禁忌癥,濕疹不嚴重的話可以正常接種疫苗。只有嚴重頑固性濕疹的急性感染期才需要延遲接種疫苗。 (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