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和貓 六甲山畔2015/3/22 黃文煒在她的《日本印象》中寫道:“我是來日本之后才開始愛上貓的。日本的貓看上去很干凈,就算是路邊的野貓,也不邋遢。公園里貓們在散步,坐在長椅上,與公園的風景自然而然地融成一片。我家附近有個停車場,那地方聚集了好幾只野貓,天氣好時,它們爬到車頂曬太陽,有時躲在車下,所以車主去開車的時必須十分小心,看看車下是否藏著貓。每天上班路過停車場,看到貓們,我都上前摸摸它們的頭,打個招呼,就像跟鄰居打招呼一樣自然。我還看到有人把貓抱到自己膝蓋上,跟貓對話……貓就是我們的鄰居,是社會的一員?!?/span> 日本人愛貓,養(yǎng)貓人多,超市里有貓食專柜。和歌山電鐵貴志車站的站長是三毛貓阿玉,這條鐵路多虧了這明星貓,來旅游的人增多了?,F(xiàn)在功臣阿玉已經成為和歌山電鐵社長代理、和歌山縣勛功爵了。日本知名宅急便的代言者是黑貓。日本人忙的時候說的諺語是“像借貓之手”,而不說“想借狗之手”。招財時想到的也是貓,因此招財貓工藝品成了日本傳統(tǒng)文化。2月22日,是日本的“貓日”。 日本有許多貓咖啡店,人們可以在那兒與貓談心,親密接觸,身心得到放松。貓咖啡店的營業(yè)時間曾引起爭議,2014年,環(huán)境省的中央環(huán)境審議會動物愛護部會曾專門發(fā)文要求貓咖啡店必須在8點前讓貓休息,后來貓咖啡店的店主們據(jù)理力爭,他們怕提早打烊影響愛貓家與貓的接觸,最終環(huán)境省妥協(xié),讓8點前休息的措施推遲兩年實施。工薪族調侃說:環(huán)境省就想著照顧貓的情緒,但是有沒有想過我們工薪族的身心健康。 家里養(yǎng)貓的人,就完全把貓當家庭成員了,近年貓博客盛行,主人們把自家貓的一舉一動都拍照在網(wǎng)絡上公開,往往能引來眾多粉絲。有一種公寓的房間特意設計成人與貓共處的樣式,給貓?zhí)峁┛梢耘栏叩碾A梯和休憩玩耍的小洞穴等,頗受愛貓家們歡迎。人帶狗散步時是牽著狗,而帶貓散步時是抱著、背著貓的。貓的壽命大約十幾二十歲,有時會見到一棟房子的門口貼一張告示,上面寫著:我家的貓虎君(貓的名字)不幸于某月某日仙逝,升上天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照。 日本人對貓的喜愛實在是一言難盡,他們說,貓有寶石一樣的眼睛、柔軟的毛、可愛的舉止……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人像貓,從貓身上找到共鳴了。 日本人的面相與貓相似,表面看起來,低眉彎腰,很溫順,在公共場合,大家的表情都不外露。日本的工薪族們外表真的差不多,西裝革履,拎個款式相似的公文包,若再戴個口罩,真是無法分別了。貓表面順從,自立心和獨立心還是很強的。日本的工薪族也一樣,表面上總是服從組織,工作總是一板一眼,但是并非沒有獨立想法,要不晚上的居酒屋也不會那般熱鬧了,晚上大家一起發(fā)一發(fā)牢騷,把白天的委屈發(fā)泄一番。日本人的性格是白天黑夜兩重天。日本人跟貓一樣,內在的個性很強烈,平時溫順,一旦突然爆發(fā)不得了。比如在安靜的電車上,突然有人發(fā)作,指責他人沒有遵守公德,其實看起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日本人任性起來也跟貓似的。您可千萬別誤會,我這里毫無貶意。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就是《我是貓》。其實,我是很喜歡和尊重日本人的,因為我也喜歡貓,而且我也早就說過:“我是貓”。 在平安時代的文學作品《枕草子》、《源氏物語》中,就已經有性格豐富的貓登場。如今,日本有關貓的書籍和雜志數(shù)不勝數(shù)。動物攝影家?guī)r合光昭,走遍世界各地拍攝貓的照片,并出版了貓肖像專集。他說過這樣的話:“一個地方的人和那地方的貓是相似的。在不同的土地上的貓有不同的表情。如果貓幸福,那么人幸福,地球也幸福?!边@也可以理解為“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貓”了。 喜歡貓的藝術家很多,貓給了藝術家創(chuàng)作靈感。攝影家荒木經惟曾推出《愛貓奇洛》一書,2010年,陪伴了荒木經惟22年的愛貓奇洛離開了他,荒木經惟在20年前失去了妻子,奇洛他來說是相依為命的女兒,攝影家對貓的情感如同親人。他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了愛貓的晚年期——從2009年12月5日到第二年的3月3日,記錄了一個自己所愛著的真實的生命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從3月8日開始到5月4日,攝影家在失去愛貓之后的最初一段時間,把鏡頭對準愛貓生前喜歡眺望的天空——站在陽臺往天上拍,攝影家拍出的天空竟然有一種強烈的空靈和喪失感,讓人讀出了攝影家遭遇與所愛的人(貓)死別后所產生的心靈震撼。貓的一生,同樣事關生與死這一永恒的主題。 您可知道,日本愛媛縣的青島被稱為貓島,有一百多只貓生活在這個島上。 還有,日本和歌山縣有個貓站長,萌極了,您瞧: 貓站長在盡職盡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