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故事:周邦彥與李師師
陳友冰
當(dāng)然,在李師師交往的北宋著名詞人中個,相知最深的,讓這位京師頭牌名妓最動情、最投入的則是一代名士周邦彥。而在所有與李師師有關(guān)詞作中寫得最美的、最動情的、也廣為人知的,也是周邦彥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和《蘭陵王·柳》。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史·文苑傳》說他少時“疏雋少檢,為不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即是說周邦彥年輕時行為狂放不知道檢點,因此當(dāng)?shù)厥看蠓虿徽J可他。但他學(xué)問很豐富。神宗元豐二年(1079)入京都為太學(xué)生,元豐二年,獻《汴都賦》六千言,鋪陳汴京盛況,贊揚新法,因此由諸生擢為太學(xué)正,任教太學(xué)。在此期間,辭采斐然、年少風(fēng)流的周邦彥經(jīng)常流連于秦樓楚館、歌臺舞榭,所寫辭章,大都是應(yīng)答歌伎的“軟媚”之作(張炎《詞源》下)據(jù)說是在李師師家創(chuàng)作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即寫于這個時期。
元豐八年,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高太后啟用司馬光、蘇軾等守舊派老臣,排擠、斥逐新黨。元祐二年(1087),“不能俛仰取容”的周邦彥被逐出太學(xué),去廬州府當(dāng)教授。兩年后又改任荊州府教授;元祐半年又改任溧水縣令。以上十年,由于仕途坎坷,漂泊不定,加上在溧水三年任上又頗受安時處順、無可無不可道家思想影響。周邦彥詞作風(fēng)格產(chǎn)生重大變化,詞風(fēng)逐漸由軟媚轉(zhuǎn)為凄婉、奇崛、沉郁頓挫的后期詞風(fēng)。
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改元紹圣,逐漸恢復(fù)熙寧變法,重新召回被貶斥的新黨黨人。周邦彥亦于紹圣四年(1097)被召回京師擔(dān)任國子監(jiān)主簿,時年四十二歲。元符元年(1101)擔(dān)任秘書省正字?;兆诩次缓螅钢薪▏辏?101)遷校書郎,崇寧三年(1104)遷考功員外郎,大觀元年(1107)遷為衛(wèi)尉宗正少卿、政和元年(1111)遷衛(wèi)尉卿。從紹圣四年重返京都到政和元年這十五年間,是周邦彥一生創(chuàng)作鼎盛期,許多名作如《蘭陵王·柳》、《瑣窗寒·暗柳題鴉》、《六丑·正單衣試酒》皆作于這個時期。由此確立了北宋后期詞壇領(lǐng)袖地位。由于這個時期環(huán)境、心情都比較順暢,又出現(xiàn)了一些綺陌看花、才垂楊系馬之類應(yīng)答歌伎之作。他的《蘭陵王·柳》,人們所傳即是李師師送別周邦彥出京都時周邦彥的感慨之作。
徽宗政和二年(1112),周邦彥以奉直大夫直龍圖閣的顯赫身份出任隆德軍(今山西長治)知府;政和五年改任明州(今浙江鄞縣)知府。政和六年,還京任秘書監(jiān);政和七年,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時年六十二。此時,周邦彥在政治上比較顯達,但恪守操守。此時蔡京當(dāng)權(quán),借革新排斥元祐黨人,賣官鬻爵,周邦彥雖屬新黨,但不與往來,“雖歸班于朝,坐視捷徑,不一趨焉”(樓玥《清真先生文集序》),“集中無一頌圣貢諛之作”(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相反,在這一時期的詞作《黃鸝繞碧樹》、《雙闕籠佳氣》和《蝶戀花·愛日輕明新雪后》等詞作中,都對徽宗的淫奢佚樂、荒于政事以及蔡京的懷奸植黨、權(quán)傾天下有所譏諷。也許正因為如此,周邦彥任大晟府提舉僅一年左右即被排擠出京,出知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縣),不久改任順昌府(今安徽阜陽),次年,徙處州(今浙江麗水市),未到任,又奉祠提舉南京(今河南商丘市)鴻慶宮。宣和三年(1121)卒于鴻慶宮,享年六十六歲。慶幸的是,周邦彥未受到三年后的汴京被圍之苦和接著的靖康奔亡之難。比起被俘北國囚于井中,讓其“坐井觀天”的宋徽宗,他還算死得其時。
在現(xiàn)存的史料中,并無周邦彥與李師師交往的第一手資料,只是載于南宋文人的文史筆記之中,不像張先、秦觀、晁沖之等詞作中有明確的記載。但周邦彥是北宋后期詞壇領(lǐng)袖,
為人年輕時又“疏雋少檢”、年少風(fēng)流,在擔(dān)任太學(xué)正期間經(jīng)常流連于秦樓楚館、歌臺舞榭,所寫辭章,大都是應(yīng)答歌伎的“軟媚”之作。后來回京任國子監(jiān)主簿又正當(dāng)盛年,任喜作一些綺陌看花、才垂楊系馬之類應(yīng)答歌伎之作。一個是“文章魁首”,一個是“仕女班頭”,而李師師又喜歡這些才俊之士,與張先、秦觀、晁沖之、晏幾道等又確有來往,于是時人,尤其是相當(dāng)于今日“狗仔隊”的文人自然會將兩人聯(lián)系起來。據(jù)說初見李師師,周邦彥便覺相見恨晚,即填了一首《玉蘭兒》記錄了他對李師師的印象:“鉛華淡佇新妝束,好風(fēng)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 爐煙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賴得相逢,若還虛度、生世不足”上闋是相見恨晚,下闋是今生猶嫌不足,還要結(jié)來世緣??梢娭馨顝顜煄煹膬A倒和迷戀。至于李師師,也師喜歡周的文采風(fēng)流,樂于相知相伴,傾心交接。

周邦彥 周邦彥《清真集》
為了使這個才子佳人的故事更香艷、更傳奇,又把宋徽宗拉了進來,搞了個類似今日的三角戀。宋徽宗本身就是個風(fēng)流心性,這在《宋史·本紀》就有記載,《大宋宣和遺事》、《李師師外傳》等準史料或小說中說的更為具體細致。宋徽宗嫖宿李師師從何時開始?《李師師外傳》說是始于正月十五賞燈之夜。此時宋徽宗微服出游,領(lǐng)著幾個身穿便服的親信擠在人群里賞燈,偶然經(jīng)過李師師的家門口。其中一位親信知道里面住的是李師師,就建議皇上進去玩?;兆谶M去以后,被李師師的美色所迷,一宿未歸。此后,宋徽宗有空就來李師師家飲酒作樂。為了來往方便,不為外人所知,《李師師外傳》還說徽宗命人從宮中挖了一條地道直通李家。這并不可信。從史料來看,徽宗“微行并不避人”,完全不必再修地道暗渡陳倉?;兆跒榱怂叫蟹奖?,倒是專門為此設(shè)立了“行幸局”,為微行張羅忙碌和撒謊圓場。當(dāng)時以“排當(dāng)”指宮中宴飲,于是,微行就謊稱“有排當(dāng)”,這倒是于史有征?,F(xiàn)在街頭的餐飲成為“大排檔”,不知是否緣出于此?如果第二天還在娼家未還宮,就會推脫說有瘡疾不能臨朝。但《李師師外傳》將徽宗第一次嫖宿師師家說是在大觀三年(1109),顯然大大提早了。據(jù)《宋史》記載,政和六年(1116)徽宗才“微行始出”,“妓館、酒肆亦皆游焉”。另外,《大宋宣和遺事》還說,宣和六年,宋徽宗冊李師師做李明妃,改金錢巷口喚作“御街”,這也缺乏史料支撐。
徽宗經(jīng)常乘上小轎,帶幾個貼身內(nèi)侍,微服出行。這自然會引起一些正直大臣的不滿。宣和元年(1119),有一個叫曹輔的鯁直諫官,就在奏疏中挑明:“易服微行,宿于某娼之家,自陛下始。”這個某娼,顯然是指李師師。由此推斷,宋徽宗與李師師的關(guān)系開始在政和六、七年間(1111——1117),到宣和初年(1119)已是路人皆知了。其實后宮妃嬪之多,宋徽宗在北宋帝王中可算首屈一指、為什么還要微服私行,冒著風(fēng)險去宮外嫖娼呢?有次在后宮宴會上,韋妃曾就此詢問過徽宗:“何物李家兒,陛下悅之如此?”帝曰:“無他。但令爾等百人改艷妝,服玄素,令此娃雜處其中,迥然自別,其一種幽姿逸韻,要在色容之外耳。”這大概就是所謂“家花不如野花香”。

徽宗“泥金瘦體”書寫的詞作
文章分頁: 1 2 3 4 5
點擊:1,093 發(fā)布:2015-06-08 17:18 責(zé)編:zyiner 來源:國學(xu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