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但丁降世750年 藝術(shù)名作中的偉大預言《神曲》(上) 1265年5、6月間的佛羅倫薩,降生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但丁。750年后的4月24日,國際空間站的意大利女太空人薩曼莎?克里斯托福蕾蒂(Samantha閃Cristoforetti)在執(zhí)行任務之余,朗讀了但丁《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的片段。她選擇的是《天堂》(Paradiso)篇第一歌,其中描繪了但丁向著神界的飛升: “我曾去過那受光最多的天體;看到了回到人間的人無法也無力重述的事物。因為我們越接近想望的東西,我們的智力越是深沉,記憶再也無法追溯它的痕跡。雖然如此,我要把在神圣的境界我有力量珍藏在我心中的一切組成我吟詠的題材。仁慈的阿坡羅啊,為這最后一件事業(yè), 當薩曼莎以1.7萬英里(約合2.7萬公里)的時速繞地而行,她的朗讀通過視頻發(fā)送回地球,在但丁家鄉(xiāng)的一家影院放映。 10天后,意大利名導、喜劇演員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在意大利參議院背誦了《天堂》篇的最后一歌:“要達到那崇高的幻想,我力不勝任;但是我的欲望和意志已像均勻地轉(zhuǎn)動的輪子般被愛推動……愛也推動那太陽和其他的星辰。 ” 貝尼尼朗誦后,六百多位議員起立鼓掌。在同一天,教皇方濟各表示,他與那些“相信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是表現(xiàn)宇宙最高價值的藝術(shù)家的眾人”同聲贊美但丁。教皇說,但丁可以幫我們“穿越我們世上的很多‘昏暗的森林’”。 在《天堂》篇中,但丁自言“跟永恒的雙子星一起轉(zhuǎn)動”,后世推斷他生于5、6月間。近日,紀念其誕辰750周年的活動已陸續(xù)登場,其中包括新的2歐元硬幣鑄上了詩人的浮雕像;佛羅倫薩街頭立起了詩人裝扮的硬紙板,游人可站在后面自拍,并在上網(wǎng)曬照時加上“#dante750”的標簽。也有人在提議將慶祝活動一直延續(xù)到2021年詩人逝世700周年紀念為止。 盧卡?西格諾雷利(Luca Signorelli),《但丁像》,作于約1499—1502年,奧爾維耶托主教座堂濕壁畫。 《神曲》:不朽的詩篇 今世的預言 《神曲》寫于700多年前,這部詩篇何以如此經(jīng)久不衰,讓今天的人們?nèi)绱寺≈氐丶o念? 在開篇,我們看到但丁與史詩詩人維吉爾從黑林中上路,見證受刑的陰魂和背叛上帝的撒旦;他們又穿過地心,在南半球攀登煉獄山。滌去罪孽的旅程將盡時,象征人智的維吉爾把但丁交給象征天啟的貝阿特麗絲,他們隨之層層穿越諸天,最后得睹最高天的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自己的心靈也如轉(zhuǎn)輪般見旋于動日回星的大愛。 但丁所記錄的見聞如回憶錄般精確翔實,在歐洲文學中登峰造極。他所描述的天堂、地獄、煉獄,其對善惡因果法則的見證,對精神信仰的闡述,堪稱人類永恒的主題,而對照當今世界,它也被修煉界視作一部極具象征意義的預言。小說家丹?布朗(Dan人Brown)只是古往今來從中獲得靈感的眾多文學和藝術(shù)家中最晚近的一位;19世紀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他出門從未忘記帶上《神曲》…… 英國當代作家安德魯?諾曼?威爾遜(Andrew Norman Wilson)說:“但丁是歐洲最偉大的詩人,還可以說他是中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但很多非意大利籍讀者避開他的作品,由此他們失去了獲得最偉大的美學、想像、情感和智力體驗的機會?!?/p> 本文將在有限的篇幅里,伴隨但丁的詩句,回眸一瞥《神曲》在西方藝術(shù)中的表現(xiàn)傳統(tǒng),希啟發(fā)讀者探尋其透露給今人的深刻意涵。 最能代表但丁精神的地標名畫 米切利諾(Domenio Di Michellino),《但丁和三重世界》(Dante and the Three Kingdoms),作于1465年, 布面油畫,佛羅倫薩主教座堂博物館藏。 丹?布朗的暢銷懸疑小說新作《地獄》(Inferno)以佛羅倫薩為背景展開,其中寫到了米切利諾(Domenico di Michelino)1465年畫在圣母百花主教座堂里的一幅油畫,使之在游客中的知名度大大提升(這幅畫如今陳列在主教座堂博物館)。畫面所呈現(xiàn)的正是《神曲》描述的三重世界。 左側(cè)是地獄,罪人的靈魂保持著他們生前的形象,正在苦楚中哀求。在中央上方,“煉獄”(又譯凈界)的七層代表了七宗罪:驕傲、妒忌、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及淫欲。煉獄頂端即是伊甸園,居住著亞當和夏娃?!按筇焓埂泵族壤帐殖址殴獾睦麆?,正坐守著天堂的大門——《圣經(jīng)?啟示錄》曾記載他統(tǒng)帥天使,與魔鬼撒旦及其手下的邪靈爭戰(zhàn)。 米切利諾(Domenio Di Michellino),《但丁和三重世界》(Dante and the Three 詩人站在中間,向觀者詮釋著《神曲》的內(nèi)容,書上即是開篇的名句: “就在我們?nèi)松贸痰闹型?,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之中醒悟過來,因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確的道路?!?/p> 這幅畫的有趣之處還在于,在《神曲》場景外,還呈現(xiàn)了佛羅倫薩的城市景觀——這座意大利城市可看作是對所有充滿罪惡的城市的泛指。但丁在第十六歌中寫道: “暴發(fā)戶和突來的財富,佛羅棱薩喲,在你里面產(chǎn)生了你已經(jīng)為之流淚的驕傲和奢侈?!?/p> 受到《神曲》影響,14世紀的濕壁畫(注)經(jīng)常以同心圓形式表現(xiàn)基督和身邊的圣者。帕多瓦洗禮堂的祭壇天井畫中,出現(xiàn)在基督近旁的先是天使,而后的三層依次是先祖、先知和圣人,其身形越在外圍越大,產(chǎn)生一種空間的深度?;较路搅⒅ツ?,她的身邊是天國的樂師,兩位圣徒——傳福音者約翰和施洗約翰一左一右正在跪地崇拜。 (注:濕壁畫又叫“鮮畫”,一種刷底壁畫。它是趁泥灰土潮濕時用顏色進行描繪,泥灰土干透后壁畫經(jīng)久不壞。濕壁畫為文藝復興以前畫家們常用的畫種之一,后來被油畫所逐漸取替。) 天堂(穹頂濕壁畫),繪于約1378年,帕都亞洗禮堂祭壇天井畫。 《神曲》早期抄本中的手繪插圖 回眸《神曲》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先來看看早期抄本中那些杰出的手繪插圖。 布達佩斯大學圖書館珍藏的《神曲》手抄本插圖作于1340年代,首頁的三幀插圖,分別表現(xiàn)了《地獄》篇的第1至2以及30至50行。但丁本人出現(xiàn)在大大的首字母N中;下面,但丁在巖石間沉思默想,第三圖則表現(xiàn)了但丁與三只猛獸——獅、狼與豹的遭遇,它們顯然也具有象征意味:人類的淫欲、暴力和貪婪阻擋著攀登之路。 《神曲》手抄本首頁插圖,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圖書館藏。 烏爾比諾公爵訂制的手繪抄本有很多畫家參與。以帶狀裝飾形式呈現(xiàn)的《煉獄》第十至十二歌,描述兩位詩人在這里看到一些形象奇怪的罪人,他們脖頸上壓著巖石,以滌除他們的傲慢。這幅插圖的作者被認為是德盧西(Franco中de' Russi)。 弗蘭科?德盧西(Franco de' Russi),《但丁:神曲》,1477—1482年,手繪插圖,378×241 mm,梵蒂岡宗座圖書館藏。 另一部杰出的手繪插圖本是喬瓦尼?迪保羅(Giovanni Di Paolo)等繪制的《天堂》篇。第九歌部分,呈現(xiàn)了佛羅倫薩城與著名的宗座教堂。在一個塔頂,一個惡魔正在賄賂大主教;畫面左側(cè),但丁被比阿特麗絲帶著飛升,見到光環(huán)中的女圣者。 喬瓦尼?迪保羅(Giovanni Di Paolo),《但?。荷袂罚?440年代,手稿,365×263 mm,大英圖書館藏。 波提切利:《神曲》手繪插圖的頂峰 不過,最受推崇的《神曲》插圖,還數(shù)羅倫薩名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之作品。 15世紀晚期,波提切利開始畫但丁,博學的他做了《神曲》的部分評注,配著《地獄》篇的插圖于1481年出版;1490年至1496年,他又受托繪制了全套的《神曲》插圖。 這些插圖類似正式的繪畫,畫風沉靜,細節(jié)忠實原著,既給人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又充滿莊嚴,古典的元素可以和他后期的《維納斯的誕生》等鉅作媲美。 波提切利,《地獄》第十八歌插圖,1480年代,320×470 mm,柏林國立博物館藏。 波提切利在對開頁上畫過一張地獄地圖和一幅撒旦像,前者堪稱對《神曲》描述的地獄結(jié)構(gòu)的最精確呈現(xiàn)。但丁形容地獄為漏斗形,共有九圈(層),從上往下走去,越往下罪靈承受的刑罰越重。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神曲》之地獄地圖,1480年代,手稿, 320×470 mm,梵蒂岡宗座圖書館藏。 而波提切利繪制的《天堂》也殊為出色。在第三十歌《天上的薔薇》中,但丁描寫他在天使比阿特麗絲的引領下榮登天界的最高處: “我所看到的美超出一切尺度, 在畫中,但丁和比阿特麗絲被光之河托著飛升,其中閃爍著很多胖嘟嘟的小天使,他們一同飛升著,消失在兩邊的花海中。 波提切利,《天堂》第三十歌,1490年代,羊皮紙素描,320×470 mm,柏林國立博物館藏。 1495年,波提切利還繪制了著名的但丁肖像,這是但丁第一次被描繪為戴著桂冠。 波提切利,《但丁肖像》,作于約1495年,布面蛋彩畫,54.7×47.5 cm,私人收藏。 意大利佚名畫家,《但丁的寓意肖像》(Allegorical Portrait of Dante),作于約1530年,木板油畫,127×120 cm,華盛頓特區(qū)國家美術(shù)館藏。但丁的手指向《天堂》篇第二十五歌的開頭。 (待續(xù)) 紀念但丁降世750年 藝術(shù)名作中的偉大預言《神曲》(下) 丹?布朗受《神曲》啟發(fā)的小說《地獄》并未將眼光局限于但丁的家鄉(xiāng)佛羅倫薩,書中也提到了佛蘭德斯畫家史特拉丹奴斯(Stradanus,即Jan van der Straet,1523–1605)所作《神曲?地獄》第八歌的插圖。這里是地獄的第五圈,憤怒和懶惰者正在受罰,而兩位詩人正由惡魔菲烈基斯(Phlegyas)撐船渡過冥河。插圖中一些魔鬼的形象體現(xiàn)出歐洲北方的繪畫傳統(tǒng)。 史特拉丹奴斯(Stradanus),《神曲?地獄》第八歌插圖。 但丁寫道: “在人世時,他是一個傲慢的人物;他的一生沒有留下一點美名:所以他的鬼魂仍在這里暴跳。世上有多少人現(xiàn)在還自以為偉大的帝王,結(jié)果將留下千古的罪名……”
進入19世紀,《神曲》特別是《地獄》篇是浪漫主義藝術(shù)的盛行題材。據(jù)估算,1800至1930年的同題材美術(shù)作品有200件之多。 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822年的《但丁之渡舟》(The Barque of Dante,又譯:但丁渡冥河,但丁和維吉爾共渡冥河),描繪迷失的靈魂在河中掙扎,形象的慘烈和畫面的舞臺感顯示了浪漫派對真實的追求。 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但丁和維吉爾共渡冥河》,1822 年,布面油畫,189x246cm,巴黎盧浮宮藏。
3. 威廉?布萊克的《神曲》插圖 在英國,1825年,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受命繪制 102幅《神曲》插圖,1827年他去世后留下的作品有的并未完成,但都滿含慈悲,集中表現(xiàn)了罪、罰、報應和救贖等主題。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繪制的《神曲》插圖。 “邁諾斯(注1)形容可怖。咬牙切齒地坐著,在進口處審查罪行;依照他自己纏繞的圈數(shù)判決他們,打發(fā)他們下去。我是說,當那生而不良的陰魂來到他面前時,便把一切都招認;而這位洞察罪孽者考慮了地獄的什么地方與那罪相當之后,便用尾巴在自身上纏繞那么多的圈數(shù),恰如他要他下去的度數(shù)。在他前面總是站著一群陰魂;他們挨次走去受審判;他們述說,和傾聽;然后被卷下去。” (注1:邁諾斯是宙斯和歐羅巴之子。但丁模仿維吉爾,將地獄判官的職務委于他。) 法國浪漫派雕塑家讓―巴蒂斯特?卡爾波(Jean-Baptiste Carpeaux)的雕塑《烏戈利諾和他的兒子們》(Ugolino and His Sons)作于約1860―1861年,塑造了《地獄》篇中的慘烈景象,體現(xiàn)出米開朗琪羅的影響。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
4. 羅丹的雕塑《地獄之門》 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曾說,他出門從未忘記帶上《神曲》。羅丹決定用自己多年來積累的形象素材來表現(xiàn)但丁的著作。1880年的雕塑《地獄之門》(Gates of Hell)受到吉貝爾蒂設計鑄造的佛羅倫薩圣若望洗禮堂“天堂之門”的影響,表達了絕望、痛苦與懲罰的主題。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地獄之門》,作于1880—1890年間(復制于1926—1928年),青銅,635×400×85cm,巴黎羅丹博物館藏。 和布萊克的插圖一樣,《地獄之門》亦未完成,而羅丹為這件作品所做的雕塑多達227件。大門頂部是以相同姿態(tài)垂下手臂的《三影子》,深淵中冒泡的巖漿裹挾著眾多的形體,包括人們熟知的《吻》——不倫的保羅與弗朗切斯卡,高居上方的“思想者”正是但丁本人。 羅丹,《思想者》,作于1902至1904年,青銅,高180cm,巴黎羅丹博物館藏。
5. 布格羅的《地獄中的但丁與維吉爾》 古典主義畫家威廉?布格羅(William Bouguereau,1825–1905)曾繪制過很多神話和宗教題材的寫實繪畫,但受印象派和前衛(wèi)運動的排斥,有生之年并未獲得欣賞。布格羅的《地獄中的但丁與維吉爾》(Dante(and Virgil in Hell)描繪了《地獄》第七歌的內(nèi)容,在那里,兩詩人遇到煉金術(shù)士、造假者、作偽證者和騙子。畫中,異教徒和煉金術(shù)士卡波喬正被大肆騙取財產(chǎn)的詹尼?斯基基噬咬。 威廉?布格羅(William Bouguereau),《地獄中的但丁與維吉爾》(Dante and Virgil in Hell),作于約1850年,189×246cm,布面油畫,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6. 萊頓爵士的《流放中的但丁》 出生在英國的萊頓(Lord Frederick Leighton,1830―1896)從布格羅和卡巴奈(Alexandre Cabanel)等法國畫家身上吸收了古典主義的營養(yǎng),《流放中的但丁》一作使他在英國名聲大噪,并于1868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院院士,十年后又被任命為學院院長。萊頓是英國19世紀后期影響最大的古典主義畫家。 1302年,在政治分裂的意大利,但丁被判處終身流放,此間他周游了許多城市。掌權(quán)者答應他,只要他宣誓懺悔、繳納稅款,就可以被赦免,但他拒絕,最后在流放中死去。萊頓此畫中,但丁堅毅、靜定而超脫的神情,與周邊浮華喧囂的塵世形成鮮明的對照。
7. 居斯塔夫?多雷的《神曲》銅版畫插圖 在19世紀同題材藝術(shù)中,為這部經(jīng)典名作賦予新的生命的,還數(shù)居斯塔夫?多雷在1857至1867年間創(chuàng)作的135幅銅版畫(亦稱蝕刻版畫)插圖。多雷擘畫這套作品時只有23歲,第一冊由其自費出版,馬上獲得巨大成功。多雷的畫作細膩、浪漫而神秘,他將自己放在但丁位置上的“超能力”,引來當時的批評家評論說,他和但丁一定都曾經(jīng)魂游地獄,并且兩人能心靈相通。 多雷在《天堂》第十二歌插圖中描繪了天上發(fā)光的靈魂組成的層層光環(huán)。 多雷的畫作集合了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琪羅的形體、北方繪畫傳統(tǒng)中壯闊的風景以及一些大眾文化的元素,能用極細的線條編織出強烈的立體感和光感,構(gòu)建出不同空間的體驗,隨時喚起震恐、無望或難以言宣的崇敬與欣悅。此后《神曲》配加多雷插圖的不少于200個版本,其中包括正體和簡體中文版。 《地獄》第十四歌《第七圈:第三環(huán) 蔑視上帝者》,多雷插圖。 今年4月,藉由閱讀但丁而走出中年危機的美國作家羅德?錐爾(Rod Dreher),將自己的博文結(jié)集為《但丁何以能救你一命》(How Dante Can Save Your Life)。該書選用德拉克洛瓦的畫作做封面,節(jié)錄了但丁詩作里的心靈智慧,并且闡明,《神曲》的描繪與當今世界如此類同,也因此有如此多的可借鏡之處。 錐爾寫道:“迷失的現(xiàn)代人從各種自助手冊中尋找指引,基督徒們購買語調(diào)虔誠的治愈系書籍。不要這樣做。拿起但丁來閱讀吧,因為但丁是深刻的,但丁是正確的?!?/p> 【編后語】“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在但丁降世750年后的這個夏日,讓我們隨著他的偉大詩篇做一番“發(fā)現(xiàn)之旅”。當靜下心來細細體會,你會發(fā)現(xiàn)它是如此深刻的一部預言——將神啟和真相告訴世人,既是但丁被賦予的使命,也是《神曲》流傳不衰的原因。 * * * * * 《神曲》插畫,古斯塔夫·多雷繪
1. 《地獄》第二十六歌《第八圈:第八斷層 惡謀士:攸利西斯》: 《地獄》第二十六歌《第八圈:第八斷層 惡謀士:攸利西斯》,多雷插圖。 原文片段: 《地獄》第三十一歌《下降:圍著深淵聳立的巨人們》,多雷插圖。 原文片段: 解讀:從這段詩文中可知,巨人是典型的無神論者。因為不相信神的存在,在其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下,妄想和天斗,和諸神斗。他的狂傲不可一世,對神的大不敬,使其囂張的行為,帶來的褻瀆神的罪孽,便永遠在萬劫不復的地獄最深處受刑。 參閱:解讀《神曲》(三):“巨人”的喻意 3. 《煉獄》第七歌《疏懶的帝王們》: 《煉獄》第七歌《疏懶的帝王們》,多雷插圖。
4. 《煉獄》第八歌《與逝世的陰魂幸福的會見》: 《煉獄》第八歌《與逝世的陰魂幸福的會見》,多雷插圖。
5. 《煉獄》第十五歌《天國的寶藏:容忍的異象》: 《煉獄》第十五歌《天國的寶藏:容忍的異象》,多雷插圖。 原文片段:
6. 《煉獄》第三十歌《俾德麗采譴責但丁》: 《煉獄》第三十歌《俾德麗采譴責但丁》,多雷插圖。 原文片段: “他竟把自己的腳步轉(zhuǎn)向他處,走上一條不正的道路,追逐著令他得不償失的浮世的榮華。 即使我取得了靈感,在夢中,或是用另外的方法招他回頭,也都無效;他簡直不關心這些。” 7. 《天堂》第五歌《誓約與自由意志;上登水星天》 《天堂》第五歌《誓約與自由意志;上登水星天》,多雷插圖。
解讀:這些詩文,讓人領悟到誓約的重要,因為它源于上蒼賦予人類的自由的心愿,因此不能隨便輕易地發(fā)誓。因為一旦發(fā)誓,而又做不到和上蒼的善心相符合時,便是在褻瀆神的意志,所以很難補償。而因一時受騙而立下的毒誓,只要能從新走回正道,維護正義,符合上蒼善良的心愿,邪惡的印記便會可以消除的。 參閱:解讀《神曲》(五):誓言 8. 《天堂》第八歌《金星天》: 《天堂》第八歌《金星天》,多雷插圖。
參閱:解讀《神曲》(六):善的威力 9. 《天堂》第二十八歌《天上的天使們》: 《天堂》第二十八歌《天上的天使們》,多雷插圖。
參閱:解讀《神曲》(七):旋轉(zhuǎn)的天體 10. 《天堂》第三十三歌《最后的幻象》: 《天堂》第三十三歌《最后的幻象》,多雷插圖。 原文片段: “我的完全在休止狀態(tài)中的心靈,就這樣固定不動,專心致志地凝望著,而在凝望時輝煌起來。因為人在那輝煌燦爛的光明前,會變成這樣,他永遠不可能從那里移開眼光去看另外的景象。因為善,那意志所追求的目標,完全集中在那光明里,在它之外有缺陷的東西,一到里面就成完整?!薄耙_到那崇高的幻想,我力不勝任;但是我的欲望和意志已像均勻地轉(zhuǎn)動的輪子般被愛推動……愛也推動那太陽和其他的星辰?!?/div> 解讀:但丁把當時的所見記載下來,真正想告訴人們的是:在一位圣主的帶領下,宇宙天體和世間都將發(fā)生巨大的改變。這一切的改變,有序的組合,均源于這位圣者的慈悲和威德。在圣主呵護其子的同時,并和他們一起,把慈悲撒在世界各地。 詩文中的愛,即可以理解為東方人所認為的慈悲。因為慈悲的本身,體現(xiàn)出的就是一種巨大的能量,不僅能夠推動天體的運轉(zhuǎn),而且也能夠喚醒迷失中的世人,能夠讓人有信心向往光明與永生。 參閱: 責任編輯:林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