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型銀屑病中醫(yī)中藥治療毒副作用小,療效確切,且遠期療效較西藥理想,可明顯降低復發(fā)率,并通過整體調(diào)節(jié),能夠調(diào)理患者體質(zhì),不僅對銀屑病有療效,有時還能對其他病收到意外療效。我們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總結以下幾種臨床常見證型,據(jù)此辨證,靈活結合西藥,取得了滿意療效。
1、血熱內(nèi)蘊證 主要證候:皮疹多呈點滴狀,發(fā)展迅速,顏色鮮紅,層層銀屑,瘙癢劇烈,抓之有點狀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煩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滑或數(shù)。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消斑。 方藥:犀角地黃湯加減(犀角改服水牛角)。 2、血虛風燥證 主要證候:病程較久,皮疹多呈斑片狀,顏色淡紅,鱗屑減小,干燥皸裂,自覺瘙癢;伴口咽干燥;舌質(zhì)淡紅,苔少,脈沉細。 治法:養(yǎng)血滋陰,潤膚熄風。 方藥:當歸飲子加減。 3、氣血瘀滯證 主要證候:皮損反復不愈,皮疹多呈斑塊狀,鱗屑較厚,顏色暗紅;舌質(zhì)紫暗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細緩。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絡。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 4、寒包火證 主要證候:病程較長,每至秋冬即發(fā)病或皮損加重,熱水浴后皮損減輕, 受寒或感冒則皮損加重,屢用涼血清熱之劑療效不佳。舌紅,苔黃或白,脈無虛象。 治法:辛溫散寒,清熱涼血。 方藥:犀角地黃湯加麻黃、荊芥、防風等。 5、陽虛外寒證 主要證候:清熱涼血之劑久服不效,反致胃腸不適,冬季則皮損加重,大便溏薄,畏寒,易感冒,皮損淡紅或暗紅,舌淡白而胖,脈弱。 治法:溫陽散寒。 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 6、肝經(jīng)郁熱證 主要證候:典型的紅斑鱗屑,典型的舌紅苔黃,卻屢用清熱涼血,除濕解毒長達月余或數(shù)月而全然無效。身強體壯,納眠如常。唯求治心切,心煩氣躁,脈沉弦或弦。 治法:疏肝解郁,清熱涼血。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 臨床上以此6種證型為常見,另外還可能有其他證型,具體請咨詢接診醫(yī)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