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希臘之心 圖/郝堅 資料綜合于網(wǎng)絡(luò) 公號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微信412509516,獲取授權(quán) 夏季,天熱汗多,很多人到了夏天會出現(xiàn)沒有力氣、食欲不好,這時就應(yīng)該重視補(bǔ)水!平時喝開水最好,必要時,可適當(dāng)補(bǔ)充鹽分和礦物質(zhì),以維持身體所必需。此外,粥也是夏季很好的“補(bǔ)品”,不僅可以補(bǔ)充水分,增加營養(yǎng),還能協(xié)調(diào)機(jī)體。 李時珍認(rèn)為,食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 清人《飲食調(diào)疾辯》中載:“粥能滋養(yǎng),虛實百病固己。若因病所宜,用果、菜、魚、肉及藥物之可入食料者同煮食之,是飲食即藥餌也,其功更奇更速。” 所以古人也稱粥為“世間第一補(bǔ)人之物”。 下面,小北就為您介紹幾款不同功效的養(yǎng)生粥及煲粥的小技巧。 配料:綠豆6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功效: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配料:百合30克,粳米100克,冰糖定量。 做法:百合用清水洗凈泡軟,粳米洗凈,與百合一起加水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溶化后稍煮片刻即可。每天早晚食用。 功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肺癆久咳,虛煩驚悸、神志恍惚及食欲不佳而時有虛熱煩躁者,均可輔食此粥。百合既是食物,又是一種藥物,甘平,功專潤肺止咳,且有益氣調(diào)中、清熱寧心的作用,長期食用能收到良好的食療效果。 配料:苡仁、赤小豆各30克,紅棗5枚,白糖1匙。 做法:苡仁、赤小豆洗凈入鍋,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時,再加紅棗、白糖煮30分鐘至豆?fàn)€,離火。 功效:當(dāng)點心吃可清熱健脾利濕養(yǎng)肝。 配料: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 做法:將西瓜皮削去硬皮及殘留瓜瓤,沖洗干凈,切成細(xì)丁。取鍋放入清水、西瓜皮丁、洗凈的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約15分鐘,調(diào)入白糖。 功效:此粥具有消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消腫的作用,常食可防中暑。也適用于中暑神昏、小便短赤、腎炎水腫、糖尿病等。 配料:金銀花30克,白米30克。金銀花可在藥材店買到。 做法:金銀花先用水煎煮,取其濃汁,加入白米30克,水300毫升,再煮為稀薄的粥。 功效:這是民間在熱暑時用來清熱解毒的粥品,可用來防治中暑,以及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fēng)熱感冒等等。 配料:鮮藕200克,白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先將蓮藕洗凈切片,與白米同煮為粥,待粥熟時,再調(diào)入些許白糖,即可進(jìn)食。 功效:益氣養(yǎng)陰,健脾開胃,老年人體虛,熱天里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熱病口渴等等都適合進(jìn)食。 配料:白木耳60克,糯米100克。 做法:白木耳先用清水發(fā)泡洗凈。糯米淘凈后,置入鍋內(nèi)加水燒開,再放入銀耳,熬煮成粥,調(diào)入一些冰糖即成。 功效:此粥滋陰生津、潤肺養(yǎng)胃、益氣和血,可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陰虛口渴。 配料:紅棗,白米,份量可隨自己口味決定。 做法:做法很簡單,在白粥煮至七成熟的時候,放入紅棗同煮。 功效:具有養(yǎng)脾、潤心肺、補(bǔ)五臟、治虛損的功用,對于血壓低、肺虛咳嗽,有一定增益。 配料:麥冬30克,甘草10克,竹葉15克,白米100克,去核紅棗6枚。 做法:將麥冬、甘草、竹葉先用水煎熬,取汁,加入粳米、紅棗一起煮成粥。 功效:這款粥帶點淡淡的清甜,可清熱解暑、益氣健胃。炎熱的夏季假如感到暑熱口渴、氣短乏力、不思飲食,不妨試一試這款粥。 配料: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做法:苦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粳米和菊花洗凈,二者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水開后,將苦瓜塊、冰糖加入鍋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功效:此粥可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于中暑煩渴、下痢等癥的輔助食療,但忌同時食用濕燥、麻辣、油膩的食物。 1、想令粥底更鮮美,可用豬骨或雞熬出的鮮湯來煲粥。此外,放入珧柱絲、腐竹、2粒紅棗、1片陳皮,可令粥底味鮮、清香。 2、若稀稠度剛好,粥水就能不斷滾動;當(dāng)過于濃稠的時候,熱力不能循環(huán),就易粘底,中途不要加水,因為一變冷,米粒沉淀下來便易粘底。 3、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喜以燜燒鍋來煲粥,但問題是這樣煲出來的粥,米粒會粘在一起,可重新置火上,用中火把粥滾開,并用劃蛋器輕輕攪拌以把凝固了的米粒打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