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揭秘“涉文物犯罪第一案”幕后:利益鏈觸目驚心

 花城游子 2015-05-31

  原標題:揭秘“涉文物犯罪第一案”幕后:利益鏈觸目驚心

  建國以來“涉文物犯罪第一案”告破的臺前幕后

  近日,在公安部直接組織指揮下,遼寧公安機關會同河北、內(nèi)蒙古、山西等6省區(qū)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行動,一舉破獲公安部督辦的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打掉盜掘犯罪團伙1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75名,追回涉案文物1168件,收繳一大批作案車輛、手機、銀行卡。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案是建國以來單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數(shù)和追繳被盜文物數(shù)量最多的案件,追回的被盜文物中,一級文物125件,二級文物86件,三級文物200件,一般文物757件,價值逾5億元。

  據(jù)警方介紹,去年以來,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保護區(qū)、建控地帶外連續(xù)發(fā)生多起盜掘案件,一批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積石冢群文物本體和原歷史風貌遭到嚴重破壞和損毀,大量文物被盜,嚴重擾亂了文物管理秩序。

  案件發(fā)生后,公安部高度重視,多次聽取案件有關情況匯報,研究確定工作方案,全程指揮案件偵破工作,并將此案列為部督案件,專門派員赴遼寧省朝陽市指導案件調(diào)查、取證和偵辦工作。遼寧公安機關迅速抽調(diào)精干警力組成專案組,全力開展工作。

  隨著辦案民警和艱苦細致的走訪調(diào)查,多個活動于遼寧朝陽和周邊省市的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犯罪團伙浮出水面,這些團伙成員組織、分工明確,有的使用專業(yè)工具和設備進行踩點、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有的游走于地下文物市場兜售所盜文物,形成從盜掘到銷售的完整“犯罪網(wǎng)絡”。

  最終,專案組逐漸鎖定了以姚某、馮某、程某等為首的10個盜掘犯罪團伙和175名犯罪嫌疑人,并收集掌握了大量犯罪證據(jù)。近日,在公安部的統(tǒng)一組織指揮下,遼寧公安機關會同6省區(qū)公安機關,出動1000余名警力,同步開展集中抓捕行動,成功打掉這些流竄多地、瘋狂作案的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犯罪團伙,追回了以“玉豬龍”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家珍貴文物,打擊了盜掘文物犯罪的囂張氣焰,有力地保護了國家文物安全。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盜掘文物犯罪日趨專業(yè)化、隱蔽化,作案手段和所用工具不斷升級,給文物保護和公安機關偵查破案工作帶來諸多困難。公安機關將保持對此類犯罪的嚴打高壓態(tài)勢,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不斷加大對盜掘文物犯罪的打擊力度,全力遏制各類文物犯罪活動。同時,將加強與文物保護部門的協(xié)作配合,完善文物保護和巡防機制,提高群眾文物保護意識,切實保護國家文物安全。

  日前,公安部對外宣布,遼寧省朝陽市公安局歷時9個月,成功偵破建國以來最大的涉文物犯罪案件。這起代號為“11·26”的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被列為公安部督辦2015年1號案。

  根據(jù)警方通報,這是一起建國以來單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數(shù)和追繳被盜文物數(shù)量最多的案件。

  追繳的文物,以距今5000至5500年前的紅山文化文物最為珍貴。追回并已經(jīng)鑒定的涉案文物,經(jīng)專家估算,市場拍賣價值達人民幣逾5億元。

  “改革開放以來,文物盜竊案件高發(fā),但是破獲的案件不多?!?月28日,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物保護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東中西部區(qū)域發(fā)展和改革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于今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文物盜竊有幾個特點,盜竊者需要有一定的專門知識,對文物的價值具有辨別能力;具備專門工具設備;有專門的銷贓網(wǎng)絡,形成一個從盜到販賣、到走私的完整鏈條。文保單位監(jiān)守自盜或與社會上里應外合,已成犯罪的主要手段?!庇诮裾J為。

  文物安全隱患問題屢禁不止、屢查不改、愈演愈烈,保護并傳承歷史文化遺存,是政府部門和城市管理者的首要之責,更是城市發(fā)展和改善民生的積極因素。

  文物盜賊盯上“片子”,攜高科技探測設備作案

  遼寧省朝陽市位于遼寧省西部三省交界處,南臨河北省,北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其中,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是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被考古界稱為“東方文明的新曙光”。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于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第十六地點的發(fā)掘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2012年,第三次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錄”,現(xiàn)正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

  2012年以來,隨著舉世震驚的紅山文化及其出土文物引起的轟動效應,內(nèi)蒙古、河北等省區(qū)的一些覬覦地下寶藏的不法分子,在遼西、內(nèi)蒙古東部等區(qū)域頻繁活動,并將“黑手”伸向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國家大遺址。

  這些不法之徒,主動獲取在紅山文化保護范圍建控地帶以外,包括朝陽市的凌源、喀左、建平以及外阜7省區(qū)、10個市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群被盜掘的相關信息。

  2014年開始,牛河梁來了不少操著外地口音的人。有的自稱是收藏家、“文玩家”和學者,有的詢問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有的則成天泡在村里打牌賭博……這些人身份雖異,但都在有意無意間,打聽有沒有“片子”。

  所謂“片子”,就是指農(nóng)民耕地時,挖出來的破碎陶片。

  特別是2014年6月22日以來,朝陽市警方相繼發(fā)現(xiàn),牛河梁遺址保護區(qū)外圍邊緣被盜挖及第6號、12號地點出現(xiàn)探挖痕跡,盜掘行為有侵害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跡象,將對紅山文化遺址產(chǎn)生較大的破壞性,這引起朝陽市警方的注意,隨即成立專案組并開始布控偵查。

  2014年7月下甸,專案組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活動于朝陽市和周邊省市的盜掘古墓犯罪團伙的線索。線索反映:“這個團伙成員組織分工明確,有使用專業(yè)工具和專用通訊設備進行踩點、盜掘的,有活動隱密、游走于各地地下文物市場兜售文物的,形成了完整的非法文物交易鏈條?!?/p>

  專案組成員喬裝打扮成各色人物,周旋于這個犯罪團伙成員經(jīng)常出沒的村落和場所,終于將以姚某、馮某等為首的以盜掘紅山古文化遺址為目標的9個盜掘團伙、80余名涉案人員逐一納入視線。

  辦案人員還掌握:個別團伙使用“三維立體成像探測儀”等先進設備進行盜前探測,作案手段呈職業(yè)化、智能化、團伙化、暴力化的傾向,甚至還直接攜帶盜掘文物,請著名文物專家進行鑒定。其成員秘密非法交易頻繁,手中存有大量盜掘文物。

  2014年11月26日,在遼寧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遼寧省公安廳將此案立為全省公安展開偵查,代號“11·26”。隨后,公安部將此案立為公安部督辦2015年1號案件,案件隨之進入收網(wǎng)階段。

  觸目驚心的利益鏈:銷贓一件“玉豬龍”獲利320萬元

  2014年12月7日凌晨5時,公安部督辦“11·26”大案第一次集中抓捕行動在遼寧、內(nèi)蒙古、山西、黑龍江、河北等6省區(qū)同步展開。78個抓捕小組“直撲”抓捕目標。

  抓捕行動歷時6小時,出動警力785名,姚玉輝、馮杰等7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2015年1月29日,專案組組織第二次集中抓捕行動,29名犯罪嫌疑人被收入網(wǎng)中。

  該案的10個犯罪團伙分別以姚玉忠、馮杰、王子朋、馬波、司玉民、劉大軍、程旭明、霍春豐、王井山為核心,從事非法盜掘活動。

  針對“1號人物”姚玉忠團伙,警方現(xiàn)已抓獲主要團伙成員28人,以姚玉忠為核心。在2009年以前,其對內(nèi)蒙古赤峰市紅山文化遺址實施盜掘多年后,開始盤踞在朝陽市周邊,并在朝陽與河北省、內(nèi)蒙古相鄰地帶,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進行盜掘。

  從2012年開始,這一團伙實質(zhì)性地盜掘活動逐步增多,并逐漸向國家大遺址靠近。團伙中的骨干成員董財、黃明堂等人在追隨姚玉忠的同時,作案目標逐漸延伸到牛河梁區(qū)域邊緣。

  該團伙目前已經(jīng)被核實盜掘紅山文化遺址、古墓葬案件22起,涉及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古文化遺址1處。

  現(xiàn)年40歲的團伙成員鄧茂(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工),利用職務便利,把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的一件“玉豬龍”據(jù)為己有,藏匿一段時間后,通過劉海文(赤峰市公職人員)王勇、顏祥富等人賣出,獲贓款320萬元。

  目前,專案組僅在該團伙處,就追繳各類文物263件,其中一級文物64件,二級文物33件,三級文物78件,一般文物88件。

  針對“2號人物”馮杰團伙,警方現(xiàn)已抓獲主要團伙成員6人,以凌源人馮杰為核心,骨干成員包括姚玉飛(姚玉忠的弟弟)以及韓光遠、王曉東等。其成員固定、分贓平均、組織嚴密,反偵查意識較強。

  作案時,馮杰等人以紅山文化遺址資料為參考,選擇作案目標較為準確,能短期內(nèi)“變現(xiàn)獲利”。警方現(xiàn)已認定該團伙盜掘涉及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古文化遺址2處、古墓葬2處。2013年8~10月間,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小河灣紅山文化遺址分別盜掘的一件“丫”形玉器,銷贓獲利72萬,盜掘的一件方形玉壁,銷贓獲利60萬元。

  目前,專案組在該團伙追繳各類文物109件,其中一級文物18件,二級文物6件,三級文物19件,一般文物66件。

  針對“3號人物”王子朋團伙,警方現(xiàn)已抓獲團伙成員13人。該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王子朋與姚玉忠往來密切,經(jīng)常向姚玉忠請教盜墓經(jīng)驗,姚玉忠也多次到現(xiàn)場“指導把脈”,盜掘獲取文物級別較高,倒賣文物非法利益鏈條與姚玉忠多有交集。

  據(jù)辦案民警介紹,王子朋在團伙中“獨斷專行”、“生活揮霍”,多年來依靠盜掘倒賣文物獲利謀生,其核心成員為自己妻子、姘婦和同族親屬,組織結(jié)構(gòu)嚴密。

  專案組在王子朋處扣押文物90件,其中一級文物15件,二級文物6件,三級文物9件,一般文物60件。

  該案的10個犯罪團伙之間,部分會溝通非法信息,傳授作案伎倆,逐漸向職業(yè)化、智能化、暴力化發(fā)展。犯罪手段從向當?shù)剞r(nóng)民打聽小道消息、看風水星象、逐漸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目標、使用“三維立體成像儀”、“金屬探測儀”發(fā)展。犯罪足跡遍布遼寧、內(nèi)蒙古、黑龍江、河北、河南、陜西、山西等7省區(qū)10個市。

  “團伙成員在盜掘地下文物的同時,也逐漸形成了非法文物交易網(wǎng)絡,李春寶、高萬英,李海龍等擁有‘文物收藏證’。經(jīng)營文物店鋪的出土文物販子,也把目光瞄向涉案文物,給盜掘團伙掌眼把脈,坐地收贓,逐漸形成非法文物交易鏈條?!背柺泄簿治奈锉Pl(wèi)分局局長王紅巖說。

  朝陽市公安如何抓到“文物大盜”?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案件的不斷發(fā)生,公安部督辦2015年1號案件,辦案追繳文物的艱辛……讓朝陽警方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和責任。

  朝陽市文物遺存豐富,已公布的古文化遺存、古墓葬等不可稱動文物達6213處,占遼寧省文物遺跡1/4。“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文化遺存,給朝陽人民帶來了無限的榮耀,同時也賦予了我們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背柺懈笔虚L、公安局局長李超感慨道。

  李超說,在涉文物犯罪案件偵辦過程中,普遍存在無人報案、線索難覓、盜墓分子四處流竄難以抓捕,團伙聚散無常,“抓現(xiàn)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等實際困難,致使過去打擊效果一直不明顯。

  為此,朝陽市公安局根據(jù)文物盜掘犯罪的特點,主動作為,形成了一套針對文物盜掘犯罪行之有效的辦案模式。

  首先是由單純打擊到打防結(jié)合,實現(xiàn)執(zhí)法管理的“雙劍合壁”。記者了解到,一般情況下,盜墓作案場所多分布于人煙稀少的田野地區(qū),文物盜掘很難被人發(fā)現(xiàn),且很少有人主動報案,傳統(tǒng)的公安力量難以對文物盜掘犯罪進行有效打擊。

  為此,2012年7月,朝陽公安分局成立文物保衛(wèi)分局,有屬地管理權(quán)力,可以主動對轄區(qū)進行巡邏、找線索,這為成功破獲“11·26”案提供了體制基礎。有了屬地管理權(quán),文物保護分局的民警們主動出擊,可以深入一道道山梁上,追尋著犯罪分子的蛛絲馬跡,這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有人報案才出警”的被動局面。

  同時,朝陽文物保護分局強化了防范體系,對野外無法實施人員看護的遺址點,通過采取安裝遠程監(jiān)控設備等科技手段加強防范力量,確保國家遺址區(qū)每一處文物古跡都得到有效保護。并且,朝陽警方將文物安全工作列入對基層政府的考核指標,建立涉案文物跟蹤問責制。

  在實際操作中,文物部門和公安機關形成長期有效的協(xié)作機制,嚴厲打擊隱藏深、危害大、影響惡劣的盜掘古墓葬和古文化遺址犯罪團伙,打擊販賣出土文物、走私文物的違法行為,對文物違法犯罪形成足夠威懾力。

  為了定位到被高科技“武裝”起來的文物大盜,朝陽警方還利用科技手段,將從盜掘現(xiàn)場提取到的犯罪嫌疑人的DNA入庫進行比對,迅速找出了有前科的作案人員,節(jié)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在鎖定了嫌疑人后,偵查人員利用科技手段對其進行追蹤,實現(xiàn)了犯罪團伙主要成員的位置鎖定,時刻掌握犯罪分子的動向。

  先進的科技偵查手段,幫助偵查人員在第一時間就可以了解到犯罪分子盜墓、倒賣文物等犯罪行為的計劃,實現(xiàn)了犯罪嫌疑人24小時“找得到”。

  “這次追繳的文物,以紅山時代的玉器、陶器,遼代的陶器及金元時期的鐵器、金銀器最為珍貴?!眹椅奈镞M出境審核遼寧管理處處長張桂蓮說,“很多文物是首次發(fā)現(xiàn),填補了考古發(fā)現(xiàn)的空白。”

  在朝陽警方破獲的這起震驚全國的涉文物犯罪案件中,追繳的國家一、二、三級珍貴文物數(shù)量以及文物總數(shù)均超過建國以來遼寧地區(qū)追繳文物數(shù)量的總和。在追回的珍貴文物中,有紅山文化的典型器物——玉豬龍、勾云形玉佩、馬蹄形玉箍、雙聯(lián)壁以及獸面紋丫形器、玉龜、玉鐲等玉器和陶器。其中,上百件紅山文化玉器其精美程度和玉料選用,填補了紅山文化發(fā)掘出土文物種類、資料的多項空白。

  這兩天一直在關注“11·26”大案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物保護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東中西部區(qū)域發(fā)展和改革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于今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呼吁,要把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工作作為各級黨委工作實績考核的重要指標,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并將考核結(jié)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jù),與干部政績考核掛鉤。(記者何春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