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南朝 梁
敬帝 蕭方智 (543——558)
南梁開國皇帝蕭衍及其陸續(xù)登基的后人,都未得善終。
武帝蕭衍本人,為叛賊侯景所俘,死于囚所;第三子簡文帝蕭綱和第七子元帝蕭繹,皆亡于土囊之下,前者是侯景做的孽,后者是西魏下的手;第八子武陵王蕭紀為七哥蕭繹所斬,曾孫豫章王蕭棟被七叔祖蕭繹溺斃,骨肉相殘;還有一個自幼為蕭衍養(yǎng)為己子的侄兒臨賀王蕭正德,曾經(jīng)自立為帝,亦遭侯景的屠刀。
誰當上皇帝,誰就會死得很難看。這是南梁的鐵律,仿佛被人施了魔咒。
末代天子、敬帝蕭方智,注定擺脫不了這一魔咒。
(一) 漏網(wǎng)之魚
元帝蕭繹有九個兒子,蕭方智是老末,上有八位兄長。其中五人史無所傳,不知其事;余下的四人,結(jié)局都很不妙。
老大蕭方等,生母是徐妃,她曾以半面妝接待一只眼的老公蕭繹,極受冷遇,被逼跳井。蕭方等討不到父親的歡心,生了不活的念頭,在一次戰(zhàn)役中敗亡。
老二蕭方諸,曾任地方刺史,不懂軍事,為敵所害。
老四蕭方矩,當?shù)教?,下場亦不咋地?/p>
太清六年(552)十一月,武帝蕭衍的第七子、湘東王蕭繹,在江陵(今湖北江陵)登基稱帝。蕭方矩被立為太子,改名元良;蕭方智被封為晉安王。第二年,蕭方智出任平南將軍、江州刺史,離開了江陵,離開了父兄。年僅十一歲的他,哭著喊著不愿去,但父命難違,只能上路。沒想到的是,這一去讓他成了漏網(wǎng)之魚,多活了幾年。
南梁的首都是建康(今南京),蕭繹自幼生長于斯,打算從江陵搬去。朝中大臣意見不一,有的說建康王氣已盡,不宜為都;有的講江陵地偏,非為善地。蕭繹被炒得腦仁兒痛,拿不定主意,便找了個算命的,讓他卜一卦。算命先生掐了手指掐腳趾,搗了半天鬼,說是建康去不得。蕭繹信了他的鬼話,留在了江陵。
算命先生是個兩面派,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回到家中對人說:“俺這一卦,是鬼留下的。鬼讓俺這么說,俺不敢不聽!”意思是說,三十六計,走為上,江陵危矣!可惜蕭繹聽不見。
一年以后,即承圣三年(554)十一月,江陵被西魏軍隊攻破。被鬼留下的元帝蕭繹變成了鬼,太子蕭方矩亦同時遇難。
噩耗傳來,鎮(zhèn)守建康的太尉王僧辯和司空陳霸先,趕緊把蕭方智接到首都,準備立他為帝。
(二)
平地風波
正當年僅十三的蕭方智,喜滋滋地等著換上黃袍時,有人出面干涉,硬生生地插了一杠子。
西魏占了江陵,讓南梁的另一個勁敵北齊看著眼紅,其皇帝高洋也想趁火打劫,把南梁收歸己有。他企圖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派人給王僧辯送了一封信,說蕭方智太年輕,當不得天子,他要推薦一個人。
此人名叫蕭淵明,是武帝蕭衍之侄,太清元年(547)率軍北伐,兵敗被俘,在北齊生活了八年,待遇優(yōu)厚,對高洋感激涕淋,指天發(fā)誓,愿效犬馬之勞。高洋想利用他,兵不血刃地獲取南梁。
王僧辯與陳霸先等人商議后,拒絕了高洋。高洋大怒,先禮后兵,大舉南侵。王僧辯抵擋一陣,吃了敗仗,立即改了口,表示擁戴蕭淵明登基,接受他的領(lǐng)導。
紹泰元年(555)五月二十七,蕭淵明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在王僧辯的強力要求下,蕭方智被立為皇太子,等于是揀了蕭淵明這個叔父為爹。
司空兼征西大將軍陳霸先聞訊,怒道:“武帝蕭衍子孫極多,但只有老七、蕭繹打敗侯景,報仇雪恨。他的孩子蕭方智有什么罪,王僧辯不讓他稱帝,是何居心?俺要主持公道!”
當年九月,陳霸先從京口出發(fā),突襲石頭城的王僧辯,將其擒獲并勒死了。
當了五個月皇帝的蕭淵明,被迫下臺,返回北齊,憂憤而亡。蕭方智登基,圓了皇帝夢。
(三) 霸先獨霸
陳霸先身高七尺五寸,垂手過膝,像個大猩猩,天生異相,天生野心。他曾經(jīng)做過一個夢,四處顯擺,說是夢見天開數(shù)丈,有四位朱衣神將捧著太陽到他身邊,讓他張開猩猩口,將太陽吞了;醒來后,還覺得肚子發(fā)熱。
吃過太陽的陳霸先,焉能久居人下?他先是平定了王僧辯的女婿、吳興太守杜龕,和王僧辯的外甥、譙、秦二州刺史徐嗣徽兄弟發(fā)動的叛亂,又擊敗了南豫州刺史任約勾來的北齊的十萬聯(lián)軍,名聲大噪,實力大增。
蕭方智這個皇帝的作用,就是不停地給陳霸先加官晉爵。太平元年(556)九月,陳霸先榮升丞相;第二年十月初三,當上了陳王。陳霸先覺得當個王爺忒不過癮,三天后就逼著蕭方智讓出了皇冠,蕭梁王朝宣告終結(jié)。
陳霸先稱帝后,改國號為“陳”,封蕭方智為江陰王。
第二年四月,蕭方智遇害,死因不詳,肯定是陳霸先干的。
十六歲的少年,不知不覺中變成了鬼,真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