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里的貨臺上一禮拜前就擺滿了青青的粽葉,最近連蜜棗也出現(xiàn)在一堆青菜中,所以雖距離端午 還有些日子,但也被勾引的早早就包了粽子。 我只會包四角粽子,越包越順手。將葦葉大頭的一端折成個漏斗狀,裝滿糯米跟餡料,然后將漏斗 后面的葦葉蓋在糯米上,緊跟著用手的虎口處卡著抓住蓋著的那一面,一個四角粽子就基本定型 了。再將余下的葦葉沿粽形折起,怎么順手怎么折,并纏繞住整個粽子。葦葉纏的多,葉子的清香 味兒就足。最后用棉繩將粽子攔腰捆緊扎結(jié)實即可。 包的只要不漏米就都是好粽子,不在乎形狀,更無關(guān)于南與北甜與咸。粽子好吃不好吃關(guān)鍵在煮的 功夫上,最少得小火煮4-5個小時。這個不可以用高壓鍋二十幾分鐘速速替代,唯有時間是煮透味 醇的最好詮釋,小火慢慢燜煮的時間越長越好吃。否則粽葉的清香煮不進(jìn)去,夾餡的味道滲透不出 來,米不粘糯。以前我媽都是將煮了一晚上的粽子再微火燜煮一夜,那早起滿屋飄著濃郁香甜的蜜 棗粽香味比鬧鐘還靈呢。 有人問,糯米花生紅豆啥的要不要提前泡? 我覺得不用泡,反正粽子是要煮很長時間的。煮的過 程中紅豆跟糯米都會脹發(fā),會讓粽子更緊實有型,口感勁道,就算包的時候繩子沒捆緊粽子也不會 散開,這跟有人會將粽子包好以后再泡水再煮是一個道理。 每年都會趕在我媽自己包粽子前給她送去嘗新,因為她最愛吃粽子,今年包了紅豆蜜棗粽。包的時 候發(fā)現(xiàn)紅豆不能放太多,若比例超過糯米,煮好的粽子一打開就會散,因為紅豆沒粘性,還是得靠 糯米多了才能粘合成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