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對某事、某物、某人造成心理障礙,大人要耐心呵護、耐心等待,鼓勵孩子的信心和勇氣。當孩子做同樣的事情或面臨類似的情景有征服感的時候,心理陰影就會褪色了。 我家的二娃剛會走路的時候,特別喜歡在海邊玩,他在海邊嬉戲的很多畫面,都留在了我的腦海里,但前年發(fā)生的一件事兒,卻讓二娃不喜歡去海邊玩了,甚至一提起去海邊,都會引起他些許的不安心理。 那一年,我們帶著孩子的姥姥姥爺和我們全家去鳥島玩,倆孩兒一看見海水就興奮地往里沖,因為他們經常在海邊玩,自我保護意識都很強,所以四個大人就很放松地去欣賞美麗的景色了,這次是家長大意了。那天的風很大,我們遠遠地看到大的浪頭過來了,大娃跳到了附近的礁石上,二娃轉身就往回跑,不小心被什么東西絆了一腳,就在他倒地的一剎那,一個大浪頭撲過來把他悶在了里面。大人距離他比較遠,要去救他已然不及,大娃見狀跳下礁石一把撈起了3歲的弟弟。 我們跑過去抱起了二娃,二娃的樣子太可憐了:嘴里、鼻孔里、耳朵上、頭發(fā)上全是沙子,二娃感覺到親人在身邊了,閉著眼睛嚎啕大哭(因為眼睛上也是沙子),他要哭出他的害怕,他要哭出他的委屈,他要哭出他的憤怒……撕心裂肺的大哭,從來沒有聽到他那樣哭過。 廁所附近有水龍頭,我們把孩子濕的衣服脫下來,用涼水沖他的頭發(fā)和身體。當時是春寒料峭,二娃肯定特別冷,所以沖的過程中,他一直在哭,哭到上車,哭到睡著,當天晚上孩子就發(fā)燒了。這個慘痛經歷對二娃來說太刻骨銘心了,從那以后,二娃不下海邊玩了。 我們鼓勵了孩子一段時間,二娃依然不去海邊玩。后來,我太太帶著二娃去上游泳課,教練先教孩子吐泡泡,實際就是教孩子在水里換氣。二娃學的很認真,他不僅會吐泡泡,還會很得意地潛到游泳池底撿起玩具。我太太說:“二娃祝賀你,你都會吐泡泡了。當時在鳥島時,你還不會吐泡泡,如果會吐泡泡的話,可能就不會讓海水嗆著了。我們下次去海邊玩,把你學會的這個本領用上好嗎?”二娃說:“我不去海邊玩,我去游泳池玩?!?/SPAN> 去年夏天我們出去野營的時候,大娃和我在海水里玩,二娃選擇在岸上玩石頭和樹枝子,連沙灘都不下。我勸慰我自己和我太太:別著急,慢慢來。而且,在我們平常的生活話語中特意淡化這個事。 大娃很喜歡去海邊玩,淺灘的小水洼里總有一些可愛的貝殼和植物,看著哥哥玩得那么起勁,二娃心里也癢癢的。在哥哥的帶動下,今年二娃也跟著下沙灘了,甚至敢走在岸邊的濕沙子上撿貝殼了。我暗自高興:“哦,孩子有進步了?!?/SPAN> 前幾天,我整理孩子小時候的數字照片,我和我太太看到了二娃還是baby的時候在海邊玩的錄像,于是,我太太有了個好主意。上周六吃晚飯的時候,我太太“特意”對我說起了這件事兒:“我今天在電腦上看到了小二娃,他還是baby的時候就喜歡在海邊玩,他下邊穿著紙尿褲,上衣穿著小體恤,帶著小帽子,衣服和帽子全濕了,紙尿褲也是濕的,直往下淌水,就這樣還在海水里踩浪花,挖出濕沙子扔到海水里,一邊跑一邊哈哈大笑,可愛極了,孩子玩的特別開心,我現(xiàn)在耳邊還能響起二娃的笑聲。”我拿眼瞄著二娃,他在偷聽,聽得很專注。我說:“是啊,他是baby的時候就做到了?!?/SPAN> 轉天就是周日,我們去海邊玩,我問二娃:“你是去海邊還是和媽媽留在家里?!薄拔乙ズ_呁?。”我心想:好家伙,這可是孩子主動要去海邊玩呀。 到了海邊,二娃主動往海水里走,真是破天荒啊——他扔出一個小石頭,就到海水里去找,一旦找到就很興奮地跑回來展示給媽媽看,反復扔反復找,樂此不疲。有時他會撿到形狀獨特的貝殼,得意地沖我們招招手;有時海水到達他大腿根部,他還是沖我們招招手,說:“媽媽錄下來好嗎,來個動的?!薄皼]問題!”他爬上了一個礁石垛子,一手叉腰一手指天:“媽媽給我照下來吧!”“好啊?!倍尥娴暮芊潘珊芸鞓?,臨了都不舍得離開沙灘?;丶液螅姨磸徒o二娃看當天的錄像,就是想趁熱打鐵強化他的征服感和快感,二娃看后在床上都樂翻了天。 我很感謝我太太的一番話,無價的一番話,給了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給了孩子莫大的勇氣,他通過自己的體驗,克服了恐懼,建立了自己的信心,重溫了久違的快樂,這種快樂更鼓舞孩子的心,我們一起等了2年,值得!
-----父愛本色的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