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黃金錦鯉 (1)黃金的歷史: 黃金于一九四六年由青木澤太氏父子所創(chuàng)業(yè)。黃金鯉常用于與各品種錦鯉交配而產(chǎn)生豪華的皮光鯉,成為改良錦鯉的主要角色。指魚體為單色金黃的鯉魚。 (2)黃金鯉的觀賞要點(diǎn): ①頭部必須光亮清爽,不能有陰影。 ②鱗片的外緣必須呈明亮的金黃色。好整齊,延伸至腹側(cè)者為上品。胸鰭也必須明亮。 ③注意體形。黃金常因貪食而過度肥胖,不能長成巨大的鯉魚。因此,又須注重骨架及體形是否有異。 ④不論季節(jié),水溫變化始終光澤明亮者為上品。 ⑤德國黃金又須注意鱗片整齊與否,不能有贅鱗。 (3)黃金錦鯉中的代表品種有: ①山吹黃金錦鯉:魚體呈純黃金色,魚鱗排列整齊,亮晶晶的,發(fā)出金黃般的光芒。 ②桔黃金錦鯉:魚體為純桔黃色。 ③灰黃金錦鯉:魚體銀灰色,無鱗。 ④白金錦鯉:魚體呈銀白色。 ⑤緋黃金 ⑥金松葉、銀松葉:1960年由間野榮三郎氏創(chuàng)出。黃金鯉背部每一片鱗片成為光亮斑紋,以白金為底稱銀松葉。 ⑦德國黃金:德國系統(tǒng)的黃金鯉。 ⑧德國白金 :德國系統(tǒng)的白金鯉。 ⑨德國桔黃金:德國系統(tǒng)的桔黃金鯉。 ⑩瑞穗黃金:桔黃金背脊的魚鱗呈光亮黑色者。 金兜、銀兜:真鯉的頭部有鍬狀金色或銀色斑紋,軀體鱗片呈黑色而帶金銀色覆鱗的鯉魚。黃金交配時(shí)常大量產(chǎn)生,無觀賞價(jià)值,初次選別即要淘汰。 金棒、銀棒:全身土黑色而脊鰭基部呈金色或銀色的鯉魚。與金兜、銀兜一樣,無觀賞價(jià)值。 10.花紋皮光鯉 (1)花紋皮光鯉是雜交品種。凡是寫鯉(白寫或緋寫系統(tǒng)的鯉魚)以外的鯉魚與黃金鯉交配產(chǎn)生的錦鯉,皆可稱為花紋皮光鯉。主要品種有: ①貼分:金銀二色斑紋的錦鯉,頭部必須清爽,覆輪愈多愈好。 ②菊水錦鯉:德國系統(tǒng)的山吹貼分或桔黃貼分之中,側(cè)腹部有漂亮波型或斑狀花紋的稱為“菊水”。全身以白金為底,尤其頭部及背部的銀白色特別醒目。菊水之中背部鱗片的覆輪特別光亮的,稱為百年櫻。 ③錦水錦鯉:這是秋翠的皮光鯉。在淡藍(lán)色的魚體上,顯露出較多的紅色斑紋。 ④白金紅白(金富士):紅白的皮光鯉。紅白與黃金鯉交配所產(chǎn)生。白金色強(qiáng)烈而背部光亮的特別漂亮,稱為白金紅白。頭部必須是光亮的白金色。皮光鯉的缺點(diǎn)是紅斑較淡,常呈橙色。 ⑤大和錦:這是大正三色的皮光鯉。雖然紅斑紋較淡,現(xiàn)已出現(xiàn)白金色調(diào)光亮的佳品。 ⑥松竹梅:藍(lán)衣的皮光鯉稱之為松竹梅。 ⑦孔雀黃金:1960年創(chuàng)出,為五色的皮光鯉。一種五色的皮光鯉,全身布滿紅斑的稱為紅孔雀,德國系統(tǒng)的稱為德國孔雀。 ⑧虎黃金:黃別光的皮光鯉,也就是背部有黑斑紋的黃金鯉。 ⑨銀別光(銀白別光):白別光的皮光鯉。 ⑩櫻黃金:鹿子紅白的皮光鯉。 金櫻:御殿櫻紅白的皮光鯉。 11.金銀鱗錦鯉 金銀鱗錦鯉是通過不斷地雜交得來的。魚體全身有金色或銀色鱗片,閃閃發(fā)光。如果鱗片在紅色斑紋上,則呈金色光澤,稱金鱗錦鯉;在白底或黑底上,則呈銀色光澤,稱銀鱗錦鯉。 (1)金銀鱗的種類: ①金銀鱗紅白:紅白的白底有銀色亮者稱“銀鱗”,如發(fā)亮的鱗片在紅斑內(nèi)呈金色者稱“金鱗”。 銀鱗大致可分兩種:鱗片呈現(xiàn)一顆顆銀魚亮點(diǎn)的稱“真珠鱗”;另外一種是鱗片的銀色部分成為一條條光亮帶狀者稱為“鉆石鱗”。不論是真珠鱗還是鉆石鱗都要大粒且整齊均勻。 ②金銀鱗三色:有金銀鱗的大正三色稱之。 ③金銀正鱗昭和:有金銀鱗的昭和三色。 ④金銀鱗別光:有金銀鱗的別光。 ⑤金銀鱗皮光鯉:白金右山吹黃金加上銀鱗、金鱗后,成為非常華麗的錦鯉。 12.丹頂錦鯉 頭部中央有鮮紅色或單一顏色的斑塊,要求斑塊前不到吻部,兩側(cè)不到眼眶,后不出頭蓋骨。身體上沒有與頭頂斑塊相同的色塊。此斑塊的形狀以圓形和“鞋抽”型(前圓后方)為上品。 (1)丹頂錦鯉常見品種有: ①丹頂紅白錦鯉:全身銀白,僅頭頂有一塊鮮艷的圓形紅斑,濃妝素裹,堪稱一絕。 ②丹頂三色錦鯉:全身潔白,其上略有烏斑,頭頂有一塊鮮艷的圓形紅斑,集素雅、艷麗于一體。 ③丹頂昭和錦鯉:身軀為昭和三色錦鯉斑紋,唯有頭頂生有一塊紅色斑。 ④張分丹頂:全身黃色,頭部有金黃色的斑塊。 ⑤黑丹頂:全身淺灰色,頭部有烏黑濃厚的斑塊 13.寫皮光鯉 (1)寫皮光鯉又叫光寫錦鯉,是寫鯉與黃金錦鯉雜交而成的后代。主要品種有: ①金昭和錦鯉:是昭和三色錦鯉與黃金錦鯉交配而得的品種。相似的還有銀昭和錦鯉,其魚體呈白金色。 ②金黃寫錦鯉:是黃寫錦鯉或緋寫錦鯉與黃金錦鯉交配而成得的品種。 ③孔雀:昭和三色與黃金雜交的品種,花紋分布與昭和三色相同。 五色的光皮鯉,分為黃孔雀和紅孔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