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讀詩小語: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 勵學篇 【宋代】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
讀詩小語:這首宋真宗御筆親作的《勵學篇》,傳布天下,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士子者,幾近千年。 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讀詩小語:讀書可以明理,可以賞景,可以觀史,可以鑒人,真可謂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美好之情之境,豈是玩物喪志的游手好閑者可以領(lǐng)略的! 讀書有所見作 【清代】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讀詩小語:列舉了讀書的益處與不讀書的壞處,忠告人們要熱愛讀書,讀書要持之以恒,并將其道理表達得淋漓盡致。 讀書 【宋代】陸九淵
讀書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須要細商量。
讀詩小語:讀書平心靜氣,慢慢地涵泳、品味,每當有一點新的體會時,必然會感到興味無窮,其樂融融。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讀詩小語:陸老想告訴我們做學問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四時讀書樂·春 【元代】翁森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讀詩小語:本詩主題雖然也是勸學,卻沒有那種世俗的讀書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它宣揚的是讀書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祿為引誘,把四季用來讀詩。 隨園詩話·補遺 【清代】袁枚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 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讀詩小語:那些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你們怎么樣?你們不過是整天在吞食那些無用的糟粕罷了。 勸學詩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讀詩小語:詩歌以短短的28個字便揭示了這個深刻的道理,達到了催人奮進的效果。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唐代】杜甫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頌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讀詩小語:大段的對比描寫,迤邐展開,猶如一個人步步登高,開始確是滿目春光,心花怒放,哪曾想會從頂峰失足,如高山墜石,一落千丈,而之后完全籠罩在一片悲憤悵惘的氛圍中。 (來源:古典書城 有改動) |
|
來自: 高山仙人掌 > 《讀書涵養(yǎng)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