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剛是靜觀育兒父母在線講師團的專家成員,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也是“靜觀育兒”的老朋友。 今天的文章,即來自王利剛博士的分享。他從人格發(fā)展的角度切入,以非常嚴謹?shù)膽B(tài)度,給0-18歲孩子的父母提出了簡單有效的育兒建議。 養(yǎng)孩子,其實是有點像企業(yè)管理。管理者必須要懂得找到重點,“抓大放小”。一味盯住諸多育兒細節(jié),只會看到無窮無盡的問題,極容易陷入失望乃至絕望的境地,于是問題可能真的來了。 希望這篇文章,對父母有所幫助。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父母在線”(微信號:ifumu2008) 有育兒問題,留言就好。 著名的心理學家埃里克森通過大量、系統(tǒng)的觀察,把人類在0~18歲期間的心理發(fā)展分為6個關鍵階段,個人很多的心理品質,比如希望、自信心、意志力、勤奮等,都是這一時期奠定的。 0~1歲:信任與不信任的沖突 應對關鍵:“抱” 安全感來自信任,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此時正是孩子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期。這期間孩子開始“認人”了,當他們哭或餓時,家長是否及時出現(xiàn)是孩子建立信任感的關鍵。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孩子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孩子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信任感發(fā)展得好,安全感相對高。 這個階段家長能給予孩子的是足夠的“抱”。一定要從身體上給孩子足夠多的接觸,這樣才能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礎。 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沖突 應對關鍵:“示范”“立規(guī)” 1~2歲的孩子開始有意志地決定自己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此可能導致家長與孩子的沖突很激烈,孩子的第一個反抗期出現(xiàn)了。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正是在這個時期構建的,他們會模仿和學習家長的很多行為,作為家長要做好示范。時常有一些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經常打人,那么請反思檢討一下,在教養(yǎng)過程是否也打過孩子,很有可能是自己的這種行為給孩子做了一個不良示范。 2~3歲時,孩子的自主意識迅速萌芽,表現(xiàn)為他們要做自己。這個時期是孩子發(fā)展各種規(guī)則的敏感時期,家長要利用孩子的訴求,給孩子定規(guī)矩。家長需要承擔起控制孩子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任務,即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孩子大小便,教導他們隨地大小便是會讓人感到羞恥的事情;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jié)約糧食等。 3~6歲:主動對內疚的沖突 應對關鍵:“放” 3~6歲,是孩子的主動性敏感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家長的鼓勵,孩子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家長譏笑他們的想象力和獨創(chuàng)行為,那么孩子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他們會更傾向于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里,缺乏自己開創(chuàng)幸福生活的主動性。當孩子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如果他們很被動,很內疚,這個時期家長要做的是“放”,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一定不要給予過多的限制。 6~12歲:勤奮對自卑的沖突 應對關鍵:“夸” 6~12歲孩子從游戲階段開始逐漸進入小學階段,這時他們要學習很多新的規(guī)則,要適應課堂里的45分鐘,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很不容易。 此時需要給孩子安排社會任務(比如家務活,或者帶著孩子出門做做公益等社會活動),讓孩子能夠培養(yǎng)出勤奮的品質。如果此階段的孩子沒有做好這方面,他們會很自卑。一位勤奮的員工,很有可能在小學的時候也是勤奮努力的,勤奮品質在小學期間就已經奠定。這個時期家長要做是給孩子足夠多的“夸”,用表揚的方式,讓他能夠堅持去完成任務。 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 應對關鍵:“容” 孩子進入青春期,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性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占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此時孩子的第二性征開始發(fā)展,身體已經很像成年人了,但是心理還很幼稚,這時他們要重新來定義自己。他們會想自己是誰,將來要做什么。他們需要探索,探索自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早期在幼兒園的時候,如果孩子奠定了“我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我是一個勤快的孩子”的思想基礎。到了青春期,原有的自我定義已經不能夠適應他現(xiàn)在的生活了,他和小伙伴們在一起說自己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時,這個會讓他覺得自己不夠酷。所以,這個時期他們很矛盾性,既有兒童的一面,又有成年人的一面。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到“容”,要足夠的包容,幫助孩子順利的渡過青春期。 以上這6個關鍵時期,是每個人成長必經的階段,家長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成長特點,正確引導和促進孩子各種心理品質的發(fā)展,切勿揠苗助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