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腸癌 常用偏方驗(yàn)方【二】【方十三】 厚樸9克,白術(shù)、茯苓各12克,佩蘭9克,肉蔻10克,蒼術(shù)9克,太子參12克,甘草9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健脾止瀉,適用于直腸癌術(shù)后瀉下不止者。 【方十四】 火硝、制馬錢子、郁金、白礬各15克,生甘草3克。 共研為細(xì)粉,水注為丸,如綠豆大小,每次0.3~0.9克,每日3次,黃芪煎水服或開水送下。 本方功能化痰解毒,消腫散結(jié),適用于腸癌腫塊堅(jiān)硬疼痛患者。 【方十五】 制馬錢子120克,制乳香、制沒(méi)藥、西紅花各15克,麻黃60克,郁金15克。 共為細(xì)粉,面糊或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1~5粒,開水送下,疼痛,劇烈時(shí)服,痛止停服。 本方功能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適用于癌瘤及各種癌瘤劇烈疼痛。 【方十六】 鮮瞿麥根30~60克(干品24~30克)。用米泔水洗凈,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清熱利濕,適用于腸癌。 【方十七】 薏苡仁粉30~60克,粳米2兩。先將生薏苡仁洗凈曬干,碾成細(xì)粉,每次取薏苡仁粉30~60克,同粳米煮粥。 本方健脾胃,利水濕,抗癌腫,適用于浮腫,脾虛腹瀉,風(fēng)濕痹痛,筋脈拘攣,并可作防治癌瘤的一種輔助食療措施。 【方十八】 地榆、槐花、黃柏、黃芩、赤芍各9克,白頭翁、仙鶴草、龍葵各15克,敗醬草、薏苡仁、馬齒莧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清熱利濕,健脾理氣,適用于直腸癌濕熱證。 【方十九】 黨參15克,黃芪30克,白芍15克,熟地、川芎、升麻、白術(shù)、陳皮、訶子、石榴皮各10克,丹參、敗醬草各15克。 水煎服,日1劑。 本方功能補(bǔ)氣益血,適用于直腸癌氣血兩虛型。 【方二十】 炒苡米30克,石榴皮21克,焦山楂30克,訶子肉12克,山豆根9克,瓦楞子15克,黃芪30克,黨參15克,料姜石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健脾益氣,收澀止瀉,適用于腸癌。 【方二十一】 黑木耳、白槎花、薺菜花、地棉草、地榆各9克,無(wú)花果、甜瓜子、墓頭回各15克,血見愁12克,木賊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清腸解毒,理血止血,適用于直腸癌。 【方二十二】 水楊梅根、藤梨根、半枝蓮各30克,白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虎杖、白頭翁備15克,茯苓、陳香曲各12克,焦白術(shù)、廣木香各9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健脾理腸,解毒抗癌。適用于直腸息肉癌變。 【方二十三】 苦參12克,草河車15克,白頭翁12克,白桂花15克,紅藤12克,無(wú)花果15克,半枝蓮、生苡仁、白花蛇舌草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功能清熱燥濕,解毒抗癌。 【方二十四】 新鮮馬齒莧150克,綠豆60克。 煎湯服食,每天1~2次,吃蛋喝湯。 本方適用于大腸癌。 【方二十五] 核桃枝60克,雞蛋3枚。 水適量,文火煮1小時(shí),吃蛋喝湯。 本方對(duì)大腸癌患者有效。 【方二十六】 白頭翁50克,銀花、木槿花各30克。 煎濃汁200毫升,加白糖30克,溫服,每日3次。 本方為民間驗(yàn)方,適用于大腸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