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和小小說(微型小說)的區(qū)別
微型小說以小見大,講究“制造懸念、曲徑通幽”,作為新時代的快速娛樂欣賞形式,為廣大讀者所喜聞樂見。微型小說的矛盾沖突更加接近于戲劇,那單一的.瞬息萬變的,如濤如波如畫的一幕沖突景觀就更使人如臨現(xiàn)場,感受洗禮般的觀感。特別是對于情節(jié)型的小小說來說,設置符合藝術規(guī)律的小小說的戲劇沖突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課題。 微型小說即小小說,中國是文學的國度,微型小說源遠流長,從古代神話到先秦寓言,小說已萌芽破土,經歷六朝志怪、唐代傳奇、宋元話本等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形式,至明清近代,章回宏篇產生,短篇薈萃發(fā)達,汪洋恣肆,涌向高峰。微型小說之創(chuàng)作自古至今,也從未中斷,名篇佳品浩如煙海,只不過那時沒有給它命名罷了,如《聊齋》就是一部傲立世界文壇的微型小說典范。 微型小說在國外叫精短小說,在我國五十年代被正式列為一種文體出現(xiàn)在世界文壇。那么什么是微型小說,它包含些什么內容,有些什么特點? 老舍曾這樣說過:"小小說(與我們所說的微型小說基本同義)是最短的短篇小說,比如說每篇至多不超過二千字。"。80年代初,許世杰說:"微型小說是短篇小說的一支,它篇幅雖微小,但同樣具備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三要素,……它比短篇小說更精粹,更洗練。" 有些寫作教材也這樣規(guī)定:"'短小說'、'微型小說'、'袖珍小說'……它實際上屬于短篇小說,具備短篇的一般特點,篇幅短小、人物集中、情節(jié)單純、以小見大。" 羅伯特·奧佛法斯特說:"小小說必須高度'濃縮',富有戲劇性,完整地包括短篇小說應有的情節(jié)。" 歐·亨利對微型小說特點的理解則是:"一、立意新奇;二、結構嚴密;三、結尾驚奇。" 立意新穎、情節(jié)嚴謹、結構新奇三要素。即在2000字以內要概括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 附:小說與小小說的區(qū)別 小說由字數(shù)的多少,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說。人們通常把一千字之內的小說稱為小小說 又叫微型小說。一千字到一萬字的小說稱為短篇小說,一萬字到十萬字的小說稱為中篇小說,十萬字以上的稱為長篇小說。這只是就字數(shù)而言的! 小小說,有人說它屬于短篇小說的一個分支;有人說,它不屬于短篇小說的分支,是作為獨立的小況品種與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平列的一種新樣式。作家汪曾祺在《小小說是什么》一文中曾指出:“短篇小說的一般素質,小小說是應該具備的。小小說和短篇小說在本質上既相近,又有所區(qū)別。大體上講,短篇小說散文的成份更多一些,而小小說則應有更多的詩的成份.小小說是短篇小說和詩雜交出來的一個新品種。它不能有敘事詩那樣的恢宏,也不如抒情詩有那樣強的音樂性。它可以說是用散文寫的比敘事詩更為空靈,較抒情詩更具情節(jié)性的那么一種東西。它又不是散文詩,因為它畢竟還是小說?!边@一段話,對我們認識什么是小小說具有啟發(fā)意義。小小說與短篇小說相比.它的篇幅更短,故事更簡單,它多取材于生活的一瞬間、一插曲、一場景、一鏡頭.反映人物在一件事或一個場景中的片斷行動.勾勒出人物精神面貌,揭示出氣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