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怎樣敘述故事
一、掌握小說家的時鐘。講故事的要則之一是能同時天南海北,無所不知地講,不但精 通歷史,通曉當今,還能洞察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作者的敘述中,所有已知的和預期的 時間都集中在即刻發(fā)生的事件上。在這個過程中,"小說家的時鐘"同時報出不同的時間。 這種時間說明:無論故事起初是怎樣構(gòu)思的,敘述總是象花筒似地把各個時間牽連在一 起。最簡單的敘述就是將各種感覺、回憶和推測的過程混為一體。 小說作者安排故事的方法之一就是他可以調(diào)整各事件所占的時間比例。一個重要的事件 可以寫得比它實際發(fā)生的過程更長一些;而漫長的歷史用一段文字就可以概括敘述出來。這 種敘述的靈活性正是小說作者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用時間比例來表明每一事件的相對重要 性。從某個角度上看,小說家在寫作時可以象一把扇子似地把時間打開或者折攏。既然每一 篇故事根據(jù)自己的輕重緩急都需要一種特殊的計算時間的方法,那么作者如何計算時間就是 非常重要的。 二、時間生活和價值生活。在敘寫中,小說作者為了表達的需要有時把時鐘撥快,有 時把時鐘撥慢,有時把指針倒回或撥前,但是,沒有一個作者能全然不顧時間的順序。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中說:"在小說中,對時間的忠誠極為必要,沒有任何小說可以擺脫它。" 這是因為,"日常生活同樣的充滿了時間性……不管什么樣的日常生活,實際上都是由兩種 生活合成的--時間生活和價值生活--而我們的行為也顯示出一種雙重的忠誠。'我只看 了她五分鐘,但那是值得的。'這個簡單的句子里就含有這種雙重的忠誠。故事是敘述時間 生活的,但在小說中--如果是好小說--則必須包含價值生活。"所以,敘寫故事不能忽 略自然的時間生活,但是更要注意社會的價值生活,必須匠心經(jīng)營,寫好價值生活。 三、微觀敘述和宏觀敘述。小說的敘寫應使讀者有歷史感。為此,小說作者在把自己 的故事安排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范圍內(nèi)的同時,他就應對歷史負起責任。這就是說,小說場景 的每一個細節(jié),對話中的每一個片斷以及書中人物的每一個行動都必須合乎小說發(fā)生的時代 背景。這樣,在寫作中就有了微觀敘述和宏觀敘述。所謂微觀敘述,是指"按時序組織起來 的一連串事件";所謂宏觀敘述,是指"歷史的一個片斷"。這兩種敘述使得作者能夠正確處 理"小說范疇里的時間安排和小說結(jié)構(gòu)與歷史前景間的關(guān)系。"(喬納森·雷班《現(xiàn)代小說寫 作技巧》) 四、三項基本選擇:在對待時間的安排上,作者通常有三項基本的選擇:一是按"時 間一致"的原則來敘述,使小說里的事件在前后順序上同閱讀的順序大致一樣。二是用縮短 或概述時間的辦法去敘述,在故事的開端或結(jié)局之間略去若干年月。這樣,讀者的閱讀時間 和小說人物的行動時間是不一致的。三是用時序顛倒的方法 進行敘述,閱讀時間和行動時間有時一致又有時不一致。 五、敘述時間的距離:時間在小說里除了起著"導演"的作用之外,又起著引起"懸念" 的作用。"在一本我們稱為嚴肅的小說中,我們同樣也感到,或者應該感到時鐘一小時又一 小時地在轟響,日歷一頁又一頁地掀過去。此外,時間還把讀者牢牢地系在宏大的'現(xiàn)在' --如果你愿意的話,叫它場景也未嘗不可--,而這些'現(xiàn)在'是由一些中間性的情節(jié)連 系起來的。我們可以在時間上前后移動,但是現(xiàn)在這一時刻必須牢牢地抓住我們。"(伊莉莎 白·鮑溫《小說家的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