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照遠 “忙”字的結(jié)構(gòu)是:“心”加“亡”,故曰:真心已死(丟失、迷失)為忙。所謂真心,就是指人的先天自我之道心,也是指自我本性的歸真向善之心。 道家是修真的,他修成之后稱為“真人”。 他們在修成之前,把世間所有的一切存在都看成是假的、虛無的,只有在他修成之后要回歸的那個地方才是真實的,所以世間萬象在他思想中的印象、概念他都要排除掉,盡量使自己保持清靜無為的狀態(tài)。 今天的世人活的都很忙。大多數(shù)人很難使自己清靜下來,是因為從未認真思考過人生的目地。所以在人類社會中生生世世所形成的觀念和欲望就會乘虛而入,做了人的主。如果那些觀念都很強勢的話,就要輪流做主,所以他就會一會兒忙這個,一會兒忙那個。從本質(zhì)上來說,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在忙,也不是為了真正的自己在忙,是那個欲望為了滿足欲望本身從而控制著這個人在忙。這個時候他的道心已經(jīng)被各種欲望掩蓋起來了,真正的自己已經(jīng)迷失了,甚至已經(jīng)把欲望當成了自己了,所以說:真心已死(丟失、迷失)為忙。 因為真心已死,所以人就缺乏智慧,就很容易忙中出亂、忙中出錯。 漢字講究同音同源,與“忙”字含義有密切關(guān)系的同音字還有:盲、茫、莽等等,那么一個大忙人就很容易盲目行事,也很容易迷茫無智,更容易莽莽撞撞。 所以諸葛亮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忙和勤奮還不是一回事,勤奮主要是指用在治學和修養(yǎng)道德等方面,如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這是勤奮而不是忙。相對于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忙主要是為了各種追求和欲望。其狀態(tài)相似,但是目地不同。所以說很忙的人不一定勤奮,勤奮的人不一定很忙。 歷史上人類社會所發(fā)生的那些大災(zāi)難,都是在人類的道德徹底敗壞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2012年是過去了,可是人類的道德并沒有回升,所以那些安排會被撤銷嗎?正如一條皮筋你把它拉得再長,它也是會有個限度的,所以,那個日子是越來越近了。 但是如果這個人道心萌動,想要返本歸真,那么就會震動十方世界,誰都愿意幫他。所以說,修道之人才是上天所最看重的、最珍惜的。那么他就會“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如果你是一個大忙人,不妨先停一下正在忙著的事情,思考一下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到底有沒有真正的為自己的未來和生命負責過?如果你自己都對自己的未來和生命不負責任的話,那么天地宇宙都在更新,一切都要新陳代謝,你將要歸于何處,誰來為你負責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