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碑林位于桂林市小東江畔七星公園月牙山瑤光峰南麓,由龍隱洞、龍隱巖兩處石刻組成。此處;壁無完石,碑刻如林,共有石刻220余方,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件、民族關(guān)系等。形式有詩詞、曲賦、銘文、對聯(lián)、圖象等。書體楷、草、隸、篆俱全?,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碑刻中年代最早的,是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張浚、劉崇龜?shù)摹抖霹N花唱和詩》。宋碑有130多方,著名的《元祐黨籍》碑,反映北宋末年統(tǒng)治階級的內(nèi)部斗爭,是國內(nèi)現(xiàn)在唯一完整的一塊,史料價值很高?!镀叫U三將題名》碑,記錄了宋朝狄青、余靖平定儂智高反抗朝廷的史實。梅摯的《龍圖梅公瘴說》,尖銳指出當(dāng)世民怨神怒之源,在仕宦群中普遍存在的五瘴, 而仕者或不自知,乃歸咎于土瘴,不亦謬乎!郭沫若讀后,贊為梅公瘴說警人心。石曼卿(延年)《餞葉道卿題》28字,筆法堅勁,是傳世稀品。米芾、程節(jié)《贈答詩》,朱顏、章峴、方信孺以及明人周進隆、清人謝啟昆的題詩, 都有較高藝術(shù)水平。清康熙四年(1665)所刻陽線觀音像, 線條精細,面容豐滿,髻堆上有三個小頭像, 額間有一只小眼睛,嘴唇上還有兩撇胡須, 形象十分奇特。清人所書佛字,書、畫為一體,匠心獨具,頗有欣賞價值。龍隱巖左側(cè)現(xiàn)已增建碑閣,展出歷代文化名人歌詠桂林山水的詩詞曲賦以及題榜、銘記的碑刻和拓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