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心靈深處的泉流叮當(dāng) ——寫給課堂里的孩子 我常常想,我們究竟為什么而寫作?為排解憂悶?為消遣閑暇?為撫慰失落?為逃避孤獨?為贏得贊賞?為獲得榮譽?為享受表達(dá)的快樂?為尋求共鳴的心聲? 記得畢淑敏寫過這樣一段文字:“我的獨出心裁的創(chuàng)意,像鴿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們的羽毛。我的設(shè)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灘上,等待著我把它用金線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線消失的遠(yuǎn)方……沒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別人。我很重要。”其實,寫作本身就是一種存在。茫茫人海,我在;蕓蕓眾生,我在。我在,故我寫,真正的寫作,不需要理由。 寫作是一曲心靈泉水的涓涓流淌。文字是繁重學(xué)業(yè)間隙的一刻灑脫消遣,文字是春花秋月光景里的一次深情凝眸。文字中所包蘊的精神世界,是人生一座隱秘的富礦,深藏著的一切,構(gòu)成生命的神秘與魅力。這座富礦可以無限開掘,斑斑駁駁的本子,花花綠綠的稿紙,收藏著的心事,分享出的快樂,是文字散發(fā)著的生命氣息。那些只屬于某個年齡的獨特體驗,那些故事,那些瞬間;那些朦朧情思,那些瑰奇想象;那些沖天的豪情,那些跋涉的足跡;一切,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印跡,承載著生活的苦與樂,成長的痛與美。 寫作是一縷生命印跡的久遠(yuǎn)劃痕。生命是短暫的,再長不過百十年,猶如長河之一瞬,滄海之一粟。生命也是脆弱的,如帕斯卡爾所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人的全部的尊嚴(yán)就在于思想。”熱愛文字的人,心靈是強(qiáng)大的。那些超越時空的生命,正是用精神世界的豐富內(nèi)涵,寫就了歷史的精彩。他們或孤獨抑郁涕淚滂沱,或憂國傷時奮筆疾書,或躊躇滿志氣沖霄漢,或忘情山水陶然自樂,或呼天搶地叩問吶喊,或唱和酬答深情吟詠,或放浪形骸悠游逍遙。他們的生命,從來都不止于軀體寄存的空間,而是將靈魂的光環(huán)劃過天宇,照亮暗沉的世界。 寫作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心靈體驗。它仿佛一份生命的契約,又好比河的第三條岸,我們無需追問將會在哪里??浚灰鸭?xì)膩的心思投放一路迷人的風(fēng)景。熱愛文字,是精神生命的高度覺解,正如屈原與他的汨羅,蘇軾與他的東坡,沈從文與他的湘西,史鐵生與他的地壇,北島與他的黑夜,海子與他的麥地。文字是心靈擴(kuò)容 的最好方式,以此完成對生命的叩問,對世界的悅納。 寫作是一樁拷問靈魂的真誠事件。文字總能嵌入一個人的信仰,高貴與卑劣,猶如曝露于上帝面前的赤裸靈魂,高下自分。“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的文字背后,是卓越而干凈的心靈。造作的文字,應(yīng)景的文字,媚俗的文字,違心的文字,永遠(yuǎn)是對心靈的嚴(yán)酷傷害。生活光怪陸離,唯有為心靈建立一個真與善的坐標(biāo),文字才是美的。因為,沒有誰的信仰可以逃脫時間的審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