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一二〇九年,距今八百多年前的一個春日,就在我眼前的這座園子里,來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他手撫廊廡,望著經(jīng)過修葺后既陌生又無比熟悉的景物,時而微笑,時而眼含熱淚,幾經(jīng)躊躇,深情款款地在壁間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再將時間向前推五十幾年,也是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那時他只有三十一歲,正當壯年卻仕途受阻,滿腔憂憤的他一個人在這座園里散步,驚鴻一瞥間,一個久違的倩影掠過他的視線,他當時險些驚呼出聲,因為那個倩影不是別人,正是十年前與自己雙宿雙飛舉案齊眉的親密愛人,也是從小青梅竹馬詩詞唱和的紅粉知己,而此刻,卻依偎在一個皇室宗親的官宦子弟身旁!而那位佳人也似心有所感,眼波流轉(zhuǎn)間,看到了失魂落魄踽踽獨行的他,四目相對的瞬間,不由得全身一震怔在那里,半晌之后才黯然收回目光轉(zhuǎn)過頭去。 他此刻空有萬語千言欲向伊人傾吐,然而伊人已是他人的美眷,錦衣玉食幸福無比(但愿如此!),他還能說些什么呢?想說的話如今說來都已太晩!正當他傷心絕望準備離去之時,卻見兩個丫寰手拿錦盒,送來幾碟小菜一壺美酒,口稱是夫人命她們送過來的,請他享用,他抬眼向伊人處望去,伊人卻已轉(zhuǎn)過頭去,不肯再回顧他一眼! 這是怎樣令人魂斷心傷的一幕??!他面對著美酒佳肴,舉杯提箸,卻如何飲得進如何咽得下啊,幾回抬頭偷望那倩影,心里千呼萬喚著那無時無刻不縈繞于心頭的名字,卻無法再令伊人回眸一笑! 他黯然停箸,喚來一個園中仆役取來筆墨,飽蘸濃汁,含著熱淚在壁間揮毫疾書數(shù)十字,然后擲筆于地,長嘆一聲,揮淚離去。 他不知道,就在他走后,那個他在心底千呼萬喚的人兒卻在夫君與丫頭們的簇擁下走了過來,在壁間流覽一番之后,雙眉緊鎖,緊握著疼痛的胸口,兩行清淚奪眶而出。 那壁間所題的文字我從小就耳熟能詳,老爸告訴我,這首詞叫《釵頭鳳》,是古往今來詠嘆愛情的佳作中最最真摯感人的一首,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我依然固執(zhí)地認為這首詞是我數(shù)十年間讀過的所有愛情詩句中最好的,沒有之一: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園子叫沈園,他叫陸游,伊人叫唐琬。 2、當年讀初中的時候第一次讀到《孔雀東南飛》,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明明是一對情比金堅恩愛無比的小夫妻,怎么可能會迫于外界的壓力而生生分開終成千古之恨的呢?想這焦仲卿與劉蘭芝,彼此情深義重誓不相負,為何卻會落得個“生人作死別,恨恨哪可論”的結(jié)局,赴水掛枝共蹈黃泉,徒然放飛一只美艷絕倫的孔雀啁啁啾啾哀鳴千古? 后來又知道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傳說,這二人的傳說比焦仲卿與劉蘭芝晚了一百多年,而且梁祝最終并未成為夫妻,所謂“蝶舞凝山魄”的“化蝶”之說,與焦、劉的“孔雀東南飛”一樣,只是后人的美好演繹罷了,當不得真。 《孔雀東南飛》與“梁?!钡膫髡f之所以被人傳頌千年,我想是因為那份感天動地的忠貞愛情只是存在于傳說之中,正因為在現(xiàn)實中稀缺甚或沒有才會令世人仰望憧憬吧?無論焦仲卿劉蘭芝還是梁山伯祝英臺,盡管歷代文人言之鑿鑿認為確有其人,然而誰都無法確證他(她)們的生卒年代與家族歷史,所以他(她)們始終只是存在于文學作品和傳說中的人物,這樣想來,他(她)們之間的凄婉故事也只是后代文人對忠貞愛情的一種歌詠和想往而已,供人唏噓憑吊,賺取世人眼淚。 然而比《孔雀東南飛》和“梁?!钡膫髡f在時間上要晚了一千年的陸游與唐琬卻都是史有其人的,而唐琬也確確實實就是陸游早年的結(jié)發(fā)妻子,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愛情故事也都可以從二人的詩詞唱和中尋找到清晰的脈絡(luò):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沈園重逢后,唐琬也寫了一首《釵頭鳳》,單憑這一首《釵頭鳳》,唐琬已足以與古往今來的任何才女相比肩。也許,比起陸游的那一首《釵頭鳳》來,唐琬的和作沒有那種“哀而不傷、含而不露”的高超技巧,但全詞情真意切哀感頑艷,功力雖稍遜一籌,情感表達卻更加殷切,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堪稱“字字看來皆是血”,一闋詞罷,唐琬便憂傷成疾臥床不起,不久就與世長辭,一縷香魂,終于歸了離恨高天。 那么,這對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伉儷情深的小夫妻,又是為什么最終沒能白頭偕老,只留下了這兩首《釵頭鳳》和一段令人腸回九轉(zhuǎn)心酸墮淚的凄美愛情故事的呢? 和《孔雀東南飛》以及“梁?!钡膫髡f一樣,他(她)倆的愛情,也是葬送于封建禮教。 現(xiàn)實與傳說,答案竟驚人的一致。 3、陸游在他的傳世佳作《釵頭鳳》的上半闕里連用了三個“錯”字,如三記重錘,聲聲敲在人的心坎上??偨Y(jié)起來,在他與唐琬的故事里,恰可用這三個“錯”字來概括。 第一錯,錯在陸游的母親。 《孔雀東南飛》的故事里,出現(xiàn)了這樣一位母親,她看不慣兒媳的所做所為,逼迫自己的兒子將兒媳“遣去慎莫留”,絲毫不顧及兒子所說的“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甚至因為兒子回護兒媳而“搥床便大怒”,直至逼得兒子俯首聽命,違心地將與之感情深篤的妻子遣出家門,直接造成了兒子與兒媳一個“舉身赴清池”、一個“自掛東南枝”的凄慘結(jié)局。 幾乎如出一轍般,在陸游與唐琬的故事里,也出現(xiàn)了這樣一位母親。本來唐琬乃是陸游舅父唐仲俊的女兒,兩家聯(lián)姻,還是陸母力主的。但她沒想到的是這位侄女加兒媳不僅美貌無雙而且才華更加出眾,以致于令自己的兒子陸游神魂為之顛倒,不求上進,只一門心思地與嬌妻纏綿于花前月下,吟風弄月形影不離,完全將求取功名光耀門楣之事拋諸腦后。陸母大為著急,管教自己兒子時兒子又聽不進去,于是轉(zhuǎn)而教訓兒媳,誰知這位兒媳大家閨秀出身,對所謂的功名之事反而看得很淡,只知與夫君你儂我儂忒煞情濃,并不收斂,這可惹惱了這位一心想讓兒子登科及第以求光宗耀祖的母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為了兒子與家族的前途,竟然做出了將唐琬逐出陸家的決定。唐琬自嫁入陸家起,三年未曾生育,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此為“七出”之條,正好給了陸母一個充足的理由,于是當即下令將唐琬驅(qū)逐出陸家。 陸游不敢違逆母命,又舍不得兩情相悅琴瑟和諧的愛妻,百般無奈之下,想到了一條計策:他表面上遵從母命將唐琬送走,暗地里卻在山陰租賃了一間房屋安置下唐琬,背著母親與唐琬暗中繼續(xù)過著和和美美的小日子。怎奈天不從人愿,此事終為陸母察覺,陸母設(shè)計調(diào)走了陸游,然后親自帶人將唐琬送回了娘家。 第二錯,錯在唐琬的父親唐仲俊。 唐仲俊本是光州通判,也是官宦子弟,對面子看得格外重要。見到女兒被陸家逐出,而且是跟自己有兄妹之親的陸夫人所為,覺得顏面大大受損,自然是氣不打一處來。外甥加女婿的陸游不求上進,關(guān)我家琬兒何事?我家女兒不會生養(yǎng),可以給陸游納妾嘛,又不會讓你陸家斷后,何必做得這么絕!難不成以我家女兒的美貌,出了你陸家就找不到好人家了?你們陸家無情,就休怪我唐家無義!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傾慕我家女兒才貌的官宦之家多的是,咱們走著瞧! 就這樣,唐琬在娘家住了沒多少時日,就由父親作主將她再嫁給了身為皇族宗親的趙仕程,門第比陸家更高,而且那趙仕程視唐琬為天人,百般疼愛,就算知道唐琬無生育能力也絲毫不以為意,照樣殷勤呵護。 乍一看,女兒唐琬這次算是掉進了“蜜罐兒”里,錦衣玉食,郎君如意,唐仲俊既報了陸家的“一箭之仇”,又為女兒覓得了一個好的歸宿,可以終生有托,唐仲俊此番可說是志得意滿心懷大暢! 然而,世事乃有大謬不然者! 唐仲俊自己面子上是風光了,卻未料到自己女兒竟是一個至性至情之人,他以為再嫁之后女兒就可以幸福終老了,沒想到竟然害了她的性命! 唐琬始終不能忘情于舊愛陸游,終至一番重逢后傷情過度,竟爾飲恨而終。 第三錯,錯在陸游自己。 世間摯愛往往招致天妒,所謂“干造物之忌”,所以古往今來,有太多的癡男怨女不能圓終生相守之夢。就連七仙女這樣的天仙,想與心上人長相廝守也會被王母娘娘強行拆散,何況肉體凡胎手無縛雞之力的一介書生,想要保護好自己那一份摯愛,往往就必須付出相應的沉重代價,就像至尊寶必須變回孫悟空才有力氣舞得動金箍棒去保護她的紫霞仙子不受傷害是一樣的道理。 愛她,要先讓自己變得強大,有足夠的實力去保護她。否則,所謂的愛往往恰恰是一種致命的傷害。假如克制一下自己,別急著飲盡這愛的佳釀,先將其封存好在心田里埋一埋,待功成名就之日再將它開啟,是真的佳釀,自然就會更加醇香醉人。只有你足夠強大,別人才無法干預你的選擇。 假如陸游迎娶唐琬后不過度沉溺于愛河,而是為了心上人早一點發(fā)奮圖強,求取了功名,也許陸母就不會再干預他的婚姻生活,即使唐琬不能生育,也未必會被逐出家門。退一步講,即令陸母仍然強行干預,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領(lǐng),大可效法陶朱公范蠡或浪子燕青,攜美女西施、李師師泛舟于五湖之上,逍遙一生,又是何等的快活! 可惜世上沒有假如,可惜陸游只是陸游。 4、對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來說,總會有那么一個甚至幾個地方讓我們魂牽夢縈終生難忘。這個地方不必是舞榭歌臺壯麗山河,也不必非有令人嘆為觀止的雄奇和美艷,只要它曾在一段時光里寄托過你的夢想和情思,或者曾讓你為之奮斗多年不惜拋灑青春和汗水,又或者曾讓你與昔日的愛人在此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相信我,它就一定會在你的一生中令你朝思暮想。 比如戴望舒的雨巷,比如魯迅的三味書屋,比如徐志摩的康橋,比如史鐵生的地壇。 而對于陸游來講,這個深深銘刻在心間的地方無疑就是沈園。 “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畫角聲哀,沈園已面目全非,橋下春波,曾照伊人倩影,樁樁件件,倍惹傷心。 “夢斷香消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 猶吊遺蹤一泫然!” 佳人已逝去四十年,沈園的柳樹都老得不再吹出柳絮了,老朽之身已行將作土,卻仍然憑吊著佳人遠去的蹤跡而泫然淚下! 此時的陸游已七十五歲,距當日沈園邂逅詩詞唱答之時,已過去了四十幾年!半生湖海漂泊為國奔忙,古稀之年卻仍不能忘卻伊人,獨自徘徊于昔日小園,憑吊芳蹤,老淚潸潸。 人已古稀,居然還念念不忘舊日情誼,用情之深,令人動容。然而這還沒完,又過了六年,暮冬天氣,已是風燭殘年的陸老爺子一日早起,忽命人備下筆墨,又揮毫寫下了《十二月二日夜夢游沈氏園亭》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綠蘸寺橋春水生。” 沈園在城南,所以即便是在夢中,只要走近城南這個地方就會感覺到怕!到了園里還會更加傷心,為什么呢?因為梅花的香氣如昨依然可穿透游客衣袖,小橋依舊無聲無息地浸泡在綠波之中,可是,這樣的景致又有什么值得傷心的呢?下面的話沒有說,傷心之處已不堪說!所有景色還是那時的景色,而那時的人呢,去了哪里?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 墨痕猶鎖壁間塵!” 原來如此!伊人玉骨早成泉下之土,唯有心血凝成的《釵頭鳳》還留在墻上!雖早已蒙塵,卻終究未曾磨滅! 天地逆旅,光陰過客,這副皮囊可爛成土揚成塵,而那份誠摯的愛,卻不管萬物再怎么凋朽,永在人世間回蕩! 5、對于一個男人來講,贏得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與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一生的夢想與抱負這兩者之間,哪個更重要一些?這從來都是個兩難的問題,也不知道難倒了古往今來的多少英雄漢。蔡鍔將軍在面對多情的小鳳仙之時,說了一句:“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舍小愛而成大我,拔劍南天勇赴國難,不愧為人中龍鳳;而吳三桂失去了陳圓圓后卻“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直接引狼入室開門揖盜,放清兵入關(guān),搶回了美人,封疆裂土,自成一方霸主,也不去理會別人送他的“漢奸”名頭。此二人在情愛與功業(yè)之間的取舍上,一個為了江山負了美人,另一個卻為了美人出賣了江山,撇開歷史功罪不講,倒真難說誰的選擇更讓人羨慕呢!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而對于陸游來講,他失去了的也許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場愛情,卻贏回了一世英名與萬古文章! 眼前的沈園,就是八百年前見證過陸游與唐琬凄美愛情的沈園,只是星移物換久經(jīng)風雨,恐怕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了。 站在《釵頭鳳》碑前,望著碑上漸已模糊的字跡,隔了歷史的煙塵,在緬懷那段令人腸回九轉(zhuǎn)的凄美愛情的同時,卻也不免暗自忖度:如果當時陸游真的與唐琬雙宿雙棲天長地久了,我們今天還讀得到這么多優(yōu)美的辭章么?所謂“溫柔鄉(xiāng)便是英雄?!?,沉溺在兒女情長之中的陸游還會成為那個雄奇奔放、沉郁蒼涼的陸放翁么?要知道陸游一生著述之豐當世罕有其匹,詩詞文章所達到的高度和成就更是萬中無一,這對于后世的我們,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幸事,我們因此才可以讀到他“鐵馬冰河入夢來”、“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家國情懷,知道了他不僅是一個性情中人,更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不只是小兒女的陸游,更是偉丈夫的陸游?。?/p> 看來老天爺還是公平的,它雖然剝奪了他一生的摯愛,卻還了他倥傯半生中無數(shù)瑰麗的詩行! 當然,遺憾肯定是有的,要不是他的一首《釵頭鳳》,又怎會害得風華正好的唐琬抑郁而終?可是,誰知道呢,這也許正是老天爺?shù)目桃獍才虐??不如此,她又怎會在以后的五十幾年中一直盈盈于詩人的魂夢之間、令其為之瘋為之醉為之輕吟淺唱為之老淚縱橫呢?“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痹旎耍ㄓ幸宦晣@息!然而,也正因為造化如此,才成就了這一段傳奇,她的芳名才得以流傳于千秋萬古。鶯兒燕子俱黃土,黃土卻掩不住那一段絕世的香艷與風流! 正如那個一生為她夢魂顛倒的男人在悼念她的詩中所寫的一樣: “少日曾題菊枕詩,蠹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