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烤箱之后,初學者們了解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像不能拿市面上賣的普通的面粉做西點。面包要用高筋面粉,或者面包粉;蛋糕、餅干要用低筋面粉,或者蛋糕粉。 問題是咱們的市面上面粉種類一大堆,自發(fā)粉、餃子粉、富強粉、標準粉、特一級面粉…… 看到崩潰的新手們往往會上超市隨便提兩袋,覺得肯定有能用的~~~ 自我主見比較強烈的顧客經(jīng)常不信邪,不就都是面粉嘛,有什么不能替的~~~~ 筒子們,瞎買浪費金錢浪費精力浪費感情??! 先解釋低筋面粉、高筋面粉,以及為什么面包和餅干要分開用兩種不同的面粉 所謂“高筋”、“低筋”里面的“筋”,指的是面筋。我們希望面包有嚼勁,所以要多一些面筋,我們希望蛋糕和餅干松軟酥脆,就要少一些面筋。 面筋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呢?面筋=麥膠蛋白+麥谷蛋白+其他蛋白。其實就是是小麥粉中的一類蛋白質。 蛋白質分子非常的大,其中有些部分是“喜歡”水的。因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當我們往面粉里加入一點點水之后,水消失了,和面合二為一變成面團了。那些消失的水哪去了呢?他們進入到蛋白質中去了。蛋白質的吸水了,變大了,就形成了面筋網(wǎng)絡。 蛋白質含量高,自然能形成的面筋就多,吃起來有韌性有嚼勁。 蛋白質含量低,能夠形成的面筋就少,吃起來沒有阻力,也就是松軟酥脆。 回想一下你們吃過的面包和蛋糕,再回想下吃起來的口感,明白了吧? 那為什么咱們國家面粉的種類那么多,但是就沒有我們做面包做西點的面粉呢? 分級和分類是兩個具有不同含義的詞。 這些市面上的“各種”面粉大部分是按照不同級別命名的。富強粉、標準粉、特一級面粉這些都是級別名稱。 咱們國家面粉的分級標準是灰分*的含量。實際的含義就是以加工精度作為分級標準。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就先把灰分簡單理解成礦物質好了。越精細的加工,“加工掉”的東西就越多,結果就是灰分含量就越少。 (灰分是食品灼燒后的殘留物,谷物類的這個灼燒溫度指的是≤550℃,在這個溫度下,有機物全部分解,水分、易揮發(fā)物質已經(jīng)揮發(fā)完全,剩余部分就只是不易揮發(fā)或分解的無機鹽了,無機鹽就是礦物質)。 說到這,童鞋郁悶了,咋沒都提到面筋含量呢?對!就是沒有面筋含量什么事。所以您看到市面上那么多種面粉,標準粉,特一級粉啥的,說的都是加工精度。根本沒面筋含量的事。 那這些面粉到底是高筋粉還是低筋粉呢?都不是,是中筋粉。餃子粉好點,是中強筋粉,但還不是高筋粉。 富強粉指的是加工精度很好的精制面粉,據(jù)說是面筋含量比較高,可到底是怎么個高法,沒有標注,沒有說明。 雪花粉就是個好聽的名字。 餃子粉是比普通面粉面筋含量稍微高一點的面粉,屬于中強筋粉。 自發(fā)粉是做饅頭用的,里面除了含有面粉之外,還有酵母,所以不用你加酵母面肥什么的。加水,揉面,醒發(fā),它自己就發(fā)起來了。 說一個豬小美個人觀點的結論:所有這些市面上的面粉都是一個樣,不是中筋就是中強筋,而且基本都沒有明確標出蛋白質含量或者面筋含量,模模糊糊,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什么買什么專用的粉吧~~ 按照蛋白質含量對面粉進行分類。 蛋白質含量8% ——糕點面粉 蛋白質含量12%——面包面粉 蛋白質含量≥13.5——高筋面粉(在我們國家這個指的很亂,一般大于11%就能叫高筋面粉。歐美國家在高筋面粉方面直接就給了一個數(shù)字14%) 其他的那些“粉” 全麥面粉: 就是整個麥粒研磨成的面粉。小麥的胚芽的部分含有很高的油脂,很容易酸?。ň褪茄趸耍綍r說的哈拉了),所以不好保存。 雖然里面面筋含量不錯,但是用全麥粉做出來的面包會稍微硬一點,因為里面會有麥麩切斷了面筋結構,而且里面的油脂也會縮短面筋。所以,一般在使用的時候要添加高筋粉加強強度。 黑麥面粉: 用黑麥做的。如果全用黑麥粉做面包,面包會太密太厚重,所以一般和高筋粉混合使用。 玉米淀粉:不含面筋。一般用來增加粘稠度。做奶油餡的時候常用。有人用普通面粉摻玉米淀粉降低面粉筋力,做蛋糕。 粟粉:港澳地區(qū)一般叫玉米淀粉“粟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