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里:錢是這樣賺的 又是那樣虧的
循環(huán)短期融資的打新客 王女士是做銷售的白領,她認識一位從事小商品批發(fā)的朋友,這位朋友手上常會短期出現(xiàn)大量流動資金。但是,由于工作繁忙,他們倆都沒有時間看盤炒股,她和朋友商定了一種方法來參與炒股:短融式打新。 據(jù)其介紹,她與朋友約定,在新股集中申購期間,朋友固定籌措借給她300萬元,而她賬戶里的資金則作為底倉買入股票,打中新股之后,資金一回轉,她立刻將借款歸還給朋友,并支付相應的利息,一般來說,資金的使用成本每次是0.3%,而根據(jù)測算,每次打新獲得的收益在1.5%~2%之間,也就是說,每次參與打新,她盈利比例約在1%以上,也就是3萬到4萬元。 王女士透露,最近幾個月的新股申購她都參與了,而且還屢屢中簽,獲得了不菲的收益。而對于自己賬戶里的閑置資金,由于初入股市,不懂行情,都買了估值較低、波動較小的銀行股,近一個月銀行股出現(xiàn)行情,她的股票賬戶也小有盈余。 【點評】對于散戶來說,申購打新基金是不錯的選擇,由于新股發(fā)行的周期性,實際上打新基金有一段資金沉寂期,散戶通過短期融資直接參與新股申購,等于短期內(nèi)放大了本金規(guī)模,獲取的收益可能會更高。但這種參與方式主要有兩大風險:一是如果無法中簽或中簽較少,會產(chǎn)生無法覆蓋資金成本的情況;二是新股上市也會存在跌破發(fā)行價的極端狀況,如果發(fā)生將無法歸還短融資金,本金也會遭受較大損失,但從目前的新股發(fā)行制度看,大部分的新股發(fā)行市盈率都低于所在行業(yè)的平均水平,新股上市跌破發(fā)行價的可能性很低。王女士的做法值得贊許的部分是切合個人理財實際,沒有盲目耗費工作時間去參與股市炒作,但對于沒有融資渠道的投資者來說,如果能夠接受打新基金一年10%左右的收益率,直接申購打新基金即可獲得新股IPO紅包。 倒騰資產(chǎn)的“騰挪俠” 李先生是P2P理財和余額寶的忠實粉絲,還參與投資了一家P2P公司。近期,股市的大漲讓其股票的收益大大超過了P2P和貨幣基金的理財收益。因此,他開始陸續(xù)從自己投資的P2P理財平臺和余額寶中,通過債權轉讓、贖回等方式取出資金,投入到股票型基金、指數(shù)型基金和股票中來。 李先生表示,市場的熱點是不斷變化的,自己會隨著市場變化不斷更新資產(chǎn)配置:熊市里會把大部分的資金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chǎn)品和一些靠譜的P2P平臺上,剩余的資金才會投資到比較安全、低估值的權益類產(chǎn)品上;而現(xiàn)在牛市來了,就要把配置比例顛倒過來。而具體要配置多少比例,還要看對各個時期市場盈利預期的判斷。李先生給自己設定的投資調(diào)整周期是一個月,他每個月都會對未來做研判,并據(jù)此調(diào)整自己大類資產(chǎn)配置的資金量。 【點評】由于投資渠道和理財品種日趨多元化,投資者在參與市場時就面臨多種選擇。不同的市場具備不同的收益和風險特點,而且在不同的經(jīng)濟形勢下,風險收益預期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定期梳理自己持有的投資品種,并根據(jù)市場行情提前做好預估,及時調(diào)整大類資產(chǎn)配置比例,將有利于充分享受熱門市場的投資機會,并回避冷門市場的投資風險。對此,投資者可以針對持有的不同市場的理財品種進行橫向比較,制作定期時段的收益數(shù)據(jù)圖,通過比較,可以感受到資金在不同市場的使用效率,并及時做出資金的分配和調(diào)整,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投資收益,但這類配置必需具備一定的前瞻性,不然容易陷入“追漲殺跌”、首鼠兩端的境地。 堅守價值投資的“大牛散” 林先生是入市近十年的“大牛散”,經(jīng)歷過大牛大熊市的他面臨這場牛市更是坦然淡定。他告訴記者,牛市的策略就是買入并持有,多看少動。因此,他的做法就是做好投資組合,剩下的就交給市場。 林先生透露,自己早期買入了滬深300增強型指數(shù)基金和兩只5年內(nèi)排名都在前1/2的明星基金經(jīng)理的股票型基金,并配合持有了3只低估值、成長性好的股票。林先生判斷,這輪牛市至少還有兩年的行情,自己的配置只會加倉或少量購買其他低估值的股票,他會長期持有這些股票,直到感覺牛市接近頂部。他認為,越是到了牛市,越需要坐得住,頻繁地換股難以帶來超越市場的收益,在判斷牛市趨勢不變的情況下,每次大跌都是買入的良機。 【點評】目前的市場是有效市場還是無效市場?做價值投資還是成長投資?該買入主動管理還是被動基金?對于這些問題的探討和實踐似乎沒有終點。實踐上看,無論哪種學說或投資理念的擁躉,都不乏成功的典型和失敗的案例,但投資者最好在持續(xù)的投資中不斷試驗,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并堅持下去,一般來說,這樣比毫無章法地頻繁轉換要更容易奏效。無論是買股票還是買基金,堅持一種投資理念,不停地完善自己的投資方法,并督促自己遵守投資紀律,是“小散”成為“大散”、“牛散”的必經(jīng)之道。 頻頻買在高點的“接盤俠” 剛畢業(yè)不久的小張是一名股市新手,但在股市中已經(jīng)是經(jīng)驗豐富的“接盤俠”。小張告訴記者,滬港通開通后,一直被外資追捧的一只鐵路股成為自己入市后買的第一只股票,一開始聽到很多消息稱外資青睞該股票,他心想等等再說,可在等待的過程中,該股票一路單邊上漲,在漲到40%左右,小張沒有按捺不住,開始下單買入,可惜買在了歷史高位,之后股價便一瀉千里,小張足足被套牢了3個月,一直等到股指沖破4000點,他才解套。 在此期間,他聽聞一只“澤熙概念股”兩周內(nèi)上漲了60%,在上一只高鐵股剛剛解套后,他立刻清倉買入這只“澤熙概念股”,沒想到第二天尾盤開始大跌,第三天又遭遇了跌停板。小張給記者看自己的證券賬戶,同時持有十幾只股票,虧損比例高達40%。小張哀傷地告訴記者,在這輪近半年的牛市里,聽到最多的是朋友們都說賺了多少錢,“可為啥我一直在套牢和等待解套中度過呢”? 【點評】頻頻高位被套、屢屢低位割肉——這是很多股民經(jīng)歷過的股市夢魘。半輪牛市下來,看別人在牛市里收獲財富夢想的時候,很多股民非但沒有享受到市場的紅利,反而被市場屢屢戲弄。而要想真正享受到牛市的紅利,還是要扎扎實實地了解基本面、學習技術面、少聽消息面。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建立在自己對市場的獨立判斷的基礎上,未必能夠賺錢,但僅憑市場的消息,頻繁追漲殺跌,想要盈利的可能性其實微乎其微。 莫名暴富的“馬大哈” 北京的紀先生是出名的“馬大哈”。前幾年聽說別人都在炒股票,自己也開戶投資了幾十萬元閑置資金買了一只股票,由于工作繁忙,對股市也不太了解,買入后就很少關注股票的走勢。去年年底股市上漲,大家都開始談論股票了,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資金賬戶和登錄密碼都忘記了。紀先生找到開戶的證券公司找回密碼,登錄后發(fā)現(xiàn)股票的市值已經(jīng)增長了幾倍,客戶經(jīng)理告訴他可以賣了,但紀先生掛單操作不成功,后來就沒有繼續(xù)操作。近期,客戶經(jīng)理提示市場風險,紀先生才記起自己的股票,登錄后發(fā)現(xiàn)市值又增長了60%,自己資產(chǎn)多了一兩百萬。紀先生覺得幸運又莫名其妙。 【點評】牛市中雖然不乏這些莫名其妙暴富的投資者,但在牛市結束后,更不乏不知所以顆粒無收的“歸零者”。如果能不明不白地賺錢,早晚也會不明不白地賠錢。既然來到了這個市場,不妨花多一點心思,真正地去了解宏觀經(jīng)濟、分析企業(yè)價值,分析自己所上市公司,與自己投資的上市公司共同成長,這樣個人投資能力得以提升,盈虧都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普通投資者的財富傳奇還在繼續(xù)上演,“牛散”的理財歷程還在陸續(xù)譜寫,伴隨著曲線的波動、數(shù)字的變化和紅綠的交替,一個個財富故事正在不斷成為現(xiàn)實,投資者要抓住牛市的機會建立自己的投資理念,梳理自己的投資方法,并為牛熊轉換之時積攢足夠的“存糧”,不斷總結不斷前進,才能持續(xù)滾雪球,實現(xiàn)財富的穩(wěn)定增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