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宴喝酒,是一大傳統(tǒng),自古至今,宴席多如牛毛。但有些宴席,能被記載下來,總是有原因的。別出心裁是一方面,主客的個性張揚也是一方面。沒意思的酒,誰能記住?。? 明朝的何喬新在溫州做官的時候,去拜訪朋友兼名士虞原璩。兩個人聊得投機(jī),于是商量著喝點酒,可是天色已晚,村里的小酒文店都關(guān)門了,虞家偏偏連一滴酒都找不出來。何喬新嘆了口氣說:“那,咱們喝醋吧?”于是,兩個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喝起了醋,就這么著,也聊了一宿。后來人說,這叫“醋交”?!∑鋵嵰源状七€真不是何喬新的發(fā)明,發(fā)明者應(yīng)該是石曼卿。宋朝的石曼卿豪飲,他當(dāng)海州通判的時候,好朋友劉潛來看他,倆人就在船上喝開了。喝到半夜,酒快沒了,石曼卿到處找,找到一斗多醋,直接倒進(jìn)酒里。喝到天亮,酒醋俱盡?!按捉弧钡钠鹪磻?yīng)該是這兒。 現(xiàn)在酒駕查得嚴(yán),倒不如推廣“醋交”,喝點醋警察不攔,安全,還能軟化血管。其實真朋友,喝啥都行,投緣了喝多少都行,不投緣還假裝投緣,那就沒勁了。你看那十來個人參加的大席還可勁兒灌人酒的,多半不是至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