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瘡的治療便方。用甘草二寸、白礬一塊(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細嚼,汁咽下。
2、再方。有縮砂殼煅后研細,擦患處。 3、再方。用煅過的密陀僧,研末,敷瘡上。 4、再方。用水銀一分、黃連六分、水二升,都成五合,喝一點含在口中,一天十次,有效。 5、再方。用細辛、黃連,等分為末,搽患處,漱去涎汁。治小兒口瘡,可用醋調(diào)細辛末貼敷臍上。 6、口舌生瘡。用細辛、黃連,等分為末,搽患處,漱去涎汁。治小兒口瘡,可用醋調(diào)細辛末貼敷臍上。 7、牙疳口瘡。用烏爹泥、硼砂等分,研末搽患處。又法:用烏爹泥、雄黃、貝母等分,研末,米泔洗凈患處后涂搽。 8、熱病口瘡。用桃枝煎濃汁含漱。 9、黍米:燒灰和油涂跌打傷,能止痛,不作瘢;嚼濃汁,涂小兒鵝口瘡,有效。 10、一切口瘡。用雞內(nèi)金燒灰敷涂。 11、治口瘡咽痛。用石膏煅過,取三兩,加丹砂三錢半,共研細,點患處。 12、小兒鵝口瘡(滿口白爛)。用枯礬(煅過的白礬)一錢、丹砂二分,共研為末,每次以少許敷患處。一天三次,有效。 13、魚口瘡。用枯礬研細,調(diào)面敷上。 14、久患口瘡。用秦椒去掉閉口的顆粒然后水海洗面拌煮為粥,空心腹,以飯壓下。重者可多服幾次,以愈為度。 15、口瘡塞咽。用豬油、白蜜各一斤,黃連末一兩,合煎取汁、熬濃。每服棗大一團,一天服五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