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擇穴之道

 幸運草wrh 2015-04-12

在歷代的詩人中,東晉的陶淵明是極為豁達恬淡的一個,然而在他的《挽歌辭》中,也免不了流露出一種深沉的哀思。所謂“挽歌”原是古代拖引柩車的人所唱的喪葬之歌。陶淵明的《...

在歷代的詩人中,東晉的陶淵明是極為豁達恬淡的一個,然而在他的《挽歌辭》中,也免不了流露出一種深沉的哀思。所謂“挽歌”原是古代拖引柩車的人所唱的喪葬之歌。陶淵明的《挽歌辭》一共寫了三首,第一首寫殮,第二首寫祭,第三首寫葬,因為都是從亡人自嘆的角度展紙落筆,所以也有人認為是他的自傷自悼之作。我們且看寫葬的那一首: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自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已還其家;

親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在一片高涼氣氛籠罩之中,只見高墳嶕峣,原來是幽室已閉,從此便托體山阿,千年沉睡了。

詩中所說的幽室,就是墓室。由于“死生亦大矣”,在人的一生中,無論是生是死,古人都把它看得很重,因此在有關喪葬中,除了力有不逮的貧苦人家,大多是十分講究而隆重的。尤其在風水術興起以后,為了找到一處藏風聚氣、蟲蟻不生的吉壤吉穴,則更是踏破鐵鞋、孜孜以求,更何況風水術的惑人魅力,并不僅僅只在于死者一人而已,醉翁之意在酒而又不在酒,因為這更是牽涉到家屬子孫貴賤榮枯的百年大計。

風水術的擇穴之道,也和尋龍、問水、披砂一樣,是陰陽宅風水術中的四大準則之一??娤S旱摹对峤?jīng)翼·自序》說:“穴者,沖陽和陰,精氣凝成之竅也。葬欲乘之,返氣納骨之道也?!惫湃擞性疲骸叭昵蟮?,十年定穴?!笨梢妼τ趽裱ㄖ烙卸嘀匾暳耍@里,我們先參考一下我國風水祖書《青烏先生葬經(jīng)》和郭璞的《葬書》是怎樣為后世的擇穴之道定下基調(diào)的。先看《葬經(jīng)》:

無其始也,無其議焉。不能無也,吉兇形焉。曷如其無,何藏于有?藏于杳冥,實關休咎。(言氣不于所生之山而來,則此穴或成或否,亦不可得而議也。氣必有所來而不能無,此穴吉兇之所形,亦彼之貫也。方言共有,曷如入穴之只求其有中之無也。有無藏在杳冥,微茫不可見,實關得穴不得穴之休咎。)

山川融結(jié),峙流不絕。雙眸若無,烏乎其別?(山峙有天心至于山,川流自交合至于水口,皆融成穴。雙眸附近之眉毛眼睫,為上面之印證,所以別其真穴也。)

不畜之穴,是謂腐骨。不及之穴,主人絕滅。騰漏之穴,翻棺敗槨。背囚之穴,寒泉滴瀝。其為可畏,可不慎乎!(舊注:不畜者,言山之無色藏也。不及者,言山之無朝對也。騰漏者,言其空缺。背囚,言其幽陰,此等之穴,俱不可葬也。)

百年幻化,離形歸真。精神入門,骨骸反根。吉氣感應,鬼神及人。(人死形脫,離而化乎土。真氣歸本,精神聚于墳墓。中受土氣蔭枯骨則吉,人祥之氣與穴氣相感應,積禎祥以及子孫也。郭氏引《經(jīng)》曰:鬼神及人,宗其類耳。)

東山起焰,西山起云。穴吉而溫,富貴綿延。其或反是,子孫孤貧。(陰陽配合,水火交搆,二氣郁蒸而成穴,故吉而溫,子孫富貴長久也。不能如是,不可謂穴。)山隨水著,迢迢來路。挹而注之,穴須回顧。(山因水激而成穴,是來路之長,回頭顧朝,水而作穴也。) 天光下臨,百川同歸。真龍所泊,孰辨元微?(天心平正,真龍正穴,萬...

山隨水著,迢迢來路。挹而注之,穴須回顧。(山因水激而成穴,是來路之長,回頭顧朝,水而作穴也。)

天光下臨,百川同歸。真龍所泊,孰辨元微?(天心平正,真龍正穴,萬水同歸,一源交合,此其所以有元微。)

若乃斷而復續(xù),去而復留。奇形異相,千金難求。折藕貫絲,真機莫落。臨穴坦然,形難捫度,障空補缺,天造地設。留與至人,前賢難說。(舊注謂富地利害輕重,人得而識之,貴地所系大,造化不令人識,惟眾人所不喜,則為大貴之地,使人俱識之,則家家稷、契,人人皋、夔,無是理也。奇形異狀,所以千金難求,留于至人先賢,所難說也。斷續(xù)去留,折藕貫絲,是本源探奇形異相,真機難摸,且有元微要口,障空補缺,是真穴到處?;蛴锌杖保滞馍环?,以障蔽之,乃天地安排,至人先賢所以難說也。)

地貴平夷,土貴有支,穴取安止,水取迢遞。(舊注:安止則穴無險,迢遞則水有源流。)

向定陰陽,切莫乖戾。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舊注:陰陽多以左右取穴。左則為陽穴,右則為陰穴。)

貧賤之地,敵如散蟻。達人大觀,如示諸指。(脈理散亂,無的定之穴。注云:山沙散亂,朝不明。)

吉穴葬兇,與棄尸同。陰陽合符,天地交通。

內(nèi)氣萌生,外氣成形。內(nèi)外相乘,風水自成。察以眼界,會以性情。若能悟此,天下橫行。(內(nèi)氣萌生,言穴而生萬物也。外氣成形,言山川融結(jié)而成形象也。生氣萌于內(nèi),形象成于外,實相乘也。察以眼界,形之于外,今皆可見之。至于會以性情,非上智不能言也。眼界之所聚,性情之所止,勢有大小,無穴不然。尚能通之,蠻貊之邦行矣。)

《葬經(jīng)》的注釋者是金朝的丞相兀欽仄。綜合原文和注釋,《葬經(jīng)》提出的擇穴之道,大致可以歸納為這樣幾點:

①墓穴雖說是用來安葬死者遺骸的,可是按照“吉氣感應,鬼神及人”的原則,如果墓中生氣蔭護枯骨的,就可使得穴氣和人祥之氣相互感應,從而使子孫獲得種種禎祥。

②要找得地中生氣凝聚的吉穴,結(jié)穴周圍的環(huán)境是不得不講究的。最理想的結(jié)穴周圍的環(huán)境是山川融結(jié),砂水環(huán)抱而又臨穴坦然,因為這樣的周圍環(huán)境正是地中生氣凝聚的好處所,否則脈理散亂,山砂朝對不明,就找不到理想的吉穴。

③如果結(jié)穴周圍的砂水環(huán)境奇形異相,障空補缺的,則更是天造地設、千金難求的大貴之地??墒沁@種大貴之地,由于折藕貫絲,真機難摸,所以并不是一般的風水先生所能識得的。

④周圍山砂陰陽配合,水火交媾,從而郁蒸成穴的,必定溫而吉利。此外,非但穴要安止,并且還要回頭朝顧來龍,以便更好地迎留地中生氣,為我所用。

⑤上好的吉穴必須是內(nèi)氣萌生,外氣成形的。內(nèi)氣萌生則穴暖而生萬物,外氣成形則山川融結(jié)而成形象。這樣內(nèi)外相乘,從而形成風水的上品。

⑥穴有可畏而不利于安宅或落葬的,要謹慎地加以避免。這些不可安宅或落葬的穴地,大致有四種情況:一是山不包藏的“不畜之穴”,二是山無朝對的“不及之穴”,三是山砂有缺的“騰漏之穴”,四是幽陰不明的“背囚之穴”。如果不慎而選了這些穴位,按風水先生的說法,那么不是腐骨或主人不吉,就是翻棺敗槨或寒泉滴瀝,致使生者死者,雙雙遭殃。

⑦好的吉穴還要配上合宜的葬法,否則穴吉葬兇,也會使好不容易找來的上好風水前功盡棄。此外風水結(jié)穴還有陰陽之分,這主要是根據(jù)結(jié)穴所處的方位來決定的,其中位于左側(cè)的屬于陽穴,右側(cè)的屬于陰穴。古人定向基本上是左東右西,前南后北,這又和現(xiàn)在地圖上所標示的方向有著截然的不同。

作為對《葬經(jīng)》的一種補充,郭璞的《葬書》論穴提出,一是有關墓穴的土質(zhì),要求“土細而堅,潤而不澤,裁肪切玉,備具五色”,否則“干如穴粟,濕如刲肉,水泉砂礫”的,就都是“兇宅”了;二是引《經(jīng)》所說的“穴有三吉”、“葬有六兇”。其中“穴有三吉”是:

神藏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陰陽沖和,五土四備,二吉也; 目力之精,工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葬有六兇”是: 陰陽差錯為一兇, 歲時之乖為二兇, 力大圖小為三兇...

陰陽沖和,五土四備,二吉也;

目力之精,工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葬有六兇”是:

陰陽差錯為一兇,

歲時之乖為二兇,

力大圖小為三兇,

憑恃福力為四兇,

僭上逼下為五兇,

變應怪見為六兇。

為此,《葬書》接續(xù)道:“《經(jīng)》曰:穴吉葬兇,與棄尸同?!督?jīng)曰》勢止形昂,前澗后岡。”這是引《葬經(jīng)》的話而說的。又說:“龍首之藏,鼻顙吉昌,角目滅亡,耳致侯王,唇死兵傷。宛而中畜,謂之龍腹,其臍深曲,必后世福。傷其胸脅,朝穴暮哭,是以禍福不旋日?!痹陲L水術中,擇穴其實就是擇居擇葬,也就是擇地而居、擇地而葬的意思,因此郭璞所說的葬在龍鼻、龍顙、龍耳、龍腹、龍臍的吉,葬在龍角、龍目、龍唇、龍胸脅的兇,是不能撇開擇穴來談的。

由于擇穴之道和山脈的來龍有著莫大的關系,所以對于來龍中的一些風水術語,也有一知的必要,否則就難以作進一步的探討。在風水術中,假如有三條龍脈同時并赴,以中間一龍為尊;如果是兩龍相遇,則以有水環(huán)抱的一龍為主。當龍脈選定以后,接下來還要辨識龍頭、龍鬐、龍腹、龍腳、龍尾。其中龍頭有龍角、龍鬣、龍目、龍耳、龍鼻、龍顙、龍齒的不同;龍鬐有龍背、龍肩、龍須、龍頸的劃分;龍腹有龍腰、龍臍、龍乳、龍脅的差異;龍腳有龍腕、龍肘、龍胯、龍爪的區(qū)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花樣極其繁雜。但是,透過這些光怪陸離的現(xiàn)象來抓要點,根據(jù)“頭崇隆而尾尖削”的原則,風水家們?nèi)绻劝焉矫}的龍頭龍尾確定下來,那么其他的枝枝節(jié)節(jié),也就大體迎刃而解了。

在后世風水著述中,對于龍穴之法,較為知名的是“四鎮(zhèn)十坐”。所謂“鎮(zhèn)”,就是“按其前”;所謂“坐”,就是“居其上”?!版?zhèn)”是總說,“坐”是確指。其中“四鎮(zhèn)”,一是鎮(zhèn)龍頭,二是鎮(zhèn)龍鬐,三是鎮(zhèn)龍腹,四是鎮(zhèn)龍腳。因為葬避龍尾,所以“四鎮(zhèn)”不取?!笆币皇亲堫?,二是坐龍耳,三是坐龍鼻,四是坐龍鬐,五是坐龍肩,六是坐龍須,七是坐龍臍,八是坐龍乳,九是坐龍腕,十是坐龍胯。“十坐”分逮于“四鎮(zhèn)”之中,因此只要把握住“按其前”的“四鎮(zhèn)”總說,那么“居其上”的“十坐”確指也就在其中了。

①鎮(zhèn)龍頭

在山脈一端崇而隆起的整個龍頭中,又有顙、耳、角、齒、目、鼻、鬣的區(qū)別。辨別的大要是,“顙廣而平,耳停以蓄,角欹危,齒瑣屑,目露而濕流(如懸壁水之類),鼻隆而污崦(坳污)。鬣,龍頷旁之小鬐,其厚者可坐,薄者不可坐”。在龍頭所屬的各個部位中,可以坐居其上而取作穴葬的只有三處,這在“十坐”中分別叫做“坐龍顙”、“坐龍耳”和“坐龍鼻”。其他如龍角、龍齒、龍目等部,則都要遠遠避開,否則擇之不吉。此外對于龍鬣,要看具體情況,厚的可坐而薄則不佳。

②鎮(zhèn)龍鬐

在整個龍脈中,“龍背之矗矗”叫鬐,由于龍背、龍肩、龍項、龍頸都和龍鬐接近,所以便就包括進龍鬐一類中去了。鎮(zhèn)龍鬐中可以坐居其上的有兩處,就是“坐龍肩”和“坐龍頸”。關于個中的詳情,《管氏地理指蒙·四鎮(zhèn)十坐第六》說:“鎮(zhèn)龍鬐,避龍背;坐龍肩,堪負載;坐龍頸,當曲會;避龍頸,如伸臂?!弊⒃疲骸案尢罩橙缰掺G,謂其豐隆而可鎮(zhèn)也。若背則平蕩無倚,否則壁立堆容,故當避。肩有肩井可停。頸后曰項,項有去者,回頭為衛(wèi),故皆可坐。頸直無收,若伸臂者然也?!?/p>

③鎮(zhèn)龍腹龍脈的頭尾之間,背鬐下面的廣闊地帶,就是龍腹。因為龍腰、臍、乳、肋與腹相近,所以便都并列龍腹之下一起敘述。如果加以區(qū)分,龍腹寬博而有容,龍腰孱弱而無氣,龍臍坳小而...

龍脈的頭尾之間,背鬐下面的廣闊地帶,就是龍腹。因為龍腰、臍、乳、肋與腹相近,所以便都并列龍腹之下一起敘述。如果加以區(qū)分,龍腹寬博而有容,龍腰孱弱而無氣,龍臍坳小而圓凈自然,龍乳面平而不飽,時或下垂有情,龍脈位于龍體一邊正氣不至的地方。“鎮(zhèn)龍腹”中可以坐居其上而立穴的有兩座,就是“坐龍臍”和“坐龍乳”。其他如龍腰、龍助,則不可坐。為此,《管氏地理指蒙》總括:“鎮(zhèn)龍腹,避龍腰。坐龍臍,自然坳。坐龍乳,如垂髫。避龍肋,不堅牢。”

④鎮(zhèn)龍腳

龍脈旁出遠到的地方,好比龍的握拳透爪,所以風水術中把這叫做龍腳。龍腳的范圍包括腕、肘、胯、爪。風水術認為:“腕,掌后節(jié)中也,以其可腕屈,故曰腕?!薄爸猓酃?jié)也,雖曲而其勢反背”,正因為“面既已反”,所以其勢散而不聚?!翱瑁瑑晒砷g也??杩謨?nèi)寒而脫氣,故須外氣以聚內(nèi)氣?!薄白φ撸饫感虃?,故須避之。”“鎮(zhèn)龍腳”中,可坐居其上而點穴落葬的,有“坐龍腕”和“坐龍胯”兩坐?!豆苁系乩碇该伞氛f得好:“鎮(zhèn)龍腳,坐龍腕。避龍肘,勢反散。坐龍胯,聚內(nèi)氣。避龍爪,前尖利?!?/p>

對于這種“四鎮(zhèn)十坐”的龍穴之法,后人又改易延伸為“四鎮(zhèn)十二坐”。要弄通“四鎮(zhèn)十二坐”的理論,還得從宗龍、攀龍、騎龍、承龍說起。所謂宗龍,就是來龍奔赴,宗其颙息(龍之靜定而不越),所以叫“宗龍之咤”。所謂攀龍,就是來龍橫臥,攀其肩井,攀有貼脊之意,所以叫“攀龍之胛”。所謂騎龍,就是來龍蟠環(huán),騎其源護,所以叫“騎龍之洿”。所謂承龍,就是來龍磅礴,承其顧殢,所以叫“騎龍之勢”。其中所說,宗、攀、騎、承,都是穴龍之法,咤、胛、洿、勢,則都是穴龍之地。

宗、攀、騎、承四種龍穴之法,就“四鎮(zhèn)”來說,宗龍則鎮(zhèn)龍頭,攀龍則鎮(zhèn)龍項,騎龍則鎮(zhèn)龍背,承龍則鎮(zhèn)龍腹。

四鎮(zhèn)確定以后,鎮(zhèn)龍頭可以坐穴其上的是顙、鼻崦、準的三坐;鎮(zhèn)龍項可以坐穴其上的是肩井、耳停兩坐;鎮(zhèn)龍背可以坐穴其上的是植鬐、枕兩坐;鎮(zhèn)龍腹可以坐穴其上的是乳房、臍窟、脬元、胯、翹踝五坐。這樣加起來的總數(shù),就是十二坐了。對于以上這些情況,《管氏地理指蒙》詮注括要說:“不能式四龍之趣向,不可以言鎮(zhèn),故宗龍則鎮(zhèn)頭,攀龍則鎮(zhèn)項,騎龍則鎮(zhèn)背,承龍則鎮(zhèn)腹,不能定四鎮(zhèn)所在,不可以言坐,故顙坐眉目之間,崦坐鼻之左右,準坐鼻之正中,皆鎮(zhèn)頭之坐,所以宗龍也。肩井當項之偏,耳停當頭之偏而與項不甚相遠,皆鎮(zhèn)項之坐,所以攀龍也。植鬐、枕,皆喻其背之的,以背不可鎮(zhèn),得鬐與,而背可得坐,龍可得騎也。乳房居腹之上,臍窟居腹之中,脬元居腹之下,胯陛居腹之后,翹踝居腹之前,雖曰鎮(zhèn)腹,其實居腹之上下前后,所以承龍之勢也?!?/p>

擇穴之道,不僅于此,另外還有“復向定穴”的種種要妙。《管氏地理指蒙》有《復向定穴第二十四》一篇道:“立穴之法,復向以決。復向之目,見穴始出。古人習之,必有可傳之訣。順勢逆形,隨形探骨。擬穴指向,復向定窟?!边@里所說的“復”,就是返。古人擇穴,為示慎重起見,總是往往返返地要觀察好多時間,才能最后確定下來。因此所謂“復向”,就是“往其穴之所向,而始決其穴之真的邊”。對于《管氏地理指蒙》的這段文字,前人曾有注曰:“蓋穴之地,初不易見,惟止于向而穴無不出之形。此古人所以有‘南山有地,北山觀之’訣。逆者,未至而迎之。凡順龍之結(jié)穴必逆。順勢者,順其勢之所往而逆其形。隨形者,即其行之所在而探其勢。擬穴者,從其穴之所止,以端乎向。復向者,又即其向之所在以驗乎窟,而穴在其中也?!?/p>

正因為穴在窟中,所以對于擇穴在道的要妙,還在于對各種各樣的窟,作一番理論上的探究。比如說,窟要有容有的,應水應向,才能有用。所說“有容”,就是窟要能夠容身其中;“有的”,就是窟內(nèi)既要隆然而起,又不可過于突兀,否則就不成其為窟了。風水學者認為,窟中如果沒有隆然而起的“的”,那么這窟就沒有充盈的生氣。應水,就是說窟的前面要有澄水與之相應,好比丈夫妻子,相應相隨。假如水不應窟,水窟相脫,也是不能定穴的棄窟。應向,就是窟要和來龍彼此相應,好比賓主接迎一樣。此外,窟的其他種講究也不一而足。

窟必有額,額不散闊?!邦~”和“的”不同的是,“的”是隆起的,“額”是廣平的。如果窟看去廣平而又散闊,那就額不像額而不可用了。窟必有唇,唇不吐舌。窟唇好比鵝毛翹起的吉,狀似吐舌的多半不吉。 窟又必定有頷,頷要豐滿才好,嘴尖“則瘦削不容”,難成吉窟。 同時,窟還少不了有臍。所謂臍,就...

窟必有唇,唇不吐舌??叽胶帽腮Z毛翹起的吉,狀似吐舌的多半不吉。

窟又必定有頷,頷要豐滿才好,嘴尖“則瘦削不容”,難成吉窟。

同時,窟還少不了有臍。所謂臍,就是窟中凹陷,要圓而生動的吉。

此外,還有“窟如仰掌,掌心盛物”、“窟如覆物,握口攜搤”,以及“窟如獻掌,獻掌非犁之峭立”,“窟如虎蹠,虎蹠非羊蹄之奔逸”等說法。

擇穴之道的講究,還在于驗看入穴之處石紋的轉(zhuǎn)與不轉(zhuǎn)?!对峤?jīng)》說“山勢原骨”,骨就是石。骨節(jié)有向有背,能夠辨別骨節(jié)的向背,那么對于隨著骨節(jié)向背而流轉(zhuǎn)著的生氣,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把握。看驗骨節(jié)向背的辦法是,在入穴的地方仔細觀察石上紋路的走向,如果穴口兩邊的石紋都通轉(zhuǎn)向里的,那就必定生氣凝結(jié),是個吉穴無疑。要緊的是,對于“正脈包裹轉(zhuǎn)里,曜氣反張,石紋似去而外勢通轉(zhuǎn),包住曜氣”的穴地,由于有著“曜氣反張,石紋似去”的干擾,因此稍一不慎,容易使人誤認為是生氣不聚的兇穴。這里的關鍵是“正脈包裹轉(zhuǎn)里”,“外勢通轉(zhuǎn),包住曜氣”。對于那些將要轉(zhuǎn)過身來的山脈,即使穴邊石紋局部拐向背面,因為整體的大勢都奔而向前,所以還是以大勢為主。

然而,審視入穴兩邊的石紋轉(zhuǎn)與不轉(zhuǎn),還要和穴周的環(huán)境結(jié)合一起參考。只有穴周龍脈形止勢聚,情意已鐘,明堂得真,砂水相稱的,才能在靈丈之中細察石紋,因為如果不具備這種地中生氣凝聚的大環(huán)境,而一味死盯著石紋去轉(zhuǎn),是無論如何也覓不到吉穴的。對那些地面沒有石頭可以驗看紋勢的穴地,有時開探下去也可找到石紋,其中“或窩或口,或丫或鉗,或圈或人字”,都可隨著石紋的形態(tài)轉(zhuǎn)向,驗證穴兆。

前人對于擇穴之道的講究,還曾提到正受穴、分受穴、旁受穴的不同。劉基的《堪輿漫興》說得明白:

迢迢特至為正受,正受之穴世罕有。

萬水千山結(jié)我墳,兒孫慶澤天壤久。

一枝臂上脫形來,亦有規(guī)??凹舨?,

莫謂分龍為小結(jié),小以成小有余財。

問君何者為旁受?正受龍身氣脈洪,

或在兩邊龍虎上,或于官鬼護纏中。

說到穴中之土,風水先生對此也有一番斟酌。上好的穴土必定鮮潤而又堅細。這種穴土放在手里可以捻成丸子,若果散開而捻不成丸子的,則稱不上是吉穴的土壤。再如原先開掘下去有土可以捻聚成丸,后來漸漸凝不起來了,這在風水術中叫做“真土已盡而及金銀爐底”,名為“穿穴”,說明墓穴的深度已經(jīng)挖過了頭,“急填起二三寸”,切切不可再深挖下去了。

在風水術家眼里,結(jié)合具體的擬穴,還少不了對穴深穴淺,作一番斟酌探究?!豆苁系乩碇该伞氛f,擬穴要“乘其勢之至止,擬其穴之深淺。淺不淺于太陽,深不深于太陰;淺不淺于露,深不深于沉——惟觀其至止而搜尋”。對于文中所說的太陽太陰,唐代李淳風早就有過“太陽頂也,太陰足也”的說法。說通俗點,就是“高為太陽,低為太陰”。由于太陽氣浮,所以宜淺,太陰氣沉,所以宜深。古人有云:“藏于涸燥者宜淺,藏于坦夷者宜深?!彼^“涸燥”,就是高而干燥的穴地,也就是“太陽”的意思。所謂“坦夷”,就是低而潮濕的葬地,也就是“太陰”的含義。還有一種說法是,地中有吉氣的地方,地面就會隨之隆起,這種隆起的地方就是露處,穴葬宜淺。平原之地,龍伏地中,這時伏處就是沉處,穴葬宜深。對于穴葬淺深,古代風水家們還有穴法的要妙。說到穴法的要妙,就是“乘其勢至止”的“至止”兩字。因為如果隨著龍勢奔赴而來的地中生氣不至不止,那就任你穴淺穴深,也無濟于事了。《堪輿漫興》有詩概括穴的深淺道:

深淺由來不等閑,須分平地與高山。

高山止與明堂并,平地還深一尺安。要擇得生氣凝聚的吉穴,擇穴之道對于應該避忌的種種“穴病”,也少不了作一番探討研究,因為這是一面可從反面作為教訓的鏡子。穴局圓凈,當然無可非議是個全吉的吉穴,可是在...

要擇得生氣凝聚的吉穴,擇穴之道對于應該避忌的種種“穴病”,也少不了作一番探討研究,因為這是一面可從反面作為教訓的鏡子。穴局圓凈,當然無可非議是個全吉的吉穴,可是在客觀實際上,“圓凈”之外,更多的是些“出直現(xiàn)尖”等病穴。關于這些病穴的名稱,大致有貫頂、破面、繃面、漏腮、折臂、墜足、割腳、飽肚,以及龍踞、虎蹲、朱雀騰去、玄武拒廠、前花、后假、左右詭落等。

①貫頂

穴有貫頂者,脈連腦抽,星峰不現(xiàn),上既無分,下何所合也。

②破面

穴有破面者,星體雖端,面則流破,一如浪痕,皮崩肉裂,生氣無附也。

③繃面

穴有繃面者,星面繃緊,脈痕橫生,條數(shù)雖多,橫而無直,氣無所聚也。

④漏腮

穴有漏腮者,貼身蟬翼,裹不過穴,小水既漏,內(nèi)龍虎折邊水不會于小明堂也。

⑤折臂

穴有折臂者,龍虎夾輔,當穴凹折,外風不蔽,生氣內(nèi)散也。

⑥墜足

穴有墜足者,脈從足出,星峰上壓,生氣不聚也。

⑦割腳

穴有割腳者,形勢雖生,水洗裀褥,掃割無余,生氣已蕩也。

⑧飽肚

穴有飽肚者,粗如覆箕,圓如榧子,匾如瓜體,上下渾淪,分止弗具,雖有尖圓,法無所施也。

⑨龍踞

龍踞者,勢凌而壓強且竄也。

⑩虎蹲

虎蹲者,形反而兇僭且逼也。

朱雀騰去

朱雀騰去者,水傾反而朝斜背也。

玄武拒尸

玄武拒尸者,星峰無降勢也。

前花

前花者,余氣為官,二水雖交,尖露無睜,沙腳逼迫也。

后假

后假者,穴背鬼托,龍虎雖端,水涯必溜,出穴一望,眾不歸隨也。

左右詭落

左右詭落者,其堂必傾,過宮回視,水即趨會于真穴也。

以上這些,都是繆希雍在《葬經(jīng)翼》中提出的??偠灾?,尋龍望勢定穴之道,最好先要登上一方高地,從局外進行全面的審察,然后又向?qū)γ孀⒁?,左右睨視,再回看有情之處細察微茫,以辨穴的真、假、生、死。其中“山水向是為生,山水背是為假”,“風藏水逆氣聚是生,風飄水蕩氣散是死”。如果單就擇穴來說,要求穴周山水互交,從大到小,由外及內(nèi),生機顯現(xiàn),而其穴又枕圓向尖,地土潤燥合適。入葬之后,棺木和尸骸還要力避不被風、蟻、水三害侵蝕,只有這樣,才算是擇得了上好的吉穴。

前人說:“凡審穴貴詳貴緩,當俟草枯木落時,昔人先以火燎草而后登山,甚為有法。雨中可以審其微茫界合,晴天可以察其氣色脈理,雪中可以驗其所積厚薄,則知陽氣所聚?!眲t又是有關擇穴之道的“經(jīng)驗”了。至于其他一些有關扦法、倒杖之法的理論,因為事涉落葬放棺,另有學問,所以這里從略。

應當指出,這一節(jié)談到的關于擇穴的“要妙”,與前一節(jié)“入山尋龍和平洋龍法”一樣,雖涉及地理學上的一些原理,但它被風水先生們炮制的封建迷信理論緊緊地包裹著。所謂“穴有三吉”、“葬有六兇”、“四鎮(zhèn)十坐”、“十五穴病”等,不難在地理學上找到一些解釋,但與人的“吉”、“兇”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呢?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